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去泉州(五三) 永寧老街
永寧古稱水澳,又稱水灣,唐朝時稱高亭,宋稱凉恩亭,南宋乾道八年(1172),為防舍耶國(今属菲律宾) 海盗犯境,朝廷遂于水澳置寨,称永寧寨,寓永保安寧之寓意…… 根據各類史書中的資料,學者得出的結論是永寧古镇是一個距今至少1100多年的聚落, 人口遷移是促使永寧古鎮興起的推力,也是永寧形成具有閩南特色的文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南宋时期是永寧發展的關键時期,當年泉州一躍成為中國的第一貿易大港, 永 […]
永寧古稱水澳,又稱水灣,唐朝時稱高亭,宋稱凉恩亭,南宋乾道八年(1172),為防舍耶國(今属菲律宾) 海盗犯境,朝廷遂于水澳置寨,称永寧寨,寓永保安寧之寓意…… 根據各類史書中的資料,學者得出的結論是永寧古镇是一個距今至少1100多年的聚落, 人口遷移是促使永寧古鎮興起的推力,也是永寧形成具有閩南特色的文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南宋时期是永寧發展的關键時期,當年泉州一躍成為中國的第一貿易大港, 永 […]
早期遷徙至南洋的華人,回鄉所建的洋樓,被俗稱為「番仔樓」。 一群熱愛閩南文化青年組成「南門七號文創園」,他們從永寧鎮的眾多「番仔樓」當中,選出最具有代表性的20棟, 希望經過網路票選,讓大家認識這20棟「番仔樓」, (泉芳樓) 據說永寧有六座代表性洋樓, 亦即有寧東楼、養浩楼、云閣楼、漢林楼、尊良楼、迎薰楼。 番仔樓 是一中西合璧的閩南(特别是泉州)民居建築。 番仔樓是 […]
在永寧鎮觀音亭境內,永寧最高處有這麼一棟樓,被稱為永寧第一洋樓。 一棟在眾多民居中鶴立雞群的洋樓,一棟佔據著永寧古城最高位置的華僑別墅, 這就是——寧東樓。 幾十年來,無論你從什麼地方進入永寧,只要一抬頭,都能望見它那巍然壯觀的身影。 寧東樓位於永寧制高點,坐落在永寧觀音亭境,這棟樓至少有八十多年的歷史, 永寧旅菲同鄉會第三屆會長陳植魚所建,陳植魚先生早年旅居菲律賓,建廈之前,自己參照許多國外的 […]
南宋乾道七年(1171)四月間,近千個毗舍耶(今菲律賓群島)人,從水澳(今永寧)等處登陸, 恣行兇暴,殘殺鄉民。知州汪大猷遣兵圍擊,俘敵四百余人,餘者被擊斃。 南宋.乾道八年(1172),毗舍耶人再犯晉江沿海,始置水澳寨,官稱永寧寨,取永保安寧之意; 駐紮水軍六十名,以為防禦。 南宋.嘉定年間,真德秀知泉州整修,增駐水軍五十名,並于永甯石湖新造軍房五十所,額定兵員二百二十五人。 […]
永寧,狀若鼇魚,別稱鼇城。 唐時稱高亭,宋初稱涼恩亭,在海口一帶,則稱水灣,又稱水澳,是泉州海外交通的重要港口及海防要地。 南宋乾道八年(1172),為防外患,于此建水澳寨,稱永寧寨,寓意永得安寧,因此得名。 明洪武二十年(1387),為防倭患,朝廷于此置衛,作為泉南屏障,稱永甯衛。 下轄福全、崇武、中左(廈門)、金門、高浦五所,設三個巡檢司,分置於祥芝、深滬、圍頭。 明代洪武二十年(1 […]
據傳石獅地名,源於今寬仁鳳里庵--石獅亭。 隋代之前,此地尚為荒蕪,有一條永寧沿海鹽場通往泉州的大路在此經過。 鳳里庵前建一石亭,內有觀音坐像,外有一對石獅子 。 人們常相約在此聚會,久而久之,石獅亭就成地名 。(現也稱為觀音亭 ) 根據鳳里庵的清代石碑記載,石獅的名子來自鳳里庵前的石獅, 鳳里庵始建於隋代,庵前有別緻的石獅,當時人們約定見面時常以石獅為標地,於是石獅便逐漸成名。 由這裏也可見石獅 […]
據傳石獅地名,源於今寬仁鳳裏庵--石獅亭。 隋代之前,此地尚為荒蕪,因有一條永寧沿海鹽場通往泉州的大路在此庵前經過。 鳳裏庵前建一石亭,內有觀音坐像,外有一對石獅子,民間俗稱石獅亭。 人們常相約在此聚會,久而久之,石獅亭就成地名, 在清代官方文書、私承族譜等文字中均有石獅地名之記載。 鳳里庵,又稱觀音亭,建於唐貞觀年間(627- 648),歷經九度重修,現有拜亭、前殿、中殿、方丈室、 知客室、齋堂 […]
姑嫂塔又稱萬壽塔或關鎖塔,建於1131~1162年間,是一座花崗岩建造的仿樓閣式的空心石塔, 塔共五層,高21公尺,雖然不是很高,但在山頂所以顯得特别巍武,在石獅市區就可以看到她。 塔身的西方開一道拱門 對著石獅,第二層以上則各有兩個門洞,每層外環都有欄柵保護,可以援梯上登,直通頂層。 頂層有神龕內刻二女像,這大概也是明明第二層有萬壽寶塔字樣而被叫成姑嫂塔的原因。 但較確實際的 是姑嫂塔可 […]
姑嫂塔在石獅寶蓋山,又稱「萬壽塔」。它建於南宋紹興年間,已經有800多年的歷史。 姑嫂塔背靠泉州灣,面臨台灣海峽,有關鎖水口、鎮守東南的氣勢,所以又叫做「關鎖塔」。 南宋時期,泉州港是世界上最大的貿易港口之一,對外貿易十分繁榮,與七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有生意往來。 當時姑嫂塔成為了海上行船的航標。 姑嫂塔佔地325平方米,高21.65米,八角五層,為仿樓閣式花崗石空心石塔。 第一層西北面開一拱型石 […]
據傳石獅地名,源於今寬仁鳳里庵--石獅亭。 隋代之前,此地尚為荒蕪,因有一條永寧沿海鹽場通往泉州的大路在此庵前經過。 鳳里庵前建一石亭,內有觀音坐像,外有一對石獅子,民間俗稱石獅亭。 人們常相約在此聚會,久而久之,石獅亭就成地名, 在清代官方文書、私承族譜等文字中均有石獅地名之記載。 鳳里街道是石獅的主要商圈,也是石獅發源地, 隋代之前,此地尚荒蕪一片,僅有一條由永沿海鹽場通往泉州的大路在庵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