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去泉州(一九四) 石獅之 夜與晨
據傳石獅地名,源於今寬仁鳳里庵--石獅亭。 隋代之前,此地尚為荒蕪,因有一條永寧沿海鹽場通往泉州 的大路在此庵前經過。 鳳里庵前建一石亭,內有觀音坐像,外有一對石獅子, 民間俗稱石獅亭。 人們常相約在此聚會,久而久之,石獅亭就成地名, 在清代官方文書、私承族譜等文字中均有石獅地名之記載。 石獅原為晉江縣所轄,1987年12月, 由原晉江縣石獅鎮、永寧鎮、蚶江鎮、祥芝鄉,組成石獅市, 作為福建省 […]
據傳石獅地名,源於今寬仁鳳里庵--石獅亭。 隋代之前,此地尚為荒蕪,因有一條永寧沿海鹽場通往泉州 的大路在此庵前經過。 鳳里庵前建一石亭,內有觀音坐像,外有一對石獅子, 民間俗稱石獅亭。 人們常相約在此聚會,久而久之,石獅亭就成地名, 在清代官方文書、私承族譜等文字中均有石獅地名之記載。 石獅原為晉江縣所轄,1987年12月, 由原晉江縣石獅鎮、永寧鎮、蚶江鎮、祥芝鄉,組成石獅市, 作為福建省 […]
靈秀鎮位於石獅市西南部,三面與晉江市接壤,西連羅山,南接龍湖。 明洪武年間蔡氏遷居此地。境域一直隸屬石獅鎮。 1993年09月,經福建省民政廳批准,成立靈秀鎮,因轄區名勝靈秀山而得名, 鎮政府駐塘園村,總面積16.32平方公里。 1997年,轄鈔坑、彭田、塘園、仕林、前廊、塔前、港塘、靈獅、 靈峰、靈山、華山十一個行政村、二十個自然村。 靈秀鎮華山村在住建部等部門公佈的第五批中國傳統村 […]
靈秀鎮位於石獅市西南部,三面與晉江市接壤,西連羅山,南接龍湖。 明洪武年間蔡氏遷居此地。境域一直隸屬石獅鎮。 1993年09月,經福建省民政廳批准,成立靈秀鎮,因轄區名勝靈秀山而得名, 鎮政府駐塘園村,總面積16.32平方公里。 1997年,轄鈔坑、彭田、塘園、仕林、前廊、塔前、港塘、靈獅、 靈峰、靈山、華山十一個行政村、二十個自然村。 靈秀鎮華山村在住建部等部門公佈的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 […]
靈秀鎮位於石獅市西南部,三面與晉江市接壤,西連羅山,南接龍湖。 明洪武年間蔡氏遷居此地。境域一直隸屬石獅鎮。 1993年09月,經福建省民政廳批准,成立靈秀鎮,因轄區名勝靈秀山而得名, 鎮政府駐塘園村,總面積16.32平方公里。 1997年,轄鈔坑、彭田、塘園、仕林、前廊、塔前、港塘、靈獅、 靈峰、靈山、華山十一個行政村、二十個自然村。 靈秀鎮華山村在住建部等部門公佈的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 […]
晉江市,原稱青陽,雅稱泉安,為福建省下轄縣級市,由地級泉州市代管。 晉江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泉州市東南部,晉江下游南岸,三面臨海。 轄境東北連泉州灣,東與石獅市接壤,東南瀕臨台灣海峽,南與金門島隔海相望, 西與南安市交界,北和鯉城區相鄰。 因特殊的地理位置,歷史上,晉江在經濟、軍事、文化占據重要地位, 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重要起點之一。 清代,晉江與南安、惠安,合稱泉州三邑。 境內有安平橋、 […]
晉江市,原稱青陽,雅稱泉安,為福建省下轄縣級市,由地級泉州市代管。 晉江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泉州市東南部,晉江下游南岸,三面臨海。 轄境東北連泉州灣,東與石獅市接壤,東南瀕臨台灣海峽,南與金門島隔海相望, 西與南安市交界,北和鯉城區相鄰。 因特殊的地理位置,歷史上,晉江在經濟、軍事、文化占據重要地位, 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重要起點之一。 清代,晉江與南安、惠安,合稱泉州三邑。 境內有安平橋、草庵 […]
梧林古村落位於晉江市新塘街道西南部, 背靠石鼓山,面臨梧垵溪。 其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村民圍塘而居,古有「三腳筐」的美譽。 據史料記載,梧林古村落形成於明洪武年間, 豐田山兜人旺生公趕放鴨群至梧林,在此沿溪定居。 清初梧林形成村莊的初步規模。 清康熙年間,祖旺生公十世裔孫蔡以褚因隨施琅平台有功,敕封為「鎮國將軍副總戎」。 27年後,其子蔡光座高中進士。 現存「鎮國將軍」墓於石鼓山,「鎮國將 […]
梧林古村落位於晉江市新塘街道西南部,背靠石鼓山,面臨梧垵溪。 其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村民圍塘而居,古有「三腳筐」的美譽。 據史料記載,梧林古村落形成於明洪武年間,豐田山兜人旺生公趕放鴨群至梧林, 在此沿溪定居。清初梧林形成村莊的初步規模。 清康熙年間,祖旺生公十世裔孫蔡以褚因隨施琅平台有功,敕封為「鎮國將軍副總戎」。 27年後,其子蔡光座高中進士。 現存「鎮國將軍」墓於石鼓山,「鎮國將軍」 […]
梧林村位於泉州市晉江新塘街道,與上郭,湖格,荊山相鄰, 北倚石鼓山,梧垵溪穿村而過……… 明洪武年間,石獅豐田山兜村一蔡氏名旺生的村民, 趕著鴨群沿著梧垵溪到梧林覓食,準備返回時鴨群怎麼都趕不回,旺生只好搭寮與鴨同宿, 不料當天晚上每隻鴨子都產蛋兩粒,旺生喜出望外環視四周,草木豐茂,水源充沛, 他認為這裡是一個風水寶地,便決定定居下來,繁衍生息,後逐漸形成村落。 […]
「洛陽橋」是中國現存第一座跨海石橋,位於泉州城東北十三公里處, 橫架與惠安縣分界的洛陽江之上,橋以江為名。 其建築方式透露出古代科技文明的先進。 因洛陽江之入海處,江闊水深、浪急潮怒,在如此艱險的環境中飛虹跨江建造橋梁, 實為當時的橋梁工程創了奇蹟, 故有「洛陽之橋天下奇」之讚譽。 洛陽橋的前身是「萬安橋」,興建於唐朝大中年間。 一百多年後,萬安橋於洪水中沖毀。而洛陽江,上連溪,下接海,若遇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