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當代藝術館 (原 建成小學校)
1919年3月31日臺北廳臺北詔安尋常小學校成立, 校舍設於大加蚋堡大稻埕[5](後來的臺北市建成町四町目), 1922年4月1日改稱臺北市建成尋常小學校。 專門為臺北城內與大稻埕一帶的日籍學童所設, 其建築與校園規模均比一般公學校稍大, 合計有400名學童,9個學級。 1940年後改稱建成國民學校。 1945年二戰結束,臺灣數十萬日籍人士及其家眷返日, 形同廢校的建成小學校校舍旋被臺北市政府充作 […]
1919年3月31日臺北廳臺北詔安尋常小學校成立, 校舍設於大加蚋堡大稻埕[5](後來的臺北市建成町四町目), 1922年4月1日改稱臺北市建成尋常小學校。 專門為臺北城內與大稻埕一帶的日籍學童所設, 其建築與校園規模均比一般公學校稍大, 合計有400名學童,9個學級。 1940年後改稱建成國民學校。 1945年二戰結束,臺灣數十萬日籍人士及其家眷返日, 形同廢校的建成小學校校舍旋被臺北市政府充作 […]
監察院廳舍,原稱台北州廳舍或台北州廳, 是一棟位於台北市中正區的衙署建築,於日治時期為行政區劃 台北州的行政中心,目前登錄為國定古蹟。 臺北的辦公官署始於清領時期,光緒元年(1876) 將原臺灣府所轄 大甲溪以北添設臺北府,建府署於三板橋莊莿仔埒,即今館前路西側。 日治初期,於臺灣北部成立「台北縣」,其廳舍即原臺北府署; 1901年,改行二十廳制, 「台北縣」改稱「台北廳」,廳舍不變。 但1912 […]
監察院廳舍,原稱台北州廳舍或台北州廳, 位於台北市中正區,為日治時期行政區劃台北州的行政中心, 目前登錄為國定古蹟。 日治時期初期,台灣總督府於台灣北部設置的台北縣 及其後的台北廳均以清治時期的台北府府署為辦公廳舍, 到了後期才於原廳舍的正東方規畫建築新的廳舍, 即又稱為「台北廳新廳舍」的台北州廳。 台北州廳廳舍在1912年至1915年期間建造主體工程, 1915年4月24日舉行落成式啟用,隔年再 […]
花蓮市國福里一帶,舊名達固灣(Takoboan),為撒奇萊雅族原居地, 光緒四年(1878) 族人聯合平埔族加禮宛社抗清,部落為清軍所毀,族人四散。 事件之後,部分撒奇萊雅人陸續回到達固灣重建家園, 並改名 Sakol (茄苳樹),漢名為「歸化社」。 「歸化」地名一直沿用至日治時代晚期, 昭和七年(1932)出版《二十萬分一地國圖(台灣部分)》仍標示歸化, 昭和十四年(1939)的《三十萬分一台灣 […]
基隆海港大樓興建於日治時期,原名「基隆港合同廳舍」。 由台灣總督府交通局技師的鈴置良一所設計,興建目的是要將當時 散置於基隆港各處的11個港務機構集中起來以便利港務運作。 於1947年改稱「海港大樓」, 目前仍有許多基隆港相關港務機構在此辦公。 基隆港合同廳舍動工於日治時代昭和五年(1930)10月11日, 於昭和九年(1934)7月15日完工,所在地當時是明治町1丁目9、10番地, 其工程經費則 […]
原名水產館的漁會正濱大樓,乃日治時期基隆漁港(正濱漁港) 旁最重要的漁業行政中心,昭和9年(1934) 由臺北州水產會向 台灣銀行借款四十萬圓興建,昭和10年(1935) 落成啟用。 再由漁獲銷售額中抽取百分之二點六以償還借款。 建築為台北州土木課技師所設計,水產館內由許多單位共同使用, 包含台灣水產會社漁市事務所、請願巡查結所、州水產試驗場等, 併設有郵局、食堂、標本室,天台上設氣象觀測所及信號 […]
鄰近羅東第一市場的鬧區中,一座和洋混和風的日式醫療建築: 五福眼科,引人駐足。 五福眼科位於羅東中正路, 穿過質感細密的紅磚圍牆, 即可看到一座木造的一層樓建築。 日治時期,日籍醫師清野滿正郎在此創建清野醫院, 屋頂鋪設日式黑瓦,唐博風式的屋頂簡化成垂直於 主屋屋坡之兩坡斜頂。 牆身是為編竹夾泥牆,外敷雨淋版, 屋身構造為木造桁架,主入口為突出式的門廊, 建物兩側則以切角頂作為收頭。 1946年, […]
明治製糖在1906年選在嘉義廳蒜頭莊設立新式製糖工廠, 是為「蒜頭製糖會社」(簡稱蒜頭工場),在1908年開始興建 相關廠舍,以及鋪設嘉義、蒜頭間的輕便鐵道, 並在1910年11月開始製糖工作, 並在1911年3月設立酒精工場。 1921年,蒜頭工場的產能提升至一日壓榨能力2,200米噸, 是明治製糖產能最大的製糖工場, 因此在二戰被列為重點轟炸目標,導致廠房遭空襲而嚴重損毀。 二戰後,蒜頭工廠由 […]
蒜頭糖廠創建於日治時期明治年間, 其前身為明治製糖株式會社所轄的「蒜頭工場」。 明治四十一年(1908)開始建設輕便鐵道、 製糖工場、倉庫、行政辦公室、宿舍群等建築物與相關設施, 明治四十三年(1910)落成開工。 蒜頭糖廠的產能頗高,在明治製糖位居首位、 於全臺所有糖廠中則排行第四,被譽為「明治寶庫」。 戰後國民政府創立臺灣糖業監理委員會, 民國三十五年(1946)接管全數糖廠, 同年5月納入臺 […]
東石郡為日治時期的行政區劃,設立於1920年,隸屬台南州。 東石郡管轄朴子街、六腳庄、東石庄、布袋庄、鹿草庄、太保庄、義竹庄。 東石郡役所設於朴子街,其建物現為嘉義縣警察局朴子分局使用。 轄域即今嘉義縣朴子市、太保市、布袋鎮、六腳鄉、東石鄉、 鹿草鄉、義竹鄉等地。 大正九年1920年分屬嘉義廳東石港支廳、樸仔腳支廳, 合併之後,臺灣總督府決定郡役所位於朴子之後,考量「民心融和」, 故另取東石作為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