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 水尾塔 李開和洋樓
<雙鯉湖> 位於古寧頭南山、北山兩村之間,本與慈湖相連為一海口,昔日帆渡泊岸北山村下店,載運本村海蚵等前往漳、廈一帶販賣,並運回日常生活之民生用品,因其狀似雙鯉,故取名為「雙鯉湖」。 南山、北山隔雙鯉湖相望,是李氏開墾之地。聚落朝向整齊,均面向雙鯉湖,故有「雙鯉風水」之稱。 雙鯉湖邊築有<水尾塔>….. 蓋古龍頭原有港澳,頗富魚鹽之利,山林水澤豐沛,土地也適於耕 […]
<雙鯉湖> 位於古寧頭南山、北山兩村之間,本與慈湖相連為一海口,昔日帆渡泊岸北山村下店,載運本村海蚵等前往漳、廈一帶販賣,並運回日常生活之民生用品,因其狀似雙鯉,故取名為「雙鯉湖」。 南山、北山隔雙鯉湖相望,是李氏開墾之地。聚落朝向整齊,均面向雙鯉湖,故有「雙鯉風水」之稱。 雙鯉湖邊築有<水尾塔>….. 蓋古龍頭原有港澳,頗富魚鹽之利,山林水澤豐沛,土地也適於耕 […]
<古寧頭> 早期通稱「古龍頭」,在金門方言發音中,龍與寧同音,昔日古龍頭成了今日的古寧頭,故村落以「古寧」為名。本村所轄的林厝、北山、南山三個聚落。古寧村「北山古洋樓」牆上千瘡百孔的彈痕與殘破的簷樑,無疑是映現昔日「古寧頭戰役」慘烈的歷史現場。 <古寧頭戰役>是發生在第二次國共內戰期間的一場戰役。(ps.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方面稱為金門登陸戰,中華民國政府方面稱為古寧頭戰役或 […]
浦邊人善於經商,不管出番或到大陸經商, 或在地經營都有不錯的成績,故起大厝光宗耀祖也是必然的,光洋樓大小就有七八棟之多(數量之多此僅次於金城),其中以何氏族裔所建之洋樓最具代表; 另一方面,少數飛黃騰達的華僑,回鄉後更是大手筆興建融合中西建築特色的洋樓。 一些克勤克儉、足跡遍及東南亞各國的出洋客,纘下工作所得,匯回僑鄉,對僑鄉的經濟有重大的貢獻。 金門的洋樓大多是兩層樓木造建築,樓前有「留廊」的習 […]
<碧月軒> 位於浦邊,興建於民國十一年(1923),因為門楣上拼有「碧月軒」三個字因而得名,與浦邊其它洋樓以多主人名相呼的習稱有所不同,該洋樓也是浦邊洋樓群中唯一坐向相反者。關於碧月軒的歷史,一度有所爭議,最初史料載明為何懷兄弟所有,後來確認<何懷> 即何敬槐,故碧月軒又稱為「何敬槐洋樓」。 何姓出自姬姓,是由韓姓轉化而來的。 西周初年,周成王姬誦封他的弟弟叔虞在唐,史稱& […]
浦邊,位於金門中部北海岸偏東之地,舊名「奎浦」。名稱之由來是因該地臨海,海岸西側有岬角,狀如雞冠,名為<雞髻頭>或<奎髻頭> ,因此旁邊臨海的浦地就稱為<奎浦>。原來金門海岸岬角甚多,海岸屬平緩的潮汐泥質灘地,這種內灣海岸後側較高之處,通常為先民擇址定居之所….. 聚落之形成主要考量其能否兼收耕漁之利,除農耕外,也可置船捕魚,採集貝類、海菜,設場養蚵 […]
<后宅> 據金沙鎮誌記載,清時屬劉浦保,現屬浦山里,聚落背倚高地,前方近臨平疇,遠處也是高地,早期這裡原是濱海之浦,海水由浦邊和劉澳之間的海灣進入,地勢呈前仰後翹,為一凹地。在金門方言中,凹與甌、後、后近音,所以從最早的<甌宅>,再轉為後宅,又轉為<后宅>,字雖不同,發音始終不變。 <后宅> 是以浦邊為首的六甲之一,居民以王姓為主,人口不多,旅居印尼 […]
汶沙里係舊日汶沙保的一部份,汶沙保即十七都所轄三保之一,轄有沙尾(沙美)、后浦頭、東埔、蔡店、東蕭、英坑、汶水、西吳、山前、山后、山柄等十二鄉。今日的汶沙里轄區僅有昔日之半,其中又以后浦頭(汶浦)及沙美兩村最大,故里名仍以「汶沙」為名。 據考究: <沙美老街> 距今約有800 多年歷史,可能是臺閩地區最早的街道之一。 金門(舊稱浯洲)因產鹽,歷經五代十國及元明清等朝開發後,造就金門東半 […]
「陳清吉洋樓」為碧山聚落中另一幢著名的洋樓,佔地面積宏大,院牆高聳,洋樓並分前落與後落,從水塔上鳥瞰的圖像,便可見洋樓廣闊的面貌。洋樓建於民國二十年(1931),是由出洋新加坡的<陳清吉> 匯款回鄉所興建,建造之時曾委託堂弟<陳智景>先生監造…. 民國初年,陳清吉才十多歲時,便落番新加坡謀生,剛開始是幫來自金門東蕭村的有錢鄉親打掃,存些錢後,自行擺攤做生意,後來 […]
碧山聚落裡,閩南傳統文化之宗族聚落及居民建築,順依山勢緩坡而建,坐東北向西南,整體朝向一致。除了閩南文化之外,第二時期的僑鄉文化更是碧山引人的另一特色。清末至戰前, 少數飛黃騰達的華僑,回鄉後大肆興建融合中西建築特色的洋樓。其中最為人稱道的便是<陳德幸洋樓> 及<陳清吉洋樓>。 碧山位於金門東半島,為陳姓聚落。碧山陳氏一族,原籍河南光州固始,分支為福建泉州晉江深滬鄉。 始祖 […]
金門<山外> 是金湖鎮轄內最熱鬧的一個里,最早係由福建移居的陳姓宗族所形成的聚落,直到目前仍以陳姓居多,這是一個非常傳統的閩南式村莊; 傳統的閩南式飛簷建築,饒富風味。駐守國軍裁撤前,這裡曾經為那些駐守在外島的士官兵提供了不少的娛樂活動,裁軍之後,市街顯得蕭條許 …. 金門傳統聚落中引人注目的是「僑匯時期」(1920-1935)所興建的洋樓,這些洋樓外形均仿自東南亞僑鄉建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