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生>(1838-1924), 廈門人,自幼隨父親信奉基督教,因通英語,
在廈門曾受聘<英商怡記洋行>,1866年受聘來臺擔任<寶順洋行>總辦,
後自立<李節記>從事茶葉生產及經銷業務,因而致富, 僅次於板橋林家的<林維源>,,,,
連橫所著<臺灣通史>中,將<陳福謙>(陳中和東家),<黃南球>,與<李春生>三人
於貨殖列傳中立傳,可見其多財善賈,雄視市廛,,,,,,
<李春生, 福建廈門人,少入鄉塾,家貧不能卒業,改習經紀,年十五隨父入耶穌教,
信道甚篤,,,,,,,,遂學英語,為英人役,,,,, 同治四年來台,為淡水寶順洋行買辦,,,
英人德克 以淡水之地宜茶,勸農栽種.教以焙制之法,,, 春生實輔佐之,,,既而
自營其業,販運南洋美國,歲卒數萬擔,獲利多,,,,,,>
<光緒十三年(1888),臺灣建省,,,,春生與富紳<林維源>合築<千秋>,<建昌>兩街,
(今貴德街) 略仿西式,為民倡,洋商多僦此以居,,,,,,,,,>
<光緒十六年,設<蠶桑局>,以<維源>為總辦,春生副之,種桑於觀音山麓,,,,
十七年,臺北鐵路成,以功授同知,賞戴花翎,,,,,,,,>
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五月,清廷決定將台灣割讓給日本,全台官紳
震驚。五月二十三日,台灣巡撫<唐景崧>發佈<台灣民主國自主宣言>,建立
<台灣民主國>,宣示捍衛台灣主權。
不久,日軍從澳底登陸後,瑞芳不守,基隆也落入日軍之手,信誓旦旦要死守
台灣的唐景崧,眼看情勢不保,很快就乘船逃回廈門。唐景崧逃走後,台北城內
一片混亂,土匪蜂起,官兵為盜,局勢混亂,人心惶惶。
以<李春生>為主的紳商於是召開緊急會議,商討如何安撫局勢,最後決議
由<辜顯榮>前往基隆迎接日軍進城,以維持台北城的新秩序。
千秋街<今貴德街>)
日本在台的殖民政權建立之初,為了攏絡地方士紳,不但敘勳授章,還延攬
有聲望的人出任街庄社,又邀請他們到日本參觀。
明治二十九年(1896),<李春生>帶家人隨第一任台灣總督<樺山資紀>赴日遊覽
,並送孫子到日本留學,打開了台灣富豪子弟留學日本的風氣。
六十四天的日本之行,讓其驚覺現代化的重要,更加深他對改革台灣教育文化
的期許,除與大稻埕中醫師<黃玉階>籌組<台北天然足會>,宣揚斷髮放足改革。
除此之外,一旦日本政府要籌建公學校、國語傳習所等教育機構時,李春生也
一定捐獻巨款大力資助,以振興地方學風。
<李春生>深深認為西方的力量和成功來自基督教,因此從日本回來之後,
便更積極地宣傳基督教義,推動基督教事務。
明治三十四年(1901),<李春生> 出任<大龍峒教會>長老一職。
並對於其他教會的各項硬體建設、宣教工作,不遺餘力地加以支援,現今
坐落於甘州街的<大稻埕臺灣長老教會禮拜堂>(1915),就是他一手奉獻的,
中山南路的<濟南基督長老教會>(1916),李春生也是主要的奉獻者之一。
(濟南基督長老教會)
李春生於1897獲頒紳章,1902年擔任<臺北廳參事>,,,,
並寫作<天演論書後>及<東西哲衡>等於多本著作,日人稱其為<泰東哲學家>
西元一九二四年過世,享年八十六歲。
其孫<李延禧>曾獲聘臺灣總督府首任評議員,
<李延禧>隨祖父赴日遊覽,留日後又留美,為有記錄可查之第一位留美學生.
現在附近的貴德街有一座<李春生紀念教會>,
是子孫輩與其信徒為紀念李春生而特別興建的。
位於甘州路<長老教會禮拜堂>左側洋樓,即<李氏洋樓>,為後代子孫所建
然已於近年改建成高樓,於舊三樓上加蓋數層,並將原山牆移至頂樓女兒牆,
原有之日式風格,其實已蕩然無存,,,,,
搜尋影像資料,李氏似有興建茶行(如照片),
仿總督府之風格,看來也是豪華無比,惜今不存,,,
洋樓背後有一長條型二樓磚造洋行,
綠蔭之下,不知與其是否有關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