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濟護國禪寺,舊名鎮南山護國臨濟寺,也簡稱臨濟寺、護國寺,
位於臺北市中山區圓山里,1900年始建,1912年舉行入佛式,
為臨濟宗妙心寺派在臺灣傳教的根本道場,
其大雄寶殿與山門列為市定古蹟。
日本佛教在臺傳教,最初是從隨軍法師開始,
有淨土宗、淨土真宗本願寺派、淨土真宗大谷派、曹洞宗、
真言宗、日蓮宗等六個教派。
1897年5月8日,伊沢紹倫、大崎文溪受臨濟宗教務本所之令,
來臺灣視察,由大崎文渓在澎湖先建立了布教場。
1898年春,足利天應來臺灣,受松本龜太郎資助,在臺北北投建立虞兆庵
作為臨濟宗妙心寺派在臺灣本島傳教的開始,其後河尻宗現、高橋醇嶺加入。
但該年7月6日,虞兆庵因風雨倒坍,傳教受阻。
為了繼續傳教,足利天應在1899年夏請梅山玄秀來臺灣。
梅山玄秀來臺灣後,先住於劍潭寺,但因衛生環境不佳,
導致陸續有布教師病亡,遂有於圓山建立新寺的打算。
建寺的地點乃由梅山玄秀提出,山號是「鎮南山」。
該地原先是臺灣原住民和漢族共同墓地,清末時漳泉豪族趁機瓜分。
由板橋林家林熊光購地後,贈與建寺。
依加藤鎮之助所寫的《鎮南山緣起》,
1900年6月著手進行整地建寺時,
兒玉源太郎取名「鎮南護國臨濟寺」。
該寺是臺灣唯一冠以「護國」之名的佛寺。
當時日本傳來臺灣的佛教宗派不在少數,
兒玉源太郎唯獨支持臨濟宗,
乃因其個人的宗教信仰與梅山玄秀的私交所致。
兒玉源太郎過世後,於1906年7月28日在此寺舉行追悼會,
在9月10日又舉行滿中會,梅山玄秀在會場說繼承兒玉源太郎
的遺志,完成此寺建設。
明治四十三年三月的漢文台灣日日新報一篇報導,
文章開宗明義就指陳:
「鎮南山臨濟護國禪寺。係故兒玉將軍開基。」
因此黑瓦上有著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的二字三星家紋,
以紀念這位禪寺創設的推手。
1910年代落成時,建置規模相當宏偉,設置包括:
大雄寶殿、豐川閣、華藏殿、山門等木造建築,和其他房舍、廚房等設施。
雖建築在今日陸續被改建,但大雄寶殿和山門仍保有舊日外觀。
大雄寶殿建築形式採日本伽藍的仿宋式禪寺格局,
屋頂有一條正脊、四條垂脊和四條戧脊的歇山頂,
其殿筒瓦刻上「鎮」字。
李乾朗表示,全台最大日治時代木構建築本來是西本願寺,
但被無名火燒毀後,臨濟護國禪寺後來居上,成為最大建築。
殿內供奉釋迦三尊(釋迦牟尼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
至今大雄寶殿仍保存完好,全為木結構之歇山重簷式。
山門建築屬於日本江戶時期風格。
大雄寶殿為重檐歇山頂式建築 (日本稱之為入母屋造)。
大殿台基的石欄杆柱石上,刻有日本往生者姓名,環繞於大殿,
目的為祈求神佛的庇護。
了防潮,木造的「本堂」並不是直接蓋在地上,
而是奠基在一不算矮的石砌基座之上,
也使整幢建築看起來更為雄偉。
基座的「龜甲積」石砌,也是日式建築慣用的手法,
切割整齊的六角形石塊相互交錯排列,彷若蜂巢的圖案,
給人一種穩若磐石的信賴,「龜甲」的意象與隱喻,
同時也為到此參拜的信眾祈福延壽。
大雄寶殿主祀釋迦牟尼佛,上方掛「慈悲為懷」匾額;
右側副祀「觀世音菩薩」,上方掛「現壽者相」匾額;
左側為「地藏王菩薩」,上方掛「戒壽並尊」匾額,
樣貌莊嚴為早期所留下,作者已不可考。
大雄寶殿旁的舊鐘樓山門,也是臺灣少見日本江戶時期風格的建築。
山門採歇山重簷式屋頂,上覆黑瓦、筒瓦及鬼瓦。
大雄寶殿筒瓦寫的是個「鎮」字,意思為驅邪或鎮風;
而鐘樓上的筒瓦則刻有「二字三星紋」,
據傳為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的家紋。
前刻有「無住生心」(出自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人造砥石,
為日治時期大正7年(1918)臨濟護國禪寺進行擴建工程時無意中發現,
經考證為史前人類用來磨石器的用具,
昭和10年(1935)台灣總督府將大砥石和其所在的圓山貝塚,
指定為史蹟紀念物並加以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