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流故居(十二) 圓山 陳朝駿故居
<台北故事館>,舊名<圓山別莊>,位於台北圓山東側緩坡的基隆河南岸,北眺台北劍潭。是一棟融合英國都鐸式屋架和十九世紀末新古典主義的洋樓。該建築一樓為磚造,二樓則為原木結構。因為有尖塔,銅瓦,塔樓,新鮮的色彩描繪,極像童話故事中的建築,因此有<童話奶油屋> 之稱。 日治時期的1914年,臺北大稻埕茶商<陳朝駿>先生,在臺北圓山基隆河畔,起造完成這棟英國 […]
<台北故事館>,舊名<圓山別莊>,位於台北圓山東側緩坡的基隆河南岸,北眺台北劍潭。是一棟融合英國都鐸式屋架和十九世紀末新古典主義的洋樓。該建築一樓為磚造,二樓則為原木結構。因為有尖塔,銅瓦,塔樓,新鮮的色彩描繪,極像童話故事中的建築,因此有<童話奶油屋> 之稱。 日治時期的1914年,臺北大稻埕茶商<陳朝駿>先生,在臺北圓山基隆河畔,起造完成這棟英國 […]
<富岡>舊稱為<伯公岡>,<伯公>即土地公。客家先民新拓此地時,首先在此建立伯公祠,故得名。此地在20世紀之前一直是偏僻的農村,直到昭和四年(1929),臺灣北部鐵路加鋪複線,並改道經<伯公岡>而設站,逐漸街屋林立並形成市街。然而終也因鐵路運輸沒落,興盛的市街再度淪為老街… <伯公岡>其原意為有土地公祠的台地,位於楊梅鎮西北角 […]
由於老街的活動主要集中於和平老街內, 假日總是人聲雜遝 相對於和平老街的熱鬧,<新南老街>內沉靜了許多, 濃濃的老街風情, 散步其中,多了一份靜謐的悠閒氛圍….而其中最宏偉與氣派的建築,莫過於煤礦業鉅子,青年實業家<簡阿牛>故居……<建成商行> 這是當時樟腦業與煤礦業鉅子<簡阿牛>的住所,屋頂採穹窿式凸出設計,有翼 […]
大正九年 ( 1920),設州、郡、庄,將原嘉義廳下茄苳南堡、本協庄、鳥樹林庄、安溪寮庄、下茄苳北堡、菁寮庄、崩埤庄、長短樹庄、竹圍後庄、新港東庄、上茄苳庄等合稱<後壁庄>。台灣光復後,並設置為台南縣<後壁鄉>….自有清以來,<下茄苳> 即為由府城前往淡北的郡大道的驛站之一 就在<後壁車站>右前不遠處的路邊, 沿水潭邊小路進入, 到底即為 […]
位於高雄鼓山區內惟379巷內的<李氏洋樓>,為日治時期 仕紳<李榮>之故居因位於巷內,除非刻意尋找,一般並不容易被路過的人所發現….建於昭和六年(1931)委託苓雅寮<陳中和洋樓>同一建築師所設計,在當時與其並稱<南陳北李>,互為輝映….. <李榮>於清光緒九年(1883),出生於鼓山內惟地區,年幼喪母,精研詩書, […]
人稱<民雄鬼屋>的<劉家洋樓>位於民雄義橋,在中式傳統庭院建築格局之中,又帶有巴洛克建築的風味,在當時也是名門顯貴的象徵….古厝在劉家後代子族相繼地遷出之後,年久失修致庭院雜草叢生,樹影相疊盤據交錯,<鬼屋>之名不逕而走。 建於大正十八年(1929) 的劉家洋樓的主人,就是曾擔任民雄溪口庄庄長的<劉容如>,洋樓為融合閩、洋式建築的巴洛克式 […]
<陳中和>活躍於日治時期,善於交際以及擁有過人的商業頭腦,在日治時期將蔗糖、茶葉、樟腦等商品銷往日本,開創了日本通路,成為當時南台灣的首富,當時興建的洋樓頗具規模,目前尚保留主體建築,並規劃為紀念館,於固定時間開放參觀 陳家祖籍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18世紀末,<陳中和>的曾祖父輩渡海來台,定居打狗港苓雅寮,以漁業與農業維生。傳至陳中和(1853~1930)時,初期於同鄉&l […]
<陋園>是基隆顏家<顏雲年>在大正七年(1918)向即將返日的<木村久太郎>,買下其別墅庭園<木村御殿>,由<顏國年>取名為<陋園>。當時是日本官方與台灣民間菁英的交流場所,又因顏家創辦詩社,成為文人雅士雲集的場所….. <顏雲年>(1874-1923)名燦慶,字雲年,以字行,自號吟龍,晚年署名< […]
位於重慶北路二段與保安街口,有一棟結合老建築的大樓<北福大稻埕>,這棟大樓保留了典雅的巴洛克風格之立面,原為大稻埕紳商<葉金塗>的<金泰享商行>,1997年由建商收購,經都市計劃折衷後立面予以保存,大樓於2000年落成, 這<葉金塗>可搜尋到之資料不多,根據1929年出版林進發所著<臺灣人物評>: 葉金塗 本籍設在臺北州臺北市日新町3之 […]
<李春生>(1838-1924), 廈門人,自幼隨父親信奉基督教,因通英語,在廈門曾受聘<英商怡記洋行>,1866年受聘來臺擔任<寶順洋行>總辦,後自立<李節記>從事茶葉生產及經銷業務,因而致富, 僅次於板橋林家的<林維源>,,,, 連橫所著<臺灣通史>中,將<陳福謙>(陳中和東家),<黃南球>,與&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