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臺北水源地 量水室
量水室古蹟廣場:量水室與自來水博物館為同期完工, 其功能為計量小觀音山蓄水池出水量之用,整體建築與自來水博物館、 小觀山蓄水池皆具有新古典主義建築特色, 現規劃為廣場使用。 劉銘傳任臺灣首任巡撫時,在臺規劃實行新式建設,包括郵政、鐵道等, 清光緒13年(1887)聘請日人七里恭三郎,在臺北城內時坊街、西門街(今衡陽路)、 北門街(今博愛路)等地,規劃執行開掘3口公共井提供用水之需求。 […]
量水室古蹟廣場:量水室與自來水博物館為同期完工, 其功能為計量小觀音山蓄水池出水量之用,整體建築與自來水博物館、 小觀山蓄水池皆具有新古典主義建築特色, 現規劃為廣場使用。 劉銘傳任臺灣首任巡撫時,在臺規劃實行新式建設,包括郵政、鐵道等, 清光緒13年(1887)聘請日人七里恭三郎,在臺北城內時坊街、西門街(今衡陽路)、 北門街(今博愛路)等地,規劃執行開掘3口公共井提供用水之需求。 […]
日治時期明治29年(1896)6月,日人後藤新平來臺擔任臺灣總督府 衛生顧問,協助指導改善衛生行政工作,建議總督府聘請當時日本內務省擔任 衛生工程顧問的英國人威廉巴爾頓(William K. Burton)來臺, 協助負責衛生工程包括了水源調查, 隨行的有其學生濱野彌四郎。 明治40年(1907),依巴爾頓先生生前之建議, 在今公館小觀音山腳下新店溪畔 建取水口,以引取原水;在山麓設淨水場,進 […]
臺中車站於台灣日治時期明治38年(1905)設立, 第一代「臺中停車場」位在橘町三丁目22番地(今日車站的西南側), 是日式木造建築,首任站長為塚澤力太郎。 明治41年(1908)4月20日,臺灣縱貫鐵路全線通車, 站區興建火車頭的機關庫,站內設臺北保線區臺中派出所, 同年10月在臺中公園舉行通車典禮, 日本皇室閑院宮載仁親王來臺參加, 湖心亭即是當時為慶祝鐵道開通所建。 明治44年(1911)臺 […]
台中三信商業銀行,位於民族路與市府路交叉處, 其前身為臺中信用組合。 臺灣總督府為了創造吸引日資來臺的環境,須設法使得金融機構和貨幣 制度更為完備,1899年臺灣銀行的創設為其代表,負責整理幣制、代理國 庫、流通並降低利率、支援其他金融機關、援助政府財政等金融統制任務, 並在各重要地皆設置分行。其他本地系的銀行有臺灣商工銀行、彰化銀行、 華南銀行、臺灣儲蓄銀行;日系銀行有勸業銀 […]
彰化地區在清代時一田二主現象嚴重,日治時期為了清理租權, 日本政府交付龐大公債,明治38年(1905)以吳汝祥為首的中臺灣地方士紳, 為解決此公債事宜,而集資22萬日圓作為資本額組織設立「株式會社彰化銀行」, 設總行於彰化廳,當時鹿港名人辜顯榮亦被選為監察人, 是最早由台灣人自行籌資設立的銀行。 1910年,彰銀總行遷至台中廳。1936年興建新總行(即今臺中總行), 1938年9月完工,由白倉好夫 […]
文房 Chapter 公益圖書館位於台北市臨沂街27巷1號, 化身為藏書閣在此靜謐空間,等待獨樂的知音。 文房Chapter能夠透過網路登入,每天開放的三個預約時段, 免費進入台北市定歷史建築物。 這座日治末期建於1930年代的日式住宅, 從老房子文化運動有了修復契機, 於2013年對外開放。 歷史建物、環境空間與生活的記憶, 在童年居住過這間官舍的嵇鳳聲女士回顧: 「回到幼年的住處,百感交 […]
通霄鎮白東里地方人士積極爭取將位於東龍山後山, 日治時期的日本軍官「大井確士紀念碑」石碑列為歷史建築, 日前專家審議後,通過此案,未來將正式登錄為歷史建築。 縣府文化觀光局表示,「大井確士紀念碑」之所以能通過審議, 列為歷史建築的原因有兩點。 首先是細查紀念碑後發現,出資興建紀念碑的都是台籍人士, 在日治時期的紀念碑多為日本人自己出資興建相較, 頗為罕見。 第二是紀念碑屬尖碑式,與一般日治 […]
在臺灣實施酒專賣之前,埔里地區已有兩所民間的酒廠, 其一是在1909年7月,由游禮堂設立的「埔裏社製酒組合」, 另一是在1912年12月,由蘇逢時設立的「埔裏社酒造株式會社」, 而後者於1918年轉售給川澄惠之等日人。 臺灣總督府後來為了實施酒專賣,先於1922年4月11日在能高郡役所內, 成立了「專賣局埔里出張所」臨時事務所。 酒類專賣在1922年7月1日實施後,臺灣總督府專賣局徵收埔裏社酒造株 […]
2004年2月,大同國小前棟大樓被臺中市文化局登錄為歷史建築。 本建物為學校建築,興建於日治時期昭和9年(1934), 日治時期為明治國校,今日為大同國小。 規模為二樓的一字長型建築物,有外玄關。牆身以RC造+洗石面形塑扶手與柱子 構成現代風格立面,前有外廊,結構柱外圈飾有褐色磚,樓梯間柱飾精美罕見。 為臺中市日治時期小學校舍最佳作品,現況良好, 極具保存及建築研究價值。 建築本體屋牆構造屬柱 […]
日治時期,日本為鞏固在臺統治基礎,在各地建立嚴密的警察制度, 於是日本本土警察系統之影響力擴大到臺灣,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臺灣的武道文化 一開始即是由警察系統引入,其發展亦皆在警界主導下進行, 與警察系統形成密不可分的關係, 在警察系統的推動下, 武德殿建築在臺灣各地大量地被興建, 作為殖民地鎮壓暴亂的基地。 控制司法與經濟為日本殖民地行政中心力量運用的兩種手段, 在實施洲聽制的臺中市亦以臺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