來去莆仙(三二) 蓋尾 前連古民居 (下)
一個以「連」姓為主體的大村落,素有「筆桿村」、「文化村」盛譽, 現有大專以上學歷者近千人,其中博士27名,碩士28名,獲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4名, 教授、研究員及高級工程師等90餘名,單從古民居「仙公厝」大屋先後走出的碩士、 博士就有30多名,可謂書香傳世譽滿門。 在前連古民居大厝中,有一座大厝門前大埕左右各保存著一對旗杆夾。 這座大厝建於清乾隆、嘉慶年間,因同治年間大厝主人連上進中第五名舉 […]
一個以「連」姓為主體的大村落,素有「筆桿村」、「文化村」盛譽, 現有大專以上學歷者近千人,其中博士27名,碩士28名,獲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4名, 教授、研究員及高級工程師等90餘名,單從古民居「仙公厝」大屋先後走出的碩士、 博士就有30多名,可謂書香傳世譽滿門。 在前連古民居大厝中,有一座大厝門前大埕左右各保存著一對旗杆夾。 這座大厝建於清乾隆、嘉慶年間,因同治年間大厝主人連上進中第五名舉 […]
南宋年間,連氏開族,先祖連治丞率子孫從連坂移居到前連。 到了清乾隆年間,他的後裔連春侯公生了四個孩子,這四兄弟子孫昌盛, 稱為四子二十四孫,九十九曾孫。 連氏子孫繼承祖訓,在建民居時,連成一片, 有意識地排列成「丁」字格局,期盼人丁興旺,子孫發達。 據悉,該古厝原先總共由16座古民居組成,坐北朝南偏西,毗鄰而建, 最早的阿頭祖厝及田厝等6座建在「丁」字形一橫的筆畫上。 緊接著旗杆厝、舊厝、中厝 […]
仙遊原稱清源縣,傳說西漢武帝元狩年間(前122—前116)安徽廬江何氏九兄弟 避淮南王劉安叛亂陷居該縣東北部深山一石湖(後稱九鯉湖)畔煉丹後乘湖中鯉魚 羽化升天的神話,改以「仙遊」為縣名。 《元和郡縣誌》卷29泉州仙遊縣:「仙遊山在縣西三十里,縣因以為名。」 清同治《福建通志》卷二《沿革》:仙遊縣「臨川何氏兄弟九人學道,於此仙去,故名」。 仙遊地處福建東南沿海中部,瀕臨湄洲灣,距莆田市區44公 […]
仙遊原稱清源縣,傳說西漢武帝元狩年間(前122—前116)安徽廬江何氏九兄弟避淮南王劉安叛亂 陷居該縣東北部深山一石湖(後稱九鯉湖)畔煉丹後乘湖中鯉魚羽化升天的神話, 改以「仙遊」為縣名。 《元和郡縣誌》卷29泉州仙遊縣:「仙遊山在縣西三十里,縣因以為名。」 清同治《福建通志》卷二《沿革》:仙遊縣「臨川何氏兄弟九人學道,於此仙去,故名」。 仙遊地處福建東南沿海中部,瀕臨湄洲灣,距莆田市區4 […]
仙遊原稱清源縣,傳說西漢武帝元狩年間(前122—前116)安徽廬江何氏九兄弟 避淮南王劉安叛亂陷居該縣東北部深山一石湖(後稱九鯉湖)畔煉丹後乘湖中鯉魚 羽化升天的神話,改以「仙遊」為縣名。 《元和郡縣誌》卷29泉州仙遊縣:「仙遊山在縣西三十里,縣因以為名。」 清同治《福建通志》卷二《沿革》:仙遊縣「臨川何氏兄弟九人學道,於此仙去,故名」。 仙遊地處福建東南沿海中部,瀕臨湄洲灣,距莆田市區4 […]
莆田的文化歷史,可追溯到南朝梁陳時期,至今1500多年。 士人談及莆田文化時說:「莆邑之稱為『文獻名邦』,實肇於陳代之鄭露。」 據明《興化府志》記載:鄭露祖籍河南滎陽,先輩過江入閩。 其遠祖鄭昭曾途經莆田,「愛其風土」,將祖墓遷到莆田南山。 南朝梁陳時期(502—589 ),莆田郡人不知儒學,鄭露、鄭莊、鄭淑三兄 弟從永泰遷徙而來,在鳳凰山麓、南湖之畔、祖墓之側建起莆田歷史上第一家書堂—湖山書堂, […]
明洪武二年(1369),興化路改為興化府,隸屬福建行省,治所在莆田縣 (縣城、府治屬莆田市荔城區),轄興化、莆田、仙遊三縣。 洪武九年(1376),福建行省改為福建布政使司,興化隸之。 正統十三年(1448),廢興化縣,析武化鄉的崇仁里、安仁里和長樂鄉的 清元東里、清元西里、清元中里併入莆田廣業里,將永貴鄉的潯陽里、興建里、 福興里、來蘇里併入仙遊縣興泰里。 入清以前,興化府裁一縣,僅轄兩 […]
牌坊是一種中國特有的門洞式建築,最早是由欞星門衍變而來的, 開始用於祭天、祀孔,逐漸從實用衍化為一種紀念碑式的建築, 被極廣泛地用於旌表功德標榜榮耀。 古代樹牌坊是旌表德行,承沐後恩,流芳百世之舉, 其目的在藉以教化人心,弘揚正氣。 牌坊是封建社會為表彰功勳、科第、德政以及忠孝節義所立的建築物。 也有一些宮觀寺廟以牌坊作為山門的,還有的是用來標明地名的。 牌坊也是祠堂的附屬建築物,昭示家族先人 […]
仙遊文廟最早建於唐開元年間,其位置位於清源縣城西側。 北宋咸平五年(1002)時,仙遊文廟搬遷至今址,並建有大成殿、明倫堂 及其東西兩側的日新亭和中鵠亭,此時明倫堂位於大成殿北側。 北宋宣和七年(1125),儒學一度被廢,仙遊文廟被挪用做地方軍器製造所。 南宋紹興九年(1139),仙遊文廟得以重建,並先後於乾道年間和淳熙年間得到重修。 嘉定年間,仙遊文廟修建了大成門和鄉賢祠。 元代時,仙遊文廟一度 […]
仙遊文廟溯及唐宋,其前身即「清源縣學」(仙遊原名「清源」,唐天寶元年改名), 始建於唐開元二十六年(738),原址在縣西(今城隍廟處);北宋咸平五年(1002)遷建 於縣南(即今址)。 從此後,文廟世代傳續,直至近現代。 作為福建四大文廟之一,仙遊文廟是福建地區雕刻裝飾工藝極具代表性的文廟, 是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和涉台文物。 1980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6 年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