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崙 湳仔 廖家古厝(永安堂)
二崙鄉位於雲林縣之最北端,以濁水溪為界與彰化縣為鄰, 南界新虎尾溪接虎尾鎮,東臨西螺鎮,西靠崙背鄉。 轄區內共計18個村,包括: 三和村、崙東村、崙西村、來惠村、湳仔村、田尾村、 定安村、永定村、大華村、義庄村、楊賢村、港後村、 大義村、油車村、大庄村、庄西村、大同村、復興村。 根據雲林崇遠堂內記述文字指出,「七欠」原指當地張廖家族 七條祖訓,又稱為「七欠箴規」。 而後為促進族人團結,張廖家族又將 […]
二崙鄉位於雲林縣之最北端,以濁水溪為界與彰化縣為鄰, 南界新虎尾溪接虎尾鎮,東臨西螺鎮,西靠崙背鄉。 轄區內共計18個村,包括: 三和村、崙東村、崙西村、來惠村、湳仔村、田尾村、 定安村、永定村、大華村、義庄村、楊賢村、港後村、 大義村、油車村、大庄村、庄西村、大同村、復興村。 根據雲林崇遠堂內記述文字指出,「七欠」原指當地張廖家族 七條祖訓,又稱為「七欠箴規」。 而後為促進族人團結,張廖家族又將 […]
田中鎮位於彰化縣東南隅,舊地名為「田中街」、 「田中庄」、「田中央庄」等。 清康熙初期,先民從福建省漳州及泉州來台,沿濁水溪而上, 在濁水溪南岸下船定居所形成的聚落稱為西螺,而在北岸定居的 聚落則稱為東螺。 其中有少數先民選擇在東螺的東邊定居,形成一個小市街, 當時稱為「悅(粵)興街」,相傳此處即為田中鎮最早之發源地。 據傳道光18年(1838)6月下旬下了連續三天三夜的豪雨,導致山洪暴發, 濁水 […]
來自廣東惠州府的鄭大模,曾參與清乾隆五十年(1785)由溫庭協、 鍾朝和等組成的諸協和墾號開拓楊梅壢一帶。 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出生的鄭大模,自幼失怙, 雍正年間,不滿二十歲的他渡海來台擔任長工, 鄭大模誠懇忠厚,刻苦墾荒地, 四十歲獲張姓主人青睞,將女兒許配給他。 成家後,到水尾庄(今水美里)發展,居住營盤腳(金上田國小一帶)。 鄭大模夫妻齊心創業、存錢買地,後來成為楊梅大地主, 高山里的 […]
崎頂里為竹南鎮轄下之一里。該里舊名老衢崎頂, 位於竹南鎮西北方,地形位居東高西低的尖筆山丘陵地, 因四周的坡崖與平原相接壤,故得名。 其村落最早於清光緒年間, 由林開先等人率眾開墾…… 清治末期至日治初期,崎頂地區為一街庄,稱為「崎頂庄」。 該庄西邊及西北邊臨台灣海峽,東北與鹽水港庄為鄰, 東南與口公館庄、大埔庄為鄰,西南邊為營盤邊庄。 大正九年(1920),廢十二廳改設五 […]
現今通霄鎮行政範圍的確立,來自於大正九年(1920), 當時日本將臺灣十二廳改為五州二廳,設通霄庄, 屬新竹州苗栗郡。 通霄庄轄通霄、通霄灣、圳頭、土城、南和、福興、大坪頂、梅樹腳、 南勢、五里牌、北勢、番社、內湖、楓樹窩、烏眉坑、北勢窩、新埔、 白沙屯、內湖島等19個大字。 1946年1月11日,光復後改為「通霄鄉」。 原名烏眉坑,據稱昔為平埔族到咳斯族烏眉番分布之地。 另一說法乃烏眉坑由南北並 […]
根據通霄鎮志記載:「通霄」一名由來,原是平埔族 道卡斯族「屯消」(Tonsuyan)社之所在。 此外,又有一說:在清代時,由於該地昔日南勢溪水深可停泊商船, 為銅鑼、三義、苗栗等地貨物「吞」吐「銷」售中心。 臺語「霄」與「銷」發音相同,所以稱「吞霄」。 清治時期部份有志之士開始改稱「通霄」。 1920年,日本將臺灣十二廳改為五州二廳,設通霄庄屬新竹州苗栗郡。 通霄庄轄通霄、通霄灣、圳頭、土城、南和 […]
二崙地區的開拓應自康熙四十年(1701)開始。 當時二崙有兩座小丘崙、北方有兩座稍大的丘崙即大義崙。 東有先住民巴布薩平埔族聚居的西螺社,西有貓兒干社兩社,因 為他們平日以狩獵為生,甚少從事農耕,所以夾在這兩社之間的 二崙一帶,是一片完全未經開墾的原始荒蕪之地。 清康熙四十年,世居福建漳州府紹安縣官陂鄉的廖朝孔, 率同二弟朝問、四弟朝路以及朝近、朝廳兩個堂兄弟一行五人, 從貧瘠的官陂山區,渡海來臺 […]
清康熙四十年,世居福建漳州府紹安縣官陂鄉的廖朝孔, 當時只二十四歲,乃胸懷大志,率同二弟朝問、四弟朝路 以及朝近、朝廳兩個堂兄弟一行五人,從貧瘠的官陂山區, 攜帶扁擔、柴刀、鋤頭、十字鎬等農具及五穀種子和少量乾糧, 乘破船孤舟,冒著濤天海浪,渡海來臺施展抱負, 落腳二崙,從事墾荒開拓農地。 嗣後,一批接著一批,另有七、八十個族人亦相繼渡海來臺, 散居於田尾、湳仔、三和、來惠、楊賢、義庄各村以及西螺 […]
證之臺灣府志、諸羅縣志等文獻資料、荷蘭佔據台灣時期 以及明鄭時期,均無漢人屯墾二崙地區的記載,故二崙地區的開拓 應自康熙四十年(1701)開始。 當時二崙有兩座小丘崙、北方有兩座稍大的丘崙即今之大義崙, 東有先住民巴布薩平埔族聚居的西螺社,西有貓兒干社兩社, 因為他們平日以狩獵為生,甚少從事農耕,所以夾在這兩社之間的 二崙鄉一帶,是一片完全未經開墾的原始荒蕪之地。 清康熙四十年,世居福建漳州府紹安 […]
崙背鄉屬與農業地區,早期多由大陸移民來此地屯墾, 初到時大多僅以草寮或簡單屋舍在農田中為居, 本地地名中就出現許多有「寮」、「厝」的地名者, 或多數地名,常因相對位置或時間的關係命名, 如東佃厝、中佃厝、西佃厝等。 另在本地也有以族群聚集、或「新」、「舊」聚落的形成先後, 作為命名的來源,甚至自然環境的地形和植物景觀,都是命名的由來, 像高出平地「崙」、「草」、「竹子」,先民一眼望見的自然景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