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年間,渡海來臺開墾的移民,乘傳沿淡水河上溯,
至上游大漢溪畔的三峽地區開墾,漸漸形成街市,,,<三角湧街>,
晚清時期,以樟腦,製茶及染布為主要產業,為三峽地區最繁榮的街道,
<三角湧>真正的開發,始於乾隆二十年(1755) 泉州安溪人董日旭,
市街於此時略具規模,,,,早期的市街護或聚落,多位於海岸或河口,
三峽早年也有通航之便,可通行中小形船隻,
因設有碼頭及渡口,遂成為附近聚落的市集,及貨物集散地,
乾隆,嘉慶時曾設置<隆恩埔>以供屯丁駐守,
光緒十二年(1887),劉銘傳推行開山撫番政策,於北路設置隘勇五營,
其中右營即設於<三角湧街>,
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清廷割讓臺灣,日軍登台後,最初即遭受
<三角湧>之義軍抵抗,傷亡慘重,,隨後便焚街燒殺以作為報復,
祖師廟及附近街庄皆於此時付之一炬,,,,,,
居民則逃離家園遁入山林,後改採安撫策略,經過多年才陸續重建,
大正五年(1916),經過市街改正,道路拓寬,成為一條現代化街道,
此街道及現今之<民權老街>
大正九年,改<三角湧>為<三峽>,並興建庄役所,郵局,公學校等
三峽著名的拱橋也約略建於此時,
老街由祖師廟<長福巖>側的<福安宮>開始,
至南側土地公祠止,長約二百五十公尺,約有百戶的老式街屋,
一幢幢紅磚拱廊的街屋,正面有著巴洛克風格的山牆,
標示的刻字,或是姓氏,或是店號,其中又以茶莊及染布店數量最多,
,,,,,,,,,,,,,,
老街中必然設有老廟,由於移民多數為泉州安溪人,
奉祀清水祖師的<長福巖>創建於乾隆三十四年(1769),
,以及<興隆宮媽祖廟>則創建於乾隆四十七年(1782),,,,,
然而,
前者係於光復後由李梅樹主持重建,儘管雕刻精美,然已無古意,,,
而後者目前仍待重建,,,,,,似乎亦無古物保存下來
(長福巖將另篇介紹,此篇僅針對老街)
秀水路有逼奉祀玄天上帝之<宰樞廟>,亦為老廟,
老街內假日人潮洶湧,近來,牛角麵包已成為新的名產,
中山路上的<歷史文物館>1F為不定期的藝文展覽,
2F有固定展示三峽相關文史資料,祖師廟重建及及老街模型等,
可於此略事了解<三峽>的繁榮過往,,,,
隔壁即<藍染工作坊>可參加DIY體驗,或購買藍染紀念品,
中山路與仁愛街口附近有數棟舊式屋舍,
長福街入口處有一復古飲食店,有懷舊的氣息,,
(回想初次前往老街時,約在二十年前,昔日的泛黃相片仍在,
當時尚有老屋頹傾未修建者,且尚有一兩戶棺材店,沒有店家
營業,街道荒涼,一切彷彿時空停留在定格中,,,,,
與今日之熱鬧情境,真不可同日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