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居仁里— 六腳 呂家古厝
六腳鄉,舊稱「六家佃庄」,位於嘉義縣西部,北隔北港溪 與雲林縣水林鄉、北港鎮為鄰,東鄰新港鄉,東南連太保市, 西鄰東石鄉,南接朴子市, 位置上緊臨嘉義都會區,屬同一生活圈。 相傳清乾隆年間有六戶佃農至此開墾,遂以六家佃庄稱之, 後因臺灣話「家」與「跤」音近訛傳,遂改名「六腳佃」。 日治時期1901年,分屬樸仔腳支廳「灣內區」、「六腳佃區」。 1920年台灣地方改制,廢區置庄,合灣內、六腳佃兩區及 […]
六腳鄉,舊稱「六家佃庄」,位於嘉義縣西部,北隔北港溪 與雲林縣水林鄉、北港鎮為鄰,東鄰新港鄉,東南連太保市, 西鄰東石鄉,南接朴子市, 位置上緊臨嘉義都會區,屬同一生活圈。 相傳清乾隆年間有六戶佃農至此開墾,遂以六家佃庄稱之, 後因臺灣話「家」與「跤」音近訛傳,遂改名「六腳佃」。 日治時期1901年,分屬樸仔腳支廳「灣內區」、「六腳佃區」。 1920年台灣地方改制,廢區置庄,合灣內、六腳佃兩區及 […]
先民入墾時,見楮樹遍佈,臺灣府志記載 : 楮樹即鹿仔草,枝葉為鹿所嗜,因名之,此地因而稱「鹿仔草」。 早期的先民,沿著八掌溪岸開墾,明天啟四年,顏思齊、鄭芝龍設有開台十寨,其中第二寨為鹿仔草、第三寨即是龜佛山,鄭成功左武驤將軍在鹿仔草設營鎮屯田。 清康熙24年沈紹宏取領得「鹿仔草」的開墾權,以李嬰為管事,並招佃墾荒,形成鹿仔草莊,成為諸羅外九莊之一,康熙47年(1708年)將開墾權轉與,泉州府同安 […]
先民入墾時,見楮樹遍佈,臺灣府志記載 : 楮樹即鹿仔草,枝葉為鹿所嗜,因名之,此地因而稱「鹿仔草」。 早期的先民,沿著八掌溪岸開墾,明天啟四年,顏思齊、鄭芝龍設有開台十寨,其中第二寨為鹿仔草、第三寨即是龜佛山,鄭成功左武驤將軍在鹿仔草設營鎮屯田。 清康熙24年沈紹宏取領得「鹿仔草」的開墾權,以李嬰為管事,並招佃墾荒,形成鹿仔草莊,成為諸羅外九莊之一,康熙47年(1708年)將開墾權轉與,泉州府同安 […]
先民入墾時,見楮樹遍佈,臺灣府志記載 : 楮樹即鹿仔草,枝葉為鹿所嗜,因名之,此地因而稱「鹿仔草」。 早期的先民,沿著八掌溪岸開墾,明天啟四年,顏思齊、鄭芝龍設有開台十寨,其中第二寨為鹿仔草、第三寨即是龜佛山,鄭成功左武驤將軍在鹿仔草設營鎮屯田。 清康熙24年沈紹宏取領得「鹿仔草」的開墾權,以李嬰為管事,並招佃墾荒,形成鹿仔草莊,成為諸羅外九莊之一,康熙47年(1708年)將開墾權轉與,泉州府同安 […]
先民入墾時,見楮樹遍佈,臺灣府志記載 : 楮樹即鹿仔草,枝葉為鹿所嗜,因名之,此地因而稱「鹿仔草」。 早期的先民,沿著八掌溪岸開墾,明天啟四年,顏思齊、鄭芝龍設有開台十寨,其中第二寨為鹿仔草、第三寨即是龜佛山,鄭成功左武驤將軍在鹿仔草設營鎮屯田。 清康熙24年沈紹宏取領得「鹿仔草」的開墾權,以李嬰為管事,並招佃墾荒,形成鹿仔草莊,成為諸羅外九莊之一,康熙47年(1708年)將開墾權轉與,泉州府同安 […]
先民入墾時,見楮樹遍佈,臺灣府志記載 : 楮樹即鹿仔草,枝葉為鹿所嗜,因名之,此地因而稱「鹿仔草」。 早期的先民,沿著八掌溪岸開墾,明天啟四年,顏思齊、鄭芝龍設有開台十寨,其中第二寨為鹿仔草、第三寨即是龜佛山,鄭成功左武驤將軍在鹿仔草設營鎮屯田。 清康熙24年沈紹宏取領得「鹿仔草」的開墾權,以李嬰為管事,並招佃墾荒,形成鹿仔草莊,成為諸羅外九莊之一,康熙47年(1708年)將開墾權轉與,泉州府同安 […]
先民入墾時,見楮樹遍佈,臺灣府志記載 : 楮樹即鹿仔草, 枝葉為鹿所嗜,因名之,此地因而稱「鹿仔草」。 早期的先民,沿著八掌溪岸開墾,明天啟四年,顏思齊、鄭芝龍 設有開台十寨,其中第二寨為鹿仔草、第三寨即是龜佛山,鄭成功 左武驤將軍在鹿仔草設營鎮屯田。 清康熙24年沈紹宏取領得「鹿仔草」的開墾權,以李嬰為管事, 並招佃墾荒,形成鹿仔草莊,成為諸羅外九莊之一, 康熙47年(1708年)將開墾權轉與, […]
先民入墾時,見楮樹遍佈。臺灣府志記載 : 楮樹即鹿仔草,枝葉為鹿所嗜,因名之, 此地因而稱「鹿仔草」。 另有一說是, 鄭成功復臺時,本地鹿成群於田間食草, 故稱本地為「鹿仔草」。 早期的先民,沿著八掌溪岸開墾,明天啟四年,顏思齊、鄭芝龍 設有開台十寨,其中第二寨為鹿仔草、第三寨即是龜佛山, 鄭成功左武驤將軍在鹿仔草設營鎮屯田, 康熙24年沈紹宏取領得「鹿仔草」的開墾權, 以李嬰為管事,並招佃墾荒, […]
東石鄉位於嘉義縣西北沿海,東鄰六腳鄉、朴子市,北鄰雲林縣口湖鄉、水林鄉,西濱台灣海峽,南接布袋鎮。 1661年福建泉州府惠安人柳櫻隨鄭成功來台,柳姓後裔即到東石開拓。康熙年間又有先民吳燕、黃生、蔡崇自福建泉州晉江縣的東石(今福建省晉江市東石鎮)渡海來臺卜居於此,以捕魚養蚵為業。先民為表示不忘故土,遂沿襲故鄉舊名,稱此地為「東石」。當時兩地之「東石」隔海相對,成為通商口岸。 東石港在清朝又稱「猿樹港 […]
東石鄉位於嘉義縣西北沿海,東鄰六腳鄉、朴子市,北鄰雲林縣口湖鄉、水林鄉,西濱台灣海峽,南接布袋鎮。 1661年福建泉州府惠安人柳櫻隨鄭成功來台,柳姓後裔即到東石開拓。 康熙年間又有先民吳燕、黃生、蔡崇自福建泉州晉江縣的東石(今福建省晉江市東石鎮)渡海來臺卜居於此,以捕魚養蚵為業。先民為表示不忘故土,遂沿襲故鄉舊名,稱此地為「東石」。當時兩地之「東石」隔海相對,成為通商口岸。 東石港在清朝又稱「猿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