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 文化閱讀空間
在台北捷運忠孝新生站附近的臨沂街住宅區內,有一棟木造建築 靜靜的隱藏在其中,這就是「文房.文化閱讀空間」。 隨著台北市有越來越多古蹟被活化,文房在老房子文化運動中獲得重生, 更為台北市文化局登錄為歷史建築。 文房.文化閱讀空間也不定期舉辦藝文講座、 文資沙龍等活動,讓市民免費入內參觀、閱讀, 是一座充滿文化與藝術的空間。 在日治時期的大台北城市計畫中,因為西區的土地逐漸接近飽和, 民宅開始從西 […]
在台北捷運忠孝新生站附近的臨沂街住宅區內,有一棟木造建築 靜靜的隱藏在其中,這就是「文房.文化閱讀空間」。 隨著台北市有越來越多古蹟被活化,文房在老房子文化運動中獲得重生, 更為台北市文化局登錄為歷史建築。 文房.文化閱讀空間也不定期舉辦藝文講座、 文資沙龍等活動,讓市民免費入內參觀、閱讀, 是一座充滿文化與藝術的空間。 在日治時期的大台北城市計畫中,因為西區的土地逐漸接近飽和, 民宅開始從西 […]
成功大學本身就是所歷史悠久的學校, 前身為成立於1931年的臺南高等工業學校。 1946年國府接收,改制為為「臺灣省立臺南工業專科學校」, 同年底升格為「臺灣省立工學院」,於1971年再改制為 國立成功大學。 而由於成大校園的擴張, 鄰近的軍事用地與建築陸續被納入校園中, 因此,現在的成大校園內擁有許多日治時期建築, 包括成功校區內的「原台南高等工業學校校舍」、 光復校區內的「原日軍臺灣步兵第二聯 […]
成功大學本身就是所歷史悠久的學校, 前身為成立於1931年的臺南高等工業學校。 1946年國府接收,改制為為「臺灣省立臺南工業專科學校」, 同年底升格為「臺灣省立工學院」,於1971年再改制為 國立成功大學。 而由於成大校園的擴張,鄰近的軍事用地與建築陸續被納入校園中, 因此,現在的成大校園內擁有許多日治時期建築,包括成功校區內的 「原台南高等工業學校校舍」、光復校區內的「原日軍臺灣步兵 第二聯隊 […]
日治初期,臺灣作為大日本帝國的南方殖民地, 一直是帝國的糧倉,政策上有「工業日本,農業臺灣」之說。 然而,到了1920年代,臺灣農業發展趨向飽和,對日本本土農業 構成威脅,加上日本經濟歷經第一次世界大戰與經濟大恐慌,受景氣 興衰影響甚鉅,讓臺灣總督府開始調整殖民政策。 總督府財務局率先提出「加工貿易立島論」, 主張臺灣應進入工業化時代,進口南洋地區的原物料, 加工為工業產品後銷往各地。 要達成 […]
西市場,居民習稱大菜市,是臺南中西區的一座市場, 最初建於明治38年(1905), 現今的西市場本館為大正1年(1912)重建, 為一L字型建築,在臺南市的都市發展上具有歷史意義, 現為台南市市定古蹟, 範圍包含西市場本館、西市場外廓賣店二期、西市場魚賣店、 原新高製糖株式會社冷藏庫、原臺南州青果同業組合香蕉倉庫。 日治時期初期,日本政府認為臺灣傳統市場衛生不佳, 於是開始建設新式市場。 西市場位 […]
鶯料理為日治時期台南的夢幻料亭,由當時享有 「台灣第一刀」美譽的日本人天野久吉所創辦經營, 因位居台南市中心,鄰近台南州廳、市協議會、合同廳舍、 嘉南大圳組合、公會堂、勸業銀行……等重要官署和公共建築, 是當時政商名流宴會、聚會的熱門場所, 也被稱為「台南地下決策中心」; 鶯料理餐飲水準高,燒鰻飯更是讓人津津樂道, 1923年昭和天皇還是皇太子時來台南巡視, 下榻於知事官邸期間,鶯料理 還被指名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