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北興起矗立偉人銅像風潮的,應該是日治時期的臺灣總督府。
總督府興建這類型銅像,一方面想藉由這些偉人銅像來宣揚政績及
擁護天皇、實踐大和民族精神,另一方面也供市民禮敬瞻仰。
在政治考量下,加上殖民統治必須的強大權威宣示,
當時臺北市在短短時間,各公共場所與校園就矗立了
為數不少的銅像。
日治時期台灣及台北市最早的偉人雕像,
是臺灣總督府民政長官後藤新平於1899年提議,
為首任民政局長水野遵設置紀念像,
於1903年設置在圓山公園內,
之後陸續發起建設其他人物銅像。
1943年起,日本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況漸驅吃緊,
財政物資極度缺乏。包含學校內的許多中型銅像與公共場所銅像
皆以「銅像徵召」為名徵集充公,運送至兵工廠鎔銷。
所剩不多的日治時期銅像,則多在二戰結束的1945年,
於政府接收台灣過程,絕大部分遭到銷毀。
1910年代台北西門橢圓公園內設有祝辰巳的銅像。
祝辰巳是日本時代第四任民政長官,
1896年來台,歷任台灣總督府財務局長、
專賣局長、殖產局長等要職,
1906年接任後藤新平為民政長官,1908年病逝於任內,得年僅41歲。
祝辰巳對於日治時期財政制度之建立,有重要貢獻。
1911年,在第六任民政長官內田嘉吉、台灣銀行頭取(董事長)柳生一義
的主導下,興建祝辰巳的紀念銅像,11月13日揭幕,
是日本時代第三座民政長官的銅像,
後藤新平位於新公園內的銅像於該年「始政紀念日」6月17日揭幕,
祝辰巳繼任者大島久滿次的銅像則於1913年揭幕,
坐落於現今監察院前。
祝辰巳銅像則坐落於西門橢圓公園內,
造型為穿著制服長外套,朝東而立。銅像基座有四個造型優美的裝飾柱,
底部為有著大大彎角的水牛頭,牛嘴就是噴水口,可流入基台外緣的噴水池。
台座的設計者為森山松之助,總督府營繕課技師,
為日治時期最重要的官署建築設計師。
光復後,日治時期的政治性建築物多數被拆除,
這座銅像亦然,
而基座則遷至中山堂廣場邊陲,
作為國父銅像之基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