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 田寮庄地區傳統民居
約在1701年左右,鎮平縣張、林兩姓閩籍與邱姓粵籍漢人 由鹿港北進並自大安港、白瓦厝港登陸拓墾大安、鐵砧山腳、 日南與九張犁等荒埔,隨後亦有乾隆中葉時期的漳浦縣林姓、 南安縣陳、黃、張姓,以及同安縣王姓等漢人陸續入墾, 其中包括墾號「林成祖」的漳浦縣人林秀俊,拓地漸廣 並歲入租穀近萬石,對於大安早期開發貢獻良多。 1723年,清廷將大甲溪以北地區劃分至新設之淡水廳, 因此大安被劃為淡水廳的一部分。 […]
約在1701年左右,鎮平縣張、林兩姓閩籍與邱姓粵籍漢人 由鹿港北進並自大安港、白瓦厝港登陸拓墾大安、鐵砧山腳、 日南與九張犁等荒埔,隨後亦有乾隆中葉時期的漳浦縣林姓、 南安縣陳、黃、張姓,以及同安縣王姓等漢人陸續入墾, 其中包括墾號「林成祖」的漳浦縣人林秀俊,拓地漸廣 並歲入租穀近萬石,對於大安早期開發貢獻良多。 1723年,清廷將大甲溪以北地區劃分至新設之淡水廳, 因此大安被劃為淡水廳的一部分。 […]
康熙末葉以來,由南部北進之移民潮,適然而至。 據諸蘿縣志所載,已越大安溪北上者日多,因大量漢人之入墾, 致引發雍正9年(1731)大甲西社為首,聯結中部10餘社平埔族 參與倡亂,圍攻彰化縣城達4個月之久。 未幾大安港開闢,中國沿海移民由此登陸者日增, 尤以漳浦人林成祖對雍正年間至此墾殖,興修水利, 雖旋聞往北部開發,即為本區奠定其開拓之基礎。 迫至乾隆末年間,本區大安港不但為台灣中部重要移民 登陸 […]
福建漳州府詔安縣客家人廖朝孔帶領弟弟、堂弟等人來到台灣, 而後應張達京之邀在西屯一帶開墾。當時西屯區仍是平埔族群中的 巴則海族世居的地區。 1716年,曾作為總岸裡社的土官阿莫針對當時的諸羅縣知縣周鍾瑄 作為開墾的要求東至大山,西至沙轆地界大山,北至大溪,東南至阿里史, 西南至姑婆竽被和現在的西屯區上下石碑附近開墾。 這是官方文書中對西屯地區最早的開墾紀錄。 清道光年間,西屯村落開始發展形成市 […]
社口楊厝開基祖為泉州府同安縣人楊咸曲(1733~1802), 係元末楊賜保始遷同安下路之霞露衍派第15世。 南明1648年同安之屠,同安城破死五萬, 楊咸曲祖父自幼隱居後洋山上。 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銀同(同安城)的霞露15世楊咸曲、楊咸仙兄弟 由泉州府同安縣蔡壩後洋鄉渡台,在台灣道台灣府彰化縣(轄今台中、彰化一帶) 大肚溪河口北岸的五汊港(梧棲)塗葛窟登陸,落腳於寓鰲頭(清水)。 楊 […]
玉井蔡氏為東石巨姓,共分十房,屬莆陽衍派。 其四世祖蔡顯聚、蔡顯賓、蔡顯仁于明嘉靖初年(1522)旅居 嘉義縣布袋嘴,成為東石蔡氏在布袋嘴的開基祖。 這是族譜記載發現最早的東石渡台定居的先民。 清初,鄭成功據東石一帶沿海抗清,蔡氏子孫蔡秉元(又名 惟景,字炳寰),本是明末一位號稱百萬的大海商,鄭氏起義, 即捐資助餉,並將他在涼下的埭田,捐為鄭軍的屯田,後又獻船 率族人隨鄭軍東渡台灣,在台灣定居, […]
布袋古稱「魍港」(今好美里一帶),其開發始於明末開墾, 海盜顏思齊、鄭芝龍拓臺十寨之第六寨便設於魍港大坵田。 天啟四年(1624)荷蘭東印度公司來臺後,魍港納入統治。 鄭成功遠涉海峽,驅離東印度公司勢力之後,鄭氏王朝亦遣部將屯墾此地, 並募集福建漳州、泉州三邑、泉州安溪等地先民遷居開墾,當時 本地較為荒涼,經先民集居著手經營,而形成村落鬧市。 光復里大多數先民由泉州府晉江縣東石村渡海移民來此定居。 […]
蚶寮屬佳里區,傳說本地以前為鹹水養魚池,早期居民曾經 在此搭寮捕捉「蚶」這種水產動物,因此得名為蚶寮。 與蚶寮鄰近的龍安里,最被地方熟知的土名為塭仔寮, 林投內、外渡頭。 「塭仔」是指貯水或養魚的地方,地方人士 表示因為有水的緣故,象徵了「藏龍」之意,而有龍之處必會 境內平安,因此推測「龍安」的出現,是來自與這樣的淵源。 龍安里的產業與蚶寮相似,皆以農業為主, 像是水稻、玉米、甘蔗最為普遍。 […]
本地昔稱七股寮,究其因,可能係土地開墾者有七人合股,故以名, 大正九年(1920) 後乃簡稱七股。 大潭位於七股區之北,清時稱下大潭寮, 日治時期與頂寮統一稱為大潭寮,即日治時期大字後港,小字大潭寮, 光復後分設台潭村,往昔本村乃汪洋一片,後港村民至此捕魚,邇來 滄海桑田,後港部分村民乃遷居於此; 民風淳樸善良,人情味甚濃。 大潭里面積1.62平方公里, 民國67年時「頂潭」、「台潭」2村合併為「 […]
七股區之命名,據傳三百六十年前由中國福建省來台之居民 七人共同墾殖一漁塭,名為七股塭,後隨沿稱為七股, 日治時期為七股庄,二戰後改稱為七股鄉,原轄域擴及曾文溪南岸的 安南區土城仔和青草崙兩地,民國三十五年安南區始歸台南市, 99年12月25日縣市合併後再改稱七股區。 本區遠在三百多年前係一荒野,住民祖籍都是福建省的漳洲及泉州, 在三百多年前鄭成功來台驅荷時由漳州方面隨鄭渡台,初居住蕭瓏庄 (現 […]
七股區早期為臺江內海的一部分,後來因曾文溪改道, 臺江內海逐漸陸化而形成陸地,而有漢人進入開墾。 清領時期,有七人合股在此開墾築寮,於是稱為「七股寮仔」 或「七股寮」。 1920年臺灣地方改制,在此地設置「七股庄」, 歸臺南州北門郡管轄。 戰後改設臺南縣七股鄉, 七股區面積廣大,聚落約呈零散分布, 沒有一個較集中、較大的市區。 戰後設有25村,2010年12月25日改制後成為23里, 2018年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