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訪— 香山 天后宮
西部濱海公路旁,清朝時期的香山港由於鄰近大陸,當時就成為兩岸往來貨物集散地和貿易中心之一, 聚落內行郊林立,無論是商業或是漁業都是以海維生,海上的信仰神明就是媽祖,為了祈求船行安全順利, 郊商便共同集資興建媽祖廟,從大陸福建湄州天后宮請來一尊媽祖神像,安置於此。 這就是香山天后宮的由來…… 香山天后宮之媽祖神像或香火之供奉,或可追溯至明鄭末、康熙初,但建廟安置,可考者始於道 […]
西部濱海公路旁,清朝時期的香山港由於鄰近大陸,當時就成為兩岸往來貨物集散地和貿易中心之一, 聚落內行郊林立,無論是商業或是漁業都是以海維生,海上的信仰神明就是媽祖,為了祈求船行安全順利, 郊商便共同集資興建媽祖廟,從大陸福建湄州天后宮請來一尊媽祖神像,安置於此。 這就是香山天后宮的由來…… 香山天后宮之媽祖神像或香火之供奉,或可追溯至明鄭末、康熙初,但建廟安置,可考者始於道 […]
樹林頭聚落為康熙末年王世傑拓墾集團所創建,址在士林里和福林里交界的東大路兩側, 目前指涉的範圍,則包括從武陵路到吉羊路之間的地域,跨武陵、福林、境福和士林四里。 康熙五十年(1711)前後,王世傑拓墾竹塹埔時,建立的墾區莊名士林莊,士林乃樹林的雅稱; 樹林頭因位於士林莊的上方,故得名。 從東大路右轉鐵道路,在境福街底有座寺廟「境福宮」, 廟旁老榕樹下豎立的石碑,清楚記載著創廟「光緒 […]
竹蓮寺原稱觀音亭,是竹塹城開墾初期 ( 約 1711),農民在南門外御史崎的平埔上所築供奉觀世音菩薩的小庵。 據同治十二年十月所立之「重修竹蓮寺碑」所載碑文: 「自我塹開創之始,農人築一小庵於御史崎之平埔,朝夕供奉世尊,甚有靈感。」 乾隆46年(1781) 遷建於現址重建廟宇,始稱「竹蓮寺」。 道光5年~9年(1825~1829),由新竹望族林紹賢與其子林祥雲主導修建工作。 同治5年(186 […]
新竹天公壇主祀玉皇大帝,也就是天公,是台灣少見主祀玉皇大帝的廟宇, 天公壇建於清乾隆年間,已經有兩百年歷史……. 天公壇旁設有以廟為名的天公壇公園,公園中有特殊而美麗的吊橋,連結公園過客雅溪至對岸,使公園之景色在繁華的 都市叢林中顯得古意盎然。 新竹天公壇原稱金闕殿,座落於竹市客雅里中山路,肇始於清乾隆中葉, 「天公」為一至高無上的神明,其位至尊,其德浩大,主宰萬物生生不 […]
「金山面 」地名,最早出現於清朝雍正十一年(1733) 淡水廳同知徐治民「卜地」建城之時。 由於金山面 為竹塹城東南邊的化外之地,屬生番居住區域,以土牛溝分隔漢番界線,加上該地區土地貧瘠、 地勢高亢,不利移民墾殖。 根據淡新檔案記載,一直到乾隆三十七年(1772) 才有來自六張犁(今竹北六家)的客家人林先坤家族與竹塹城閩籍 「林泉興」郊號合組「林合成」墾號向竹塹社請墾金山面 。 金山面 […]
該廟的出現與金廣福墾拓有關,應是道光十五年之後。 據傳該宮所祀的觀音菩薩,原為粵籍墾首姜秀鑾自大陸奉迎而來。 當他與閩人周邦正合組金廣福開墾時,將神像攜入北埔,建一小寮奉祀。 由於開墾之初,與原住民爭戰屢有傷亡,墾民隘丁都會前往禱祝,祈求平安順利。 其後番害漸息,姜秀鑾乃於道光二十年(1846)改建為木造廟宇供奉,同年底姜秀鑾也逝世,享壽63歲。 此時的北埔與月眉兩庄田園開墾已達千餘甲,人口有千餘 […]
根據《台灣省新竹縣志》記載:「頭前溪之下游:自上游之合流點起,西流至舊港海口之前,流域為新竹平原, 形成新竹巨溪流域,昔稱竹塹溪。」其南岸起自竹東,沿荳仔埔、頭重埔、麻園肚等地,過新竹市北側,及九甲埔。 北岸沿石壁潭、芎林、上山、下山、犁頭山 等地(此段又稱九芎林溪),經三崁店、隘口、東海窟、十興……。 溪水源源灌概田園,其受益擁有面積約七千二百餘公頃……」。 芎林在整個頭前溪的文化扮演著重要 […]
芎林的開發是在清乾隆四十年(1775)左右,由粵人姜勝智、劉承豪等人,再向竹塹社通事什班取得墾批後, 才至芎林地區進行開墾。為拓展墾務,並於今廣福宮附近建立公館,以此為根據地。 據芎林文獻採訪錄的記載: 考九芎林官隘距城東四十里……使堵禦生番出擾。沿山一帶地埔於乾隆四十年至五十 年之間,由屯番懇戶錢什班批與姜勝智時,官隘之隘首為劉里益(劉承豪長子),…… 至乾隆五十年復有閩人、 […]
康熙六十一年(1721)朱一貴之亂平埔族七姓化番頭目衛阿貴率領七姓原住民九十五壯丁名支援清軍奏功, 乾隆二十三年(1758)清廷台 灣之府覺羅四明令全社按清俗雉髮、著冠履,並賜予錢、衛、廖、三、潘、黎、 金等七姓。 (舊照) 另又選擇「三山發而中立,二水分而交流;左岸獅頭,右屏鳳鼻」之地築 七姓祠堂,名曰「新社公館」。 依照習俗,非官者牌位不得居於廳堂中坐,因此主祀福德正神,配祀文武判旁邊再列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