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流故居
名流故居(四五) 新豐 新庄子 徐榮鑑宅
新豐鄉,舊稱紅毛港,至民國45年始改稱今名。 漢人正式拓墾,據相關文獻記載,始於清雍正年間,屬萃豐庄。 按淡新檔案22410-116案件所載: 「立典庄業契人汪文東等,有承先祖父遺下于雍正拾三年間,合夥向竹塹社大均等 買給荒埔弍所,續後股內承坐一併歸壹,坐落土名萃豐庄、眩眩埔、造船港、紅毛港、大溪墘、蠔壳港等處……」 文中「先祖父」即泉州人汪淇楚,與汪仰瞻、汪廷昌等眾人,於雍正13年(1735)合 […]
名流故居(四四) 中壢 吳鴻森故居
說起「中壢望族」,這赫赫有名的三兄弟一定會被提起。 其實吳氏家族在這一代就有八位兄弟,各在學界、醫界、政界都有成就,尤其以聯親的對象和子孫開枝 散葉所成就的家族網絡,雖非大富大貴,其在地方上的影響力實在也不容小覷。 吳氏祖先原居住於福建永定,鄰近廣東梅州的閩西客家庄, 清咸豐年間吳鴻森的祖父吳勝昌率族人渡海來到臺灣,在桃園中壢落腳。 來臺的吳家出了一位「秀才」就是吳鴻森的父親吳榮棣,吳秀才在歷 […]
名流故居(四三) 梁實秋故居
梁實秋(1903-1987),祖籍浙江杭縣(今杭州市餘杭區),生於光緒二十八年(1903) 的北京, 名治華,字實秋,號均默,以字行。另有筆名子佳、秋郎,程淑等,中國著名的散文家、學者、文學批評家、 翻譯家,是華人世界第一個研究莎士比亞的權威。 1915年夏,考入清華學校留美預備班(即今清華大學之前身), 1923年8月赴美留學,在科羅拉多泉(Colorado Springs)的科羅拉多學 […]
名流故居(四二) 頭城 盧纘祥故居
宜蘭縣第一任民選縣長盧纘祥故宅,由宋祖平設計之日式住宅。2001年12月18日公告為縣定古蹟。 清代時期,盧家更已是頭城的首富,並擁有頭城最大的行郊「十三行」。該家族中,又以盧纘祥最富盛名。 「盧纘祥」早年經商,後來從政,曾先後擔任過日治時期民選庄協議會員,光復後的頭城鄉長、宜蘭首任 民選縣長及省府委員,是個風雲人物, 今日的頭城鎮上就有一條路命名為「纘祥路」。 清領時期的宜蘭,地方產物輸出及生活 […]
基隆 林開群洋樓 (倪蔣懷故居)
話說昭和六年(1931),有位名叫林開群的礦業巨賈,在今愛一路、忠一路口建造了一棟三層洋樓, 財力雄厚的林開群為凸顯有錢人的氣派,不惜斥資數百萬元,由大陸進口全部建材,並高薪聘請唐山師傅設計、建築, 甚至,還創新潮流,在屋頂闢建一座空中庭園。 據說,林開群洋樓為了展現財力,建樓前曾多方尋找一基隆人都能注意到的地點,最後在風水師的建議下, 終於選在位於市區,又面臨港口與車站的現址,讓路人或入港的船隻 […]
士林 陽明山 林語堂故居
林語堂(1895-1976)漳州龍溪人,生於漳州市平和縣,乳名和樂,名玉堂,後改為語堂, 聖約翰大學英文學士、美國哈佛大學比較文學碩士、德國萊比錫大學語言學博士,曾任北京大學 英文系教授、廈門大學文學院院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美術與文學主任、國際筆會副會長等職, 1940年和1950年兩度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 出生在貧窮的牧師家庭,年輕時曾一度離開教會生活。 1912年在上海聖約翰大學學習英文, […]
士林 錢穆故居 (素書樓)
錢穆(1895-1990)原名恩鑅,字賓四,江蘇無錫人,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院士,歷史學家, 儒學學者,教育家,香港新亞中學創校人。 錢穆七歲入私塾,1912年輟學後自學,任教於中小學。 1930年,錢穆因發表《劉向歆父子年譜》成名,被顧頡剛推薦,聘為燕京大學國文講師。 錢穆居北平八年,先後授課於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燕京大學、北平師範大學等名校, 與學術界友人時相切磋。 抗戰軍興,錢穆輾轉任教於西南 […]
西螺 捷發乾記茶莊 許宅
西螺延平老街古色古香,近來設立老街第一家豪華民宿,取名西螺古蹟民宿,一晚要價上萬, 堪稱雲林最高檔民宿,遊客除可享受由78年歷史的乾記茶莊改建的整棟古厝旅館,內部裝潢 擺設都是珍貴的歷史文物,更重要的是能置身充滿文藝文氣息的老街裡過夜。 捷發乾記茶莊,建於昭和十年(1935),迄今維持日式街屋原樣,柱頭泥塑、洗石子、磨石子都是 日治時期經典建築工法;茶莊在民國78年歇業後,11年前提供螺陽文教基金 […]
名流故居(四一) 民雄 好收 陳家洋樓
豐收村地處陳厝寮淺山陂下,地勢平坦,長年享有好收埤圳的灌溉,故早有「太平莊」之名。 清同治元年﹙1862﹚戴方生之亂,放火燒莊,全莊夷為平地只剩三戶土埆竟,從此,鄉民習慣 稱好收莊為「火燒莊」。 豐收村由舊時的山仔腳、竹圍後、火燒莊、新厝、過溝仔、溝心、大樹腳坪、內窩等合併而成。 山仔腳於光復後一度和新庄子合併成「新山村」以後分離自成「瑞豐村」 民國六十七年瑞豐村﹙山仔腳﹚再次被併入豐收村。 位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