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氏時期以後,漢民族陸續來台開墾大肚山鹿寮山麓,
早期山鹿多,漢人來到此地捕捉山鹿,搭建簡單的寮舍,
以供休息暫歇或存放獵物。
後來漸漸形成村落,此地就叫做鹿寮。
鹿寮漸漸繁榮後,有「九萬十八千」的美譽,
當時鹿寮地區居民生活富裕,家財上萬元的有九戶,
千元以上的有十八戶。
當時並將「Salach」譯為「沙轆社」、
清雍正年間清總兵藍延珍到中部屯兵開墾,屯兵與平埔族常常
發生土地糾紛,在雍正十年(1732)發生嚴重爭執,此時「大甲西社」作亂,
沙轆社也參與圍攻彰化縣城,歷經四個多月的戰亂,為清總兵王郡平定,
沙轆社被清政府改稱「遷善社」。
當時沙轆有南北遷善社,約有百戶人口,
其出入口地方稱「社口」。
乾隆初期,客家人吳瓊華入墾沙轆。
為處理開墾戶的事情而建的寮舍,稱為「公館」﹔
沙轆在乾隆年間有同安縣的蔡姓,安西縣的王姓,
南安縣的李姓及晉江縣的蕭姓等家族,陸續到本地拓墾,
「沙轆新庄」漸漸形成。
至嘉慶年間沙轆已發展為南北交通必經之地。
設有塘兵房三間,駐防守兵十五名,
道光、咸豐年間,晉江縣的顏等姓家族、安溪的白姓家族,
接續不斷的拓墾,迫使平埔族遷往埔里。
犁份即今犁分里,先民拓墾,以牛犁為主要工具。
「分」「份」指持分之意,即合力出資開墾者,在墾成之後,
再依其出資比例平分土地,
犁份東臨大雅鄉,西臨鹿寮、居仁、洛泉等里,
南達竹林里,居民多蘇姓、陳姓。
當地慣用卵石堆砌圍牆, 也算是聚落的特色,
犁份植槐堂王宅大約興建於昭和四年(1929),屬於傳統的四合院型式(一落四護),
屋頂使用黑瓦與薄瓦,而卵石所砌成的台基達五層,且內院地面舖磚,呈現出
當時的院落風貌。
整體尺度高大,左右內護與正身接於當中五間之外,
作法高於傳統五間起作法,使其配置空間感更為廣闊。
且在傳統建築工法上步通、墀頭、門額等處裝飾
融合東西方風格且作工精美。
可作為犁份地區第一代保正家族史之空間見證。
植槐堂又稱為三槐堂,是因其祖先王祜於庭中植有三棵槐樹得名。
按: 王祜曾事宋太祖、太宗為兵部侍郎,為官清廉,生平頗有陰德,
嘗在庭中手植三槐,自言後世子孫,必有為三公者,
次子王旦位宰相(宋真宗),天下謂之為三槐王氏,
故王姓植槐堂稱為三槐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