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樓教堂
基隆 和平島 諸聖教堂考古遺跡
早在漢人來到以前平埔原住民巴賽族雞籠社就已住在該島, 16世紀漢人航海時稱該島為大雞籠嶼, 西班牙統治時期西班牙人在和平島築城,稱為聖薩爾瓦多城。 清代時漢人又因住在島上的平埔族關係稱該地為「社寮」, 日治時期行政區為社寮町, 但是島名仍稱「社寮島」。 戰後改為和平島…… 諸聖教堂(Todos los Santos Church ) 是位於和平島平一路 的天主教教堂遺址,為 […]
枋山 楓港 董氏洋樓(泉德興)
楓港是屏東縣枋山鄉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 舊名「風港」,位於該鄉南部。 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楓港村、善餘村。 其為南臺灣重要的交通節點,南迴公路由此為起點, 同時也是省道台1線、台9線的終點,以及台26線的起點所在, 傳統上是臺灣西部通往東臺灣與恆春半島的必經之地。 清乾隆三十年(1765) 泉州人陳玉代率漢人由平埔族俗贖地拓墾楓港。 1628年由北勢寮、水底寮倆地村民移居於楓港村,從事 […]
白河 關子嶺 基督教會堂
關仔嶺基督教會堂位於白河區175縣道嶺頂段旁, 隸屬於臺灣基督教長老教會,教堂以石頭砌成, 因此也俗稱為「石頭教會」。 清光緒年間1884年5月11日,傳道師吳葛及當地的信徒始 建設關子嶺教會,最初僅僅是簡陋的竹厝,1906年才改建為土角厝, 1924年由信徒籌措日幣五千元,將關仔嶺教堂改為現在樣貌的石頭厝, 1930年因大地震之故而於次年重建。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關子嶺教會屬於臺灣基督長老教會, […]
台南 東門 巴克禮紀念教會
1903 年,巴克禮牧師、伊莉莎白牧師娘在東門街買一間房子, 作為神學院教師的宿舍。 由於伊莉莎白牧師娘看見東門街附近教會醫院、 學校與教士傭工等本土信徒的信仰需要,禮拜日晚上就利用那裡 從事做佈道的工作,稱為「福音堂」,教「詩調」,傳道理,建立團契。 當團契人數變多後,就於禮拜二下午、禮拜三晚上有祈禱會, 便於東門附近的會友以及附近想要認識信仰的民眾參與聚會, 在 1906 年 6 月正式成為太 […]
湖內 海山里 楊家洋樓
湖內區內共有14里,其中包括大湖里、田尾里、 湖內里、湖東里、(以上為大湖地區)、海埔里、海山里、 劉家里(以上為海埔地區)太爺里、公舘里、葉厝里(以上為 太爺地區)、文賢里、中賢里、 逸賢里(以上為文中逸賢地區) 及忠興里(以上為忠興地區)等。 目前除海埔里、海山里、劉家里及忠興里外, 均已經完成都市計畫使用分區的劃定。 海埔、海山、劉家等三里泛稱為海埔地區……. 日治初 […]
湖內 海埔基督長老教會 (舊址)
湖內區得名自境內的大湖與圍仔內兩大聚落, 前身「湖內鄉」,位於高雄市的西北方,北邊隔著二仁溪 與臺南市南區、仁德區相望,西側與茄萣區相鄰, 東邊與南邊緊貼路竹區。 明治42年(1909)12月,臺灣第五任總督佐久間左馬太 第7度調整地方行政區域,除將原有20廳廢和為12廳, 廳下仍置支廳外,其下再設區、里、庄三級地方行政體系, 其中新設的區為以前的一里或數里合併, 為日後鄉鎮範圍的雛形。 本區當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