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營 小腳腿地區傳統民居
柳營舊名「查畝營」, 係當年鄭成功勘查地畝之營部所在。 為求軍民糧餉之富足,乃仿屯田之策,派官兵分駐各地墾田, 又另設「查畝營」,專司農地之丈量與分配, 此為本區「查畝營」名稱之由來。 本區原隸鐵線橋堡,屬於六甲辦務署, 大正九年實施街庄制,日人以「查畝」音韻不雅, 乃取該地住民多劉姓之特點,更名「劉營」, 而「劉」字之日語發音與「柳」同音, 故再轉稱為「柳營」。 小腳腿是柳營區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 […]
柳營舊名「查畝營」, 係當年鄭成功勘查地畝之營部所在。 為求軍民糧餉之富足,乃仿屯田之策,派官兵分駐各地墾田, 又另設「查畝營」,專司農地之丈量與分配, 此為本區「查畝營」名稱之由來。 本區原隸鐵線橋堡,屬於六甲辦務署, 大正九年實施街庄制,日人以「查畝」音韻不雅, 乃取該地住民多劉姓之特點,更名「劉營」, 而「劉」字之日語發音與「柳」同音, 故再轉稱為「柳營」。 小腳腿是柳營區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 […]
依據文獻記載,康熙三十三年(1694)在哆囉嘓社 活動範圍內已出現以漢人為主的「哆囉嘓莊」; 到了康熙五十四至五十六年(1715-1717)間, 以來漢人日漸移入開墾,出現龍船窩莊、埤仔頭莊、秀才莊等漢人村莊, 而哆囉嘓莊亦拆分成舊嘓莊、新嘓莊; 同治初年(1862-1864年),已發展成哆囉嘓東上保及下保,下轄57個莊; 其中除少數位於今白河區外,大多數位於今東山區範圍內。 其後哆囉嘓街改稱為番 […]
文獻記載,康熙三十三年(1694)在哆囉嘓社活動範圍內 已出現以漢人為主的「哆囉嘓莊」; 到了康熙五十四至五十六年(1715-1717)間,以來漢人 日漸移入開墾,出現龍船窩莊、埤仔頭莊、秀才莊等漢人村莊, 同治初年(1862-1864)發展成哆囉嘓東上保及下保,下轄57個莊; 其中除少數位於今白河區外,大多數位於今東山區範圍內。 其後哆囉嘓街改稱為番社街。 日治初期行政區劃雖更改頻繁,但傳統的堡 […]
里港鄉舊稱「阿里港」。可能源自平埔族語。 坊間亦傳聞清康熙年間,有一姓氏不詳而名阿里者, 在下淡水溪畔販賣冰品。 原為平埔族居住之地,荷蘭時期的「台灣番社戶口表」 就有塔樓社的記載。康熙末葉後亦有平埔族武洛社人在此活動。 漢人的開發則在康熙末年,總兵藍廷珍及其族弟藍鼎元奉命平定 朱一貴事件後,其麾下數百名士兵卻不願離開。 雍正七年(1729年),藍鼎元長子藍雲錦率族返回阿里港從事開墾, 後代成為著 […]
清朝中葉,漢人入墾屏北平原。其中以漳州陳姓人家為主的墾民, 入墾阿里港附近地勢較高的地方,形成「崎仔頭」聚落,並帶來了 開漳聖王的信仰,且在道光十五年(1835)建成王公廟。 聚落西邊靠近高屏溪溪埔地的村落「潮州厝」, 應由來自廣東省潮州府的先民們開闢而成。 因該村落鄰近河道,水患甚頻,居民陸續遷往東邊靠近崎仔頭之處, 故有舊潮州厝、新潮州厝村落的分別。 而當地居民對於「潮厝」由來的傳說也反映出了 […]
清中葉,漢人入墾屏北平原。其中以漳州陳姓人家為主的墾民, 入墾阿里港附近地勢較高的地方,形成「崎仔頭」聚落,並帶來了 開漳聖王的信仰,且在道光十五年(1835)建成王公廟。 該聚落西邊靠近高屏溪溪埔地的村落「潮州厝」, 應由來自廣東省潮州府的先民們開闢而成。 因該村落鄰近河道,水患甚頻,居民陸續遷往東邊靠近崎仔頭之處, 故有舊潮州厝、新潮州厝村落的分別。 而當地居民對於「潮厝」由來的傳說也反映出了 […]
磱碡坑庄約於清乾隆年間形成, 地屬臺灣縣〈安平縣〉羅漢外門〈莊〉。 日治時期明治三十七年以磱碡坑庄為大地號名, 將今日本里、南勝里、中寮里內各街庄合併為磱碡坑庄; 而本里保甲編制為磱碡坑庄第一保及第二保, 行政上隸屬於蕃薯藔辨務署〈廳、支廳〉溪洲區; 復於大正九年十月一日,行政制度改為高雄州旗山郡旗山街, 屬於大字磱碡坑,保甲編制為磱碡坑第一保及第二保, 昭和元年八月一日保甲改編為旗山街第十六保。 […]
新光里於日治初期為「磱碡坑莊」範圍。 清乾隆年間以後,漢人逐漸入墾,形成磱碡坑庄。 舊名「磱碡坑」,約前清朝同治年間或更早, 先民由福建漳州平和縣塔尾堂庄,遷移到此地, 當初本地長滿一種植物叫磱碡,又喜生長山溝旁,處處可見, 先民為便於識別地理環境,於是稱之磱碡坑。 該莊昔日東隔楠梓仙溪與瀰力肚莊、三張廍莊相望,南與溪埔莊 為鄰,西邊為深水莊、千秋藔莊、水蛙潭莊、田藔莊、 南安老莊,北邊為溪州莊。 […]
中洲是臺南市仁德區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 位於該區東南端。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為 中洲里南半部。 台灣日治初期,中洲地區為一(舊制)街庄,稱為「中洲庄」。 昔日該庄西北與二橋庄為鄰,北與港墘庄、刣豬厝庄為鄰,東與 大潭庄為鄰,南邊及西南邊隔二層行溪(今二仁溪)與營後庄、 大湖庄、海埔庄為界。 大正九年(1920),廢十二廳改設五州二廳, 該庄改制為「中洲」大字,隸屬於臺南州新豐郡仁德庄。 中 […]
牛稠子原為牛稠仔,是臺南市仁德區的一個傳統地域, 位於該區中部西側。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仁愛里 北大半部、仁和里、成功里東北半葉不含其東部邊界地帶 及東南部及西南端。 本地區境內主要聚落為牛稠仔、南勢園。 日治初期為一街庄,稱為「牛稠仔庄」(舊制街庄)。 該庄昔日北與竹篙厝庄為鄰,東及東南與田厝庄為鄰, 南邊為十三甲庄,西邊為鞍仔庄、桶盤淺庄。 大正九年(1920)10月1日,全台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