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去漳州(一九) 雲洞岩風景區 (上)
雲岩洞位於漳州市龍文區藍田鎮蔡坂村,是漳州唯一的4A級旅遊景區, 也是省級文物保護區。 景區規劃總面積12.6平方公里,外圍保護地帶5.5平方公里,有大小洞府40餘處。 這裡的名頭也有很多,如: 「閩南第一洞天」、「福建第二碑林」、「丹霞第一洞天」、「閩南第一碑林」。 這裡的有儒學大家朱熹、太儒蔡烈、弘一法師等,多次受學、教書、刻字, 這裡歷代的刻書篆字,共有200餘處。 自然和人文資源十分的 […]
雲岩洞位於漳州市龍文區藍田鎮蔡坂村,是漳州唯一的4A級旅遊景區, 也是省級文物保護區。 景區規劃總面積12.6平方公里,外圍保護地帶5.5平方公里,有大小洞府40餘處。 這裡的名頭也有很多,如: 「閩南第一洞天」、「福建第二碑林」、「丹霞第一洞天」、「閩南第一碑林」。 這裡的有儒學大家朱熹、太儒蔡烈、弘一法師等,多次受學、教書、刻字, 這裡歷代的刻書篆字,共有200餘處。 自然和人文資源十分的 […]
台灣路香港路就是「漳州古城」風景區的核心區域。 區域內主要由坊巷、重要街道、文保單位、文物點、歷史建築及古樹構成。 其中坊巷和重要街道,具體為:台灣路、香港路、芳華橫路、始興北路、青年路、 延北南路北段、修文西路、龍眼營路等八路街道及石羅巷、龍眼營一巷、華南小巷、漳南道巷、 香港路小巷、香港路一巷、香港路二巷、香港路三巷、香港路四巷等九條巷子。 在台灣路、香港路歷史街區內,共有漳州 […]
薌城歷史悠久。從市郊蓮花池山,竹林山一帶發現的石器看,早在4萬至8萬年前 就有先民在這裡生息,開闢這塊土地。 540年,薌城(原龍溪縣)開始建制,至今已經1400多年………. 薌城區是漳州市的中心城區,位于漳州平原的北部,九龍江下游。 區境距廈門僅50公里,東鄰龍海市,西接南靖縣,北靠華安縣,東北與長泰縣接壤, 南與龍海、南靖相連。 漳州東南地勢平坦,九龍 […]
岳口街兩座石牌坊為「勇壯簡易、所向無前」坊和「閩越雄聲、楚滇偉積」坊, 均為東北西南向,建於清康熙年間,兩坊間相距159米。 「勇壯簡易、所向無前」坊為清康熙四十六年(1619)賜福建提督、左都督的藍理所立。 「閩越雄聲、楚滇偉積」坊則為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賜福建全漳總兵官、左都督許鳳所立。 四座石牌坊均為三間、五樓、十二柱, 以青白石相間建造,是閩南石雕的精品…R […]
漳州石牌坊位於漳州市薌城區香港路(雙門頂)和新華東路(岳口街), 共有四座石牌坊, 1996年被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岳口街兩座石牌坊為「勇壯簡易、所向無前」坊和「閩越雄聲、楚滇偉積」坊, 均為東北西南向,建於清康熙年間,兩坊間相距159米。 「勇壯簡易、所向無前」坊為清康熙四十六年(1619)賜福建提督、左都督、掛鎮朔將軍印 的藍理所立,坊寬10.63米,高12.5米。 「閩越雄聲、 […]
薌城,漳州古稱。美麗富饒的薌城,是中國東南沿海歷史名城, 也是沿海開放城市之一。 漳州市九龍公園地處市區中心,是市民的主要室外活動場所, 因園內的園林景觀和服務設施得不到有效的維護和管理,造成園內的景觀雜亂無章, 使用功能已經明顯不能滿足市民室外活動的需求。 近來公園的改造規劃,是根據公園現有的條件和整體布局的需要,對公園的功能區劃分、 園林景觀及配套設施進行調整、改造, 使公園布局更合理,內容更 […]
唐垂拱二年(686),武后下詔,准奏在原綏安地段創建漳州,轄漳浦、懷恩二縣, 漳浦附州為縣,任命陳元光為漳州刺史(州長)兼任漳浦縣令。 平閩此後,陳元光平定閩粵三十六寨,建堡屯兵,安定邊陲。 使北至泉州,南至潮州,西至贛州,東至台海諸島嶼,社會安定,百姓安居樂業。 後來把中原地區先進的生產方式和耕作技術引進到這個地方, 種植水稻和麻、甘蔗、香蕉、荔枝、龍眼、花卉等經濟作物。 唐睿宗景雲二年(711 […]
威鎮閣俗稱八卦樓,坐落在漳州戰備大橋橋頭左側,始建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 據《漳州府志》記載:明神宗成歷六年(1578),漳州知府羅青霄以巽隅窪甚;乃撤城上舊樓,建層閣。 當時威鎮閣的建造藍圖出自漳州同知羅拱宸之手。 威鎮閣,為3層建制,八卦形建築,但規模遠超歷代。 主樓高近52米,高大典雅而不失瀟洒,氣勢非凡,意蘊深長。 主樓前亭左右兩邊,精巧玲瓏的三角亭、四角亭,花台錯落有致, 其間名花異 […]
通元廟坐落在漳州市薌城區龍眼營南端,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也是歷史文化街區觀光旅遊景點之一。 該廟始建於明朝,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天井帶兩廊。 正殿主祀廣惠尊王謝安,及謝府元帥謝玄,陪祀開漳聖王陳元光,上懸「威鎮南漳」匾額。 後殿有天井,殿左右兩室,中祀觀音菩薩,兩邊石柱鐫有對聯曰: 「德澤攸垂鹹傳固始,顯靈如在永庇通元。」 後進二樓一廳帶耳房,係清咸豐四年(1854)住持僧慧照師所建。 清同治三 […]
台灣路、香港路就是「漳州古城」景區的核心區域。 區域內主要由坊巷、重要街道、文保單位、文物點、歷史建築及古樹構成。 其中坊巷和重要街道,具體為:台灣路、香港路、芳華橫路、始興北路、青年路、 延北南路北段、修文西路、龍眼營路等八路街道及石羅巷、龍眼營一巷、華南小巷、漳南道巷、 香港路小巷、香港路一巷、香港路二巷、香港路三巷、香港路四巷等九條巷子。 在台灣路、香港路歷史文化街區內,共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