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流故居(五六) 學甲 中洲 陳華宗宅
學甲區原屬平埔族西拉雅族蕭壟社支社「學甲社」的故地,學甲應是番社社名, 當地後社、中社、下社仔等地名應為舊番社的遺跡。 明鄭時期先有福建泉州同安縣民來此開墾, 漳泉移民相繼移入,李、陳、謝、莊、郭、賴、吳、王等姓 百姓逐漸形成聚落,建立了所謂「學甲十三堡」。 明鄭時屬天興縣管轄,清道光年間設置「學甲堡」,隸屬當時的嘉義縣管轄。 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臺灣割屬日本。日治時期,行政區劃變化頻仍。 1 […]
學甲區原屬平埔族西拉雅族蕭壟社支社「學甲社」的故地,學甲應是番社社名, 當地後社、中社、下社仔等地名應為舊番社的遺跡。 明鄭時期先有福建泉州同安縣民來此開墾, 漳泉移民相繼移入,李、陳、謝、莊、郭、賴、吳、王等姓 百姓逐漸形成聚落,建立了所謂「學甲十三堡」。 明鄭時屬天興縣管轄,清道光年間設置「學甲堡」,隸屬當時的嘉義縣管轄。 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臺灣割屬日本。日治時期,行政區劃變化頻仍。 1 […]
大林鎮舊名為「大莆林」或「大埔林」,此地名之由來有兩種說法, 一種說法係指本地在開墾初期乃為廣大的森林地帶,故有此稱; 另一種說法為往昔此地有來自潮州府大埔之林地的移民。 於清康熙年間由薛大有率眾來此墾拓居住,居民祖先多從福建、漳泉二州及廣東渡海遠來, 陸續發展成聚落,清廷設衙門於此,商店舖愈來多,並有傳教士至此建立多座天主教堂,相當的繁榮, 成為大莆林的穀倉。 後來蔡貓東率領農民在 […]
斗六原為洪雅族斗六社所在地,後來移居此地的閩南人將之譯為「斗六」。 早在荷蘭人佔據時期即有「斗六門柴裡」之稱,簡稱為「斗六門」或「柴里」等。 原先洪雅族有一社即位於柴裡一帶(現斗六市三光里)。 「斗六門」係其族人在狩獵捕獲山鹿時發出的咆哮以為慶賀, 後來以閩南語之發音譯成漢字,名稱也由此而來。 康熙五十六年(1717),陳孟林修之「諸羅縣志」已有「斗六門街」、「柴裡斗六社」之記載, […]
下湳里位於西螺鎮之西南側,舊地名為「犁份庄」。 東鄰七座里,西毗二崙鄉之崙東、田尾二村,南接九隆里,北與福田里交界。 舊屬下湳庄,其地名由來係與頂湳對稱, 「湳」是河流濫時會浸水之沼澤地,或土質較鬆軟之地,昔日此帶地低漥、泥濘不堪, 與頂湳一屬同類型的地形,因位置的因素,所以稱此地為「下湳」。 開墾初期,每遇夏季大雨,因排水不佳,農地呈現一片泥濘狀態,而農作物收成不佳, 故初期多 […]
新街路林宅建於昭和9年(1934) 。 此建築現為林廣合家族所有,話說林廣合家族是西螺的望族。 此宅建築體獨立式洋樓形式,營建結構為磚石所造。立面外牆為洗石子形式裝飾外觀。 目前林宅的子孫雖大都旅居國外,但此建築仍有人居住於內,建築體保持良好……. 廣福里位於西螺街區之東南角,舊地名有「新街」、「魚池仔」, 新街乃嘉慶年間,在西螺街南側所發展出的一條街市 。 此 […]
據《彰化縣志》記載:「鹿仔港,煙火萬家,舟車輻輳,為北路一大市鎮。 西望重洋,風帆爭飛,萬幅在目,波瀾壯闊,接天無際,真巨觀也。」 繁華熱鬧,盛極一時,後來因河道淤塞,漸漸淤積成沙丘地。 鹿港港灣外原有一座浮嶼,名叫「烏魚寮」,為鹿港鎮立圖書館一帶, 港灣可延伸到日茂行前,經泊仔寮、新宮口、埔頭、瑤林、九間厝、後宅、車圍、 頂菜園、下菜園,最後到鹿港地藏王廟一帶。 鹿港港灣在道光年間已經嚴重淤 […]
黃則騫(1861-1932)字則華,號弘毅,商號黃德和商行,日治時期的鹿港糧商 , 在當時稱之為「米刈騫」,台中州彰化郡福興莊菜園角人, 與辜顯榮、黃禮勇等同為鹿港著名的地方仕紳……. 黃德和為鹿港當地米糧店家之一,另一為黃慶源。 清治期間,黃則騫曾被清廷封任官職,在日治時期曾擔任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囑託員, 以及鹿港天后宮修建的「鹿港天后宮改築總代」地方仕紳代表 […]
康熙36年(1697)郁永河來台,據其所著「裨海記遊」即有大甲社之記載, 當其時「番社」錯落,以大甲迤南之崩山為標幟(又稱蓬山), 故傳有「蓬山八社」之稱。 蓬山八社為道卡斯族(Taokas)部落主體群, 其範圍包括大甲溪、大安溪下游一帶地方。 其中的大甲西社即位於今大甲區番仔寮附近, 雍正10年(1732)林武力之亂平後,改稱為德化社。 其社址就位於今 德化里社尾一帶….. 德化里黃 […]
漢人入墾前,清水地區原住民以牛罵社為主和少數沙轆社人。 大甲西社事件後,勢力嚴重衰退,牛罵社被迫遷移至邊區居住。 大甲西社事件可說是漢番勢力消長的重要關鍵…… 漢人大規模開墾最遲在雍正年間,由清水古文書表可清楚地了解開發過程: 乾隆末葉,此地已大致開發完成,有街莊出現,成為漢人為主的移墾社會。 乾隆51年 (1786) 林爽文事件,閩客械鬥,客人失敗遷移豐原一帶,之後,境內 […]
清康熙年間,閩、粵移民才開始進入牛罵頭屯墾。 漢人入墾後,雍正9年(1731),牛罵社改名為感恩社,清代官防進駐,並於今日的營盤巷設汛塘, 雍正11年(1733)清水開鑿五福圳,使牛罵頭內的用水不致於匱乏。 到了清乾隆29年(1746)牛罵頭的街肆就已形成, 當時係以觀音廟的所在地大街路為發展起點,漸漸向外發展。 日治時期,地方仕紳因感牛罵頭之名不雅,加上於鰲峰山發現「埤仔口泉」, 湧出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