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訪 三峽 大寮茶文館
1924年在三峽竹崙地區設立大寮茶場,其時大量契作阿薩姆茶樹, 產製聞名遐邇的日東紅茶,是當時台灣紅茶的先驅, 舊址即為台灣農林北區精製廠目前的所在地。 1944年興建傳統日式木造土牆建築,是昔日日本場長的宿舍(即今大寮茶文館) 。 2013年台灣農林投入「新北市鼓勵產業觀光發展計畫」重新整修, 保留黑簷木瓦、日式基座通風口及圓窗設計,依循古法修繕, 重現昭和時期建築風華…… […]
1924年在三峽竹崙地區設立大寮茶場,其時大量契作阿薩姆茶樹, 產製聞名遐邇的日東紅茶,是當時台灣紅茶的先驅, 舊址即為台灣農林北區精製廠目前的所在地。 1944年興建傳統日式木造土牆建築,是昔日日本場長的宿舍(即今大寮茶文館) 。 2013年台灣農林投入「新北市鼓勵產業觀光發展計畫」重新整修, 保留黑簷木瓦、日式基座通風口及圓窗設計,依循古法修繕, 重現昭和時期建築風華…… […]
抵達陽明山公園後門一站前刻,有座鼎筆橋跨越陽明溪。 此橋位於泉源路與紗帽路交會處,橋兩頭分別是「陽明淨水廠」, 以及紗帽路3號「寶山建設招待所」。 寶山建設招待所,日治時期曾為溫泉旅館,院內有庭園及瀑布,起造者為山本義信, 山本義信因採礦而飛黃騰達,陽明山後山公園最早係其所闢建的私人別墅花園。 此溫泉旅館據聞為其姨太太所經營。 此處屬頂北投溫泉區,原本在發現溫泉時,日人先建一間小旅館櫻川館, […]
「青田茶館」裡處處是美好氛圍的體現。 尤其當心情煩躁時,走進茶館,似乎心就沉靜了下來,體會屬於早年的純樸靜謐。 超過一甲子的歲月,其實,早已把這座純粹屬於日治時代的木造建築摧殘得幾乎體無完膚, 頹圮的圍牆內,屋頂坍塌,木造的屋梁被時間啃蝕得早已不復當初的面貌。 於是,一場耗資數百萬的辛苦復原工作開始了;經過5年的修復, 堅持遵造古法的修建,譬如以編竹泥牆構造方式施作牆體,採木桁架配置屋頂結 […]
青田街日式宿舍群在日治時期名為「昭和町」,其中「青田街8巷10號」是1930年 建造的房屋,年久失修,終於在經營團隊的修復下,煥然一新,不但保存建築的歷史底蘊, 還打造出以茶文化生活的空間「和合青田」; 該屋榮獲老屋新生獎銅獎,對照起數年前殘破不堪的模樣, 如今充滿日本文化的味道,彷彿回到當年房子剛建好的時刻, 日治時期建造該屋的屋主後代黑木恭子,得知房子修復後相當感動, 開幕,94歲高齡的她,還 […]
青田街日式宿舍群在日治時期名為「昭和町」,其中「青田街8巷10號」是1930年 建造的房屋,年久失修,終於在經營團隊的修復下,煥然一新,不但保存建築的歷史底蘊, 還打造出以茶文化生活的空間「和合青田」; 該屋榮獲老屋新生獎銅獎,對照起數年前殘破不堪的模樣, 如今充滿日本文化的味道,彷彿回到當年房子剛建好的時刻, 日治時期建造該屋的屋主後代黑木恭子,得知房子修復後相當感動, 開幕,94歲高齡的她,還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簡稱臺灣師大、臺師大、臺師或師大, 前身為1922年創立的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校,共有校本部、公館校區與林口校區三個校區。 省立師範學院與國立臺灣大學、省立農學院(今國立中興大學)、省立工學院(今國立成功大學) 是1940年代臺灣省僅有的四所高等教育機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的前身為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校, 創立於1922年,為七年制之高等學校(含尋常科四年、高等科三年 […]
從丹鳳岩前行,山路平緩好走。周遭則林木稀疏,有不少不毛之地。 前行約五分鐘,在步道標誌約2300M附近,左側有一條小徑,可通往弘法大師岩。 路口沒有任何指標,兩旁則有繩索圍繞著貧瘠的復育地。 轉入小徑,通過小段芒萁路,約一分鐘,鑽進林中,驀然出現兩、三塊矗立的巨岩, 弘法大師紀念碑就位於巨岩區的入口處。 紀念碑上寫著娟秀的漢字及日文草書,根據山友考據,這是一首和歌。 立碑者為「台北茶榮講」, […]
三峽大寮茶業文化館過去為台灣農林前身「日本三井合名會社」, 於1924年在三峽竹崙地區設立的大寮茶場。 因曾大量契作阿薩姆茶樹,產製聞名遐邇的日東紅茶, 成為當時台灣紅茶的先驅。 台灣種茶淵源久遠,但要談到規模生產,主要受到日本政府影響, 而前身為「日本三井物產株式會社」的台灣農林,自1988年創立以來便配合開拓政策, 在坪林、桃園、三峽、銅鑼、南投等地投入生產,造就了台灣茶業的輝煌時期。 民國六 […]
撫臺街洋樓是位於臺北市中正區,位置位在開封街一段、延平南路交會處一帶。 現列為臺北市市定古蹟,也是臺北府城內僅存日治時代之商用建築古蹟之一, 因該地古蹟多為官署建築,少有民間店舖,格外珍貴。 當地人因其外觀,稱之為「石頭厝」。 日治時期明治33年(1900) 8月23日,日本政府公告「臺北城內市區計畫」市區改正, 實行臺灣家屋建築規則,並將城內劃設街區管理,街名變更構想從清代街名指稱「街路」, 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