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樓教堂
淡水 英商嘉士洋行倉庫
清咸豐十年(1860),英法聯軍二次北上,清廷被迫簽訂北京條約,開放滬尾成為通商口岸。 同治元年(1862),正式設關徵稅後,淡水港迅速成為北台灣第一大港,而來台設行貿易的 洋行除五大洋行: 寶順、德記、水陸、和記、怡記洋行外,嘉士洋行也並列其中。 嘉士洋行倉庫是淡水開港後,外商積極營運的港口倉庫,為十九世紀外商在淡水,所建少數 洋行倉庫僅存一座,目前僅存的港口貨棧與倉庫遺址,是以清水磚砌築與木構 […]
淡水 牛津學堂 (理學堂大書院)
牛津學堂是極有趣味的中西合壁建築,模仿四合院農宅樣式,建築匠人因複雜而無法溝通時, 則削蕃薯示範,並以糯米烏糖、石灰與砂相拌代替水泥,屋頂上的小塔,一直有人曲解其意義, 其實是教堂的帽尖(pinnale) 但他以中式造型取代。 以外牆上中法戰爭時法艦砲擊所留下之彈痕最珍貴…… 1914年在此增辦淡水中學,所以是台灣第一間西學學堂,也是台灣神學院、淡江中學和 真理大學的搖籃地 […]
淡水 牧師樓 姑娘樓
馬偕博士於台灣傳教期間,深感創設新式學校之重要,乃於1880年回加拿大募款, 獲其故鄉安大略省牛津郡報紙《前哨評論》(Sentinel Review)新聞社之刊載並大力發起 募款活動,得到各方熱烈迴響,共募得加幣6,215元,作為其建校基金。 1881年,馬偕博士重返淡水,擇定牛津學堂現址,親手規劃、監工,興建校舍。 1882年7月26日如期峻工,取名「理學堂大書院」。 因感懷其故鄉加拿大牛津郡鄉 […]
淡水 前清關稅務司官邸 (小白宮)
淡水海關稅務司官邸,俗稱為小白宮,是炮台埔系列洋樓建築中最早興築的建物, 於1997年2月1日經古蹟評鑑審議會議評定小白宮為三級古蹟。 前清淡水總稅務司官邸,由其仍舊耀眼亮麗的琉璃屋瓦及廣闊的建築格局。 日治時期此地歸屬於稅關,但後期確任其荒廢,目前則歸財政部管轄。 清朝時淡水曾因咸豐八年(1858)天津條約及(咸豐十年(1860) 北京條約,而成為北台重要的 港口,在貿易史上具有舉足輕重 […]
淡水 淡江中學 八角樓
淡江中學即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淡江學校財團法人新北市私立淡江高級中學,位於真理街26號, 1882年7月,加拿大長老會宣教士馬偕在滬尾設立一所神學院「理學堂大書院」(Oxford CoIIege),後世以「牛津學堂」著稱,此為台灣神學院、真理大學的前身。 1901年馬偕博士逝世後,牛津學堂改為神學校。1911年年底,馬偕博士的長子偕叡廉取得 教育碩士學位後,返台籌辦一所中學校;1914年3月9日,台灣 […]
淡水 達觀樓 木下靜涯故居
在福佑宮後方靠近重建街的山坡上有一幢米黃色的兩層洋樓,過去稱為「紅樓」, 因為此樓原本是磚紅色的外貌。仿英國領事館風格,可俯瞰淡水河景緻的紅樓,係由船商 李貽和建於1895年,落成以來即為名景,遊客可以從中西合壁的樣貌, 約略的想像百年前豪門宅邸的生活。 淡水紅樓建於1895年,是本地經營船頭行的富商李怡和建於清末的宅第。 其建材多從中國引進,有別於其他外國人建的磚造洋樓,在建築上運用北投出產的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