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建築
水上 南靖糖廠 康樂館
南靖糖廠位於嘉義縣水上鄉靖和村、南靖火車站對面, 由日本東洋製糖株式會社於1908年建立。 從明鄭時期開始,糖業已逐漸成為人民維生的產業, 到了光復初期除了是主要產業之一,更是台灣著名出口品, 而南靖糖廠在當年為三大糖廠之一, 隨著糖業、糖廠的風光繁榮,嘉義縣水上鄉也一度繁華了起來; 直到糖業在台灣失去競爭力後,南靖糖廠風光不再更面臨停產, 之後便積極轉型為休閒產業,在旅遊觀光業中發光發熱。 […]
原 集集 信用購買利用組合
漢人入墾集集約在1771年後,形成的聚落依序有「林尾」、「湳底」、 「吳厝」、「柴橋頭」、「八張」、「屯田」、「洞角」、「大坵園」、 「草嶺腳」、「公館」、「北勢坑」、「頭埤仔」、「坪底林」、「雞籠山」等。 1781年,集集已成為入墾要道,市街就此形成, 當時的集集街道名為「半路店」, 半路店的由來是因為在林尾與柴橋頭兩聚落之間。 集集街加以週邊各庄成為近山地區大型聚落。 《彰化縣志》中所著: […]
集集街道上之 日治建築
樟腦與蔗糖、茶葉並稱為清領時期台灣的三寶, 集集街市最初的繁榮也與樟腦的開採息息相關。 日治昭和年間,日本政府頒行樟腦專賣制度, 明治31年(1898)在此設置專辦區域內樟腦採治及販賣業務的「集集樟腦出張所」。 當時的樟腦製造主要「腦灶」方式用柴火蒸餾樟樹,所需時間約為24小時, 冷卻後樟木蒸汽形成白色凝固腦沙與腦油,由挑夫送至出張所集中, 再利用集集線運送至台北的總工廠精緻後才是最終成品。 […]
新社 大南庄蔗苗養成所
明治35年〈1902〉6月,在臺灣總督府頒佈「臺灣糖業獎勵規則」, 以及政治勢力的操作,原本台灣經營糖業的「五大家族」,還有地方上經營得當 的家族事業,都黯然退出。 從此以後,日資的製糖會社如同雨後春筍般相繼成立。 明治42年,帝國製糖株式會社創辦者之一臺中實業家松岡富雄, 首先在新社馬力埔設蔗苗圃10甲,開始生產供應蔗苗糖業試驗所及各地糖場使用, 以增加糖業的生產,奠定了重要的蔗苗培育技術基 […]
原 有限責任 斗六街信用組合
大正三年十一月成立「有限責任斗六街信用組合」, 昭和六年(1931)改組為「斗六信用購買販賣組合」, 昭和九年改組為「有限責任斗六信用購買販賣利用組合」, 昭和十一年再改組為「保證責任斗六信用購買利用組合」, 1945年改組為「斗六街農業會」。 光復後,於民國三十五年改稱為「斗六鎮合作社」, 民國三十八年改組為「斗六鎮農會」, 民國四十二年政府改革農業政策,為配合耕者有其田方案, 重行改組為純 […]
斗六 原 圖南產業會社宿舍群
圖南產業株式會社宿舍群,為雲林縣斗六市的日式宿舍群, 位於雲林溪畔的雲林路二段16巷。 其在日治時期為圖南產業株式會社宿舍的員工宿舍, 戰後作為雲林縣經濟農場咖啡工廠職員宿舍。 其中一棟在2012年11月燒毀, 部分宿舍於2018年5月整修。 三菱製紙所為三菱財閥下的企業之一,其於1908年開始在台灣的造紙事業, 在林內設立「臺灣三菱製紙所」,在竹山設立「三菱臺灣竹林事務所」。 由於製 […]
斗六 雲中街 舊警察宿舍群
距離行啟記念館不遠處,漫步就能走到「雲中街生活聚落」, 雲中街隱身於雲林路與中山路交接的秘路,約興建於1937年,前身為斗六警察舊宿舍群, 提供警察眷屬居住,與行啟紀念館同為雲林縣歷史建築。 歷史建築斗六警察舊宿舍群,約建於日治時期昭和12年(1937) 提供警察眷屬居住, 於民國94年登錄為歷史建築。 宿舍群位於六市雲中街巷弄,為日治時期興建之「判任官舍」類型日式木造建築, 為雲林縣現存最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