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5500.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根據1654年所繪製的《大臺北古地圖》及其他文獻得知,

當時絕大部分仍為溼地的臺北市,除了平埔族社之外,

並無其他聚落。

DSC_2995.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DSC_2996.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DSC_2997.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DSC_2998.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DSC_2999.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DSC_3000.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DSC_3001.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DSC_3002.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DSC_3003.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DSC_5508.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DSC_3004.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DSC_3005.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DSC_3007.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DSC_3006.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後來在臺北盆地活動漢人的市鎮中心逐漸從淡水河口的八里坌,

向南發展至新庄,再移動到東岸大加臘的艋舺。

1875年,清政府將大甲溪以北至基隆、原屬淡水廳管轄的地區改置臺北府,

並在臺北盆地的大加臘地區擇地興建城池作為府治,名為臺北城,

「臺北」之名正式出現。

DSC_3814.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DSC_3815.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DSC_3816.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DSC_3817.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DSC_3818.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DSC_3819.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DSC_3820.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而臺北城內與鄰近的艋舺、大稻埕兩處聚落,被合稱為「三市街」,

即現今臺北的舊城區,為臺北都市發展的基礎。

DSC_3916.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DSC_3917.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DSC_3918.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17世紀的臺北市,多數已從湖泊變成以平原為主的溼地,

而在此溼地捕魚、狩獵,山田燒墾式農作的住民即為平埔族,

而居住在臺北市的平埔族,一般則又被稱為凱達格蘭族。

DSC_5499.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DSC_5500.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DSC_5501.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有資料顯示:該族與其他平埔各族同為母系社會,從婚姻與財產制度

中可顯而易見。男性必須入贅,家產也由女性繼承,這與漢人文化有

極大的差異,此差異迄今仍存於臺北某些地區。

DSC_3921.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DSC_3922.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DSC_3923.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DSC_5505.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DSC_5506.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DSC_5507.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此外,現今臺北市許多地名為凱達格蘭族社名音譯而成。

例如:大龍峒、北投、唭哩岸等。

 

首開開墾臺北風氣之始的,是18世紀初的陳賴章墾號。

陳賴章墾號所申請的地區為臺灣北部的大加蚋,其開墾範圍

面積相當廣,包含艋舺、錫口、大龍峒和大稻埕等現今

臺北市的中心地帶在內。

DSC_5509.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DSC_5510.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DSC_5511.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DSC_5512.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DSC_5513.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DSC_5514.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DSC_8074.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1740年,繼泉州人之後,同樣來自福建的漳州府人,

首次大舉移民至臺灣,代表人物為郭錫瑠。在他的領導之下,漳州人

首度進駐臺北松山一帶,並從新店青潭溪興建可供灌溉景美、公館,

甚至松山的瑠公圳。

DSC_5515.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DSC_5516.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DSC_7293.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DSC_7294.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DSC_7295.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DSC_7296.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DSC_7297 (2).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由於瑠公圳的成功開鑿,

讓漳州人的開墾速度加快不少。

1741年漳州府移民何士蘭的開墾內湖和士林,

1742年至1749年間泉州人開墾木柵與少數客家人的

持續開墾拳山。

DSC_7298 (2).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DSC_7299 (2).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DSC_7300.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DSC_7301.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DSC_7303.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位於臺北盆地中心的艋舺,背臨平原,經過水利系統不斷地開展,

形成物產豐饒的廣大腹地,而人口增加也使各種需求快速擴張,這些因素

造就了艋舺的商業優勢。

從此,艋舺繼新莊之後成為水陸輻輳商業中心,盛極一時。

因此盛況,產生了「一府二鹿三艋舺」的說法,

表示臺北艋舺已是全臺灣第三大城市,

且是臺灣北部第一大城。

至此,臺北府城才正式成立。


DSC_7302.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DSC_7322.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DSC_7325.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DSC_7327.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DSC_7328.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DSC_7329.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臺北建府之議欽准不久,為求防務需求,

初步決定於艋舺與大稻埕間的未開墾荒地構築城池。

在陳星聚知府與臺灣道劉璈兩相合作後,

臺北城的城池終於在1884年正式完工。

之後的數年內,臺北也在清朝首任臺灣巡撫

劉銘傳的建造下,成為具有鐵路和電燈的現代化都市。

DSC_7323.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DSC_7324.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DSC_7326.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DSC_7407.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DSC_7408.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DSC_7409.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DSC_7435.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日治後,在臺灣總督府主導下,

臺北市不但因軟硬體建設迅速

成為全臺的政教中心及重要都市之一。

1904年,臺北市成為全臺灣人口最多的城市,

DSC_7436.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DSC_7437.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DSC_7438.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DSC_7439.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DSC_7440.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DSC_7441.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DSC_7442.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DSC_7443.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DSC_7444.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1900年的市區改正計畫中,臺灣總督府以街地整理與

貫通道路為由,連同城內官祀廟宇等,開始拆除臺北城牆,

擴展臺北市的範圍。

DSC_7445.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DSC_7446.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DSC_7447.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DSC_7448.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DSC_7449.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DSC_7450.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1930年代期間,相較南北的發展,臺北往東發展的發展則更為明顯。

東門附近的東區大量增設學校預定地,其中以東門町及富田町為最多,

而隨著學校興建,臺北市大量民宅也隨之在此區域興建,

形成御園村或昭和町等新開地。

DSC_7589.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DSC_7590.JPG - 台北  街路隨拍  (02)

 

這種官方主導公共建設,民間配合的都市東移政策,

1930年代一直沿用到21世紀的臺北………..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