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皇后>(1851-1895), 短短四十五年的生命,確是韓國
近代史上重要的人物,,,因為拜韓劇的推廣,明成皇后也成為觀光重點,
位於首爾附近<驪州郡邑陵峴里>出生地,也因此興建<明成皇后紀念館>
關於<明成皇后>,或說本名為<閔真鎬><閔慈英>或<閔茲映>,,,,,,
因為漢譯的關係而有不同,其生父為曾任<永州郡守>的<閔致祿>
閔致祿育有三子一女,可惜兒子均早歿,後收養其弟之子<閔升鎬>為養子,
這日後的明成皇后<閔氏>即為<閔致祿>唯一的女兒,,,,,
閔家出身名門望族,歷代曾出過<元敬王后>及<仁顯王后>,而
然當閔氏出生時家道卻已中弱, 八歲時父母亡故,遂轉至漢陽安國洞,寄住於
惑古堂(仁顯王后之娘家),直至十六歲時被選為王妃入宮為止,
話說<李氏朝鮮王朝>自第22代國王<正祖>過世後,其後繼任王位的
<純祖>(第23代國王),<憲宗>(第24代國王),及<哲宗>(第25代國王),
均為幼年登基,或體弱多病,政權一直為外戚家族<安東金氏>所掌握,,,,
國王大多只是傀儡,,,,,,
<哲宗>於西元1863年病故,因斷嗣,<趙大妃>(純祖世子翼宗之皇后) 於是結合
興宣君<李昰應>串通,擁立其子<李命福>以翼宗養子之名義繼任第26代國王,
是為<高宗>,高宗登基時年方十二, 其父親<李昰應>遂受封為<大院君>,
一遂其將大權在握的野心,並於高宗十六歲時作主選定閔氏為王妃,
(紀念館內部陳列之<明成皇后>畫相)
閔氏入宮後,維持簡樸生活,並勤讀詩書,,,,,
當是時,適逢英 美 法等列強於世界各地進行經濟侵略,
朝鮮多次與外國軍隊作戰,均告敗,但<大院君>剛僻跋扈,堅持閉關鎖國政策,
並大肆迫害天主教徒,引起外國勢力藉機虎視耽耽,
<閔氏>不斷鼓勵高宗採取開放政策,至高宗十年(1873),結合外家<閔升鎬>等
及朝中其他反對大院君之勢力,要求其下台,並進而宣布<高宗>親政,,,,,
是時鄰近之日本<明治維新>已成為富強之國, 故親政初期採取引進日本
以牽制西方國家之策略,,,,,, 之後朝廷處於<親中>與<親日>兩派不斷鬥爭之下,
後來發現日本亟欲兼併朝鮮的詭計,於是轉而向大清國求援,,,,,
終於引發清日之間的衝突,,,,光緒二十年(1895)清廷於<甲午戰爭>中落敗後,
簽訂<馬關條約>,承認朝鮮為獨立自主國家,,,,日本逐步擴大對朝鮮半島的控制,
有鑒於此,<閔氏>遂轉而想引進俄國勢力藉以制衡日本之野心,
為此,日方遂決定除去<閔氏>,藉由平亂為由,由日本公使<三浦梧樓>
率領日本浪人攻入皇宮中,將<閔氏>于以殺害並焚毀其遺體,,,,,
當時高宗於俄國使館中避難,政態混亂,加上大院君重登,未能舉辦隆重國喪,
李氏朝鮮王朝最後一代皇后,時代中政治女強人在落莫中亡命
史稱此一事件為<乙未事變>
迎合時代潮流以及亟欲為了建立起一個現代化國家,
朝鮮國王<高宗>於1897年更改國號為<大韓民國>,此時才將<閩氏>遺骨
予以厚葬於崇陵右崗,追諡為<慈孝元聖正化合天明成太皇后>
一九O五年<日露戰爭>,日本取得勝利,朝鮮半島於是成為其囊中之物,
一九一O年宣佈日朝合併,逼迫高宗退位,設朝鮮總督府,此後日本對韓國之殖民
統治達三十六年之久,直至一九四五年日本戰敗投降為止,,,
高宗駕崩(西元1919)後,明成皇后陵墓被遷至 京畿道揚州郡渼金面金谷里
<洪陵> 與其先夫同葬一穴,,,,,,
<明成皇后紀念館>位於驪州郡蟾東里,為明成皇后出生地及八歲前生活之地,
館中展室明成皇后市蹟及閔氏一族相關文物展示,,,,,
(相關文書均為漢字書法,可見朝鮮王朝受漢文化薰陶之深)
山丘邊有朝鮮王朝時期古老民居一處,俱為昔日景物,為明成之生家所在,
屋旁有山徑上山,上有閔氏一族墳墓,山徑入口旁有一石龜跎著的<神道碑>
(主角是誰未記錄)
韓劇<明成皇后>劇照及<柳烘鐘>著<明成皇后>小說封面
雖然是朝鮮的歷史,但其結果,卻同樣對臺灣產生極大之影響,
所謂<唇亡齒寒>不正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