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公 原 安平稅關媽宮支署
高雄關稅局馬公支關,隸屬高雄關高雄機場分關, 正式名稱財政部關務署高雄關高雄機場分關離島派出課離島四股, 其辦公廳位於澎湖縣馬公市馬公商港區。 廳舍肇建於日治時期明治39年(1906), 民國89年(2000)經澎湖縣政府公告為縣定古蹟。 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大清帝國依據〈馬關條約〉, 將台灣、澎湖群島主權易幟予日本帝國。 日治之初,為管控台灣各處港口交易狀況,僅開放基隆港、 淡水港、安平 […]
高雄關稅局馬公支關,隸屬高雄關高雄機場分關, 正式名稱財政部關務署高雄關高雄機場分關離島派出課離島四股, 其辦公廳位於澎湖縣馬公市馬公商港區。 廳舍肇建於日治時期明治39年(1906), 民國89年(2000)經澎湖縣政府公告為縣定古蹟。 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大清帝國依據〈馬關條約〉, 將台灣、澎湖群島主權易幟予日本帝國。 日治之初,為管控台灣各處港口交易狀況,僅開放基隆港、 淡水港、安平 […]
馬公水上警察官吏派出所,位於馬公市的一處衙署建築, 目前登錄為澎湖縣歷史建築。 日治初期的為第二代建築(左側圓塔建築), 後因建築物的木構體不敵蟻害及氣候潮濕,使建物嚴重而改建。 明治28年(1895),日軍攻佔澎湖後,臺灣總督府於澎湖馬公設置 水上警察署,並負責水上警務取締;翌年警察署下設有水上警察分署於媽宮 城南町,並在明治31年(1898)正式為「水上警察官吏派出所」。 大正15年(1926 […]
澎湖郵便局,又稱前澎湖郵便電信局, 位於澎湖縣馬公市的衙署建築,目前登錄為縣歷史建築。 澎湖郵政業務設立於明治28年(1895), 日軍攻佔澎湖後,於清澎湖廳衙門處(今址為澎湖廳憲兵隊)開設 混合第一野戰郵便局為始,並在日治時期明治40年(1907)進行媽宮港 擴建計劃,將現郵便局廳舍選址於海岸通和棧橋通交叉路口南側 填海築地處(今中山路75號), 並於大正13年(1924)8月31日舉辦落成式。 […]
篤行十村,又稱澎湖島重砲兵大隊官舍群、澎湖島要塞司令部官舍群, 是位於澎湖縣馬公市的眷村之一,於2007年登錄為澎湖縣歷史建築, 現作為澎湖眷村文化保存園區開放民眾參觀。 篤行十村位於澎湖馬公本島西南側,即現在馬公市新復里之順承門旁, 此處在清領時期時隸屬媽宮社,當時社之下以聚落劃分東、南、北三甲頭, 其中此處位於南甲頭聚落區西南側。 曾作為練兵校場及棄物、埋葬先人的荒埔地使用, 並未有百姓居住, […]
兩百多年前先人渡海來臺,先在金山半嶺土地搭草壇供奉 天官大帝,後遷至寺廟現址合祀三官大帝,在地人稱「三界公廟」, 本地也因廟而得名「三界壇」。 早年的三界壇地區稱為「西勢」, 因三界公廟受到了居民的廣泛崇拜,亦是當地的重要信仰中心, 故該地被改名為三界壇。 三界公廟於道光11年(1831),草壇改建為土樓廟宇; 到了民國48年,因土廟年久失修,經地方仕紳籌劃而重建, 這才更名為現在的「聖德宮」。 […]
西勢水庫,又稱暖暖水庫,位於基隆市暖暖區西勢坑,距離 基隆港約5.2公里,主要水源以攔取基隆河暖暖溪上游西勢溪溪水。 興建於日治時期,是台灣第一座專供民生用水的水庫, 與新山水庫一同供應基隆地區的用水。 (前往水庫途中的輸水鐵管) 臺灣水運系統的發展始為明治29年(1898) , 西勢水庫原名基隆水道及水源地,時任臺灣總督桂太郎為解決 基隆用水問題與改善衛生環境,則邀擔曾於日本各地參與水道工程 設 […]
臺灣水運系統的發展始為明治29年(1898), 西勢水庫原名基隆水道及水源地, 時任臺灣總督桂太郎為解決基隆用水問題與改善衛生環境, 則邀擔曾於日本各地參與水道工程設計的英國蘇格蘭技師 威廉 巴爾頓(William K. Burton)任為衛生工程顧問技師, 及其聘為衛生工程技師協助的學生濱野彌四郎等人 開始於臺灣各地進行衛生工程調查與設計。 並興建攔河堰以截取溪水,用幫浦抽水入淨水場, 再輸送給 […]
北投文物館位於臺北市北投區。始建於 日治時期1921年,原為一座溫泉旅館「佳山旅館」。 政府遷臺後由中華民國外交部接管,依序變為安置軍民的 「佳山宿舍」、招待官員的「佳山招待所」。 1966年後拍賣民間, 1983年由私人豪宅轉變為「臺灣民藝文物之家」。 1987年正式改為「北投文物館」, 1998年臺北市政府指定為市定古蹟。 目前被活化為日本茶道裏千家教學機構。 亦有經營日本料理餐廳及藝文展覽空 […]
立法院於民國47年進駐臺北院區現址,陸續興建議場、康園、 紅樓、合作社及群賢樓等辦公服務建築,院區建築使用迄今已逾60年。 除了建築老舊之外,後續歷經立法委員席次增減、增加議事轉播功能 及配合政策目標新增單位等,既有空間已不敷使用。 年代最久遠建築物為紅樓,紅樓為ㄇ字型的建築物, 為日治時期所建二層及三層樓磚、木結構建築,屋齡已逾九十年, 目前做為行政單位主要辦公場所。 紅樓南棟於民國62年增建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