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稱<民雄鬼屋>的<劉家洋樓>位於民雄義橋,在中式傳統庭院建築格局之中,
又帶有巴洛克建築的風味,在當時也是名門顯貴的象徵….古厝在劉家後代子族
相繼地遷出之後,年久失修致庭院雜草叢生,樹影相疊盤據交錯,<鬼屋>之名不逕而走。
建於大正十八年(1929) 的劉家洋樓的主人,就是曾擔任民雄溪口庄庄長的<劉容如>,
洋樓為融合閩、洋式建築的巴洛克式風格,樓高三層採用紅磚砌牆……
<劉家洋樓>即是聞名全台的<民雄鬼屋>,地點位在民雄鄉義檢山墳場附近 。
前次路過民雄,在往嘉義的省道上,看見往<民雄鬼屋>的指標,本想前往,因有小孩同行,
擔心事後老婆責怪,遂作罷…..
此次自己一人前往,卻在鬼屋附近的街道來回尋找,還誤入歧途,花了半個小時才找到
從民雄沿省道一號南下,過吳鳳技術學院後右轉<嘉80鄉道>往<山腳>的方向,
至文化路<嘉81鄉道>左轉,約300公尺至<興中橋>,至此左轉往<義橋>,到底左轉再到底
紅磚圍牆內雜草林間的即是<劉家洋樓>
劉容如 (1881-1951) 號允裕,因富甲一方,人稱<阿裕舍>,清光緒六年出生在打貓庄義橋
(義橋 即為劉家世居之地,附近另有劉氏宗祠,似已改建,因時間不足未前往)
劉氏祖先<劉玉崗>因家道不振,生計困難,自斗六大崙遷居到打貓庄義橋,務農為業,
經過五代的努力奮鬥,勤儉持家,直到<劉容如>的父親<劉耀章>,母親<賴良>已經致富,
成為大地主,<劉容如>畢業於<打貓公學校>第一屆,當時畢業生僅六人,後來又從鄉內
宿儒<何振猷>研讀漢文,由於好學,因此精通經史,詩詞,國畫,書法,又對易經
深入研究,漢學造詣極深。
<劉容如>個性豁達開朗,與世無爭,又隨和親切,甚得人望,雖出身富裕之家,卻能
積極開展,一方面務農收租,一方面從商,再打貓街開設<三泰合資會社>,經銷稻穀雜糧
,水泥,肥料等民生用品。
日據時代,各地庄長均為官派,日人仰慕他的清高節操,派他擔任溪口庄長,
<劉容如> 育有六子三女,長子羅生曾擔任民雄農會總幹事,二子和三子早逝,四子天生
移居美國,五子<劉存養>曾擔任<民雄鄉長>,六子澤洋音樂教師退休,
後代居散國內外各地…..
隨著老主人的死去,加上後代子孫因求學或就業逐漸遷出,洋樓意開始破敗
根據民國70年代的照片,從大馬路可見整棟洋樓,園中樹木亦尚未如此雜密….
關於劉家的靈異故事眾說紛紜,不論是女婢投井、或是國軍撤退來台,士兵舉槍掃射
同僚的事件…等,都讓劉家洋樓蒙上<民雄鬼屋>的一層陰影,撇開這些穿鑿附會的
傳說不提,就其建築特色而言是相當具有歷史文化的意義。
然此番前往,雜草叢生過肩,且樹蔭濃密或傾倒,
雖於近午時分進入,因非假日,單獨一人身在其中甚感到陰森
後因有其他四,五人進入,才覺得寬心
趕快四處流覽一番並拍照
洋樓僅剩家徒四壁,樓板及屋頂已然坍毀,因樓高有三層樓
站在樓屋中央仰看天穹,倍加幽深,似在乎深井中
樹根盤錯在牆面上,林蔭間鳥聲唧唧,陽光僅以光絲射入其間….真是淒涼
頂樓似尚有小閣樓
正面山牆上留有泥塑及<以明聖德>及<兄弟和樂>字樣
在林梢遮掩下,已難窺其全貌…..
隨著其他人的腳步趕緊退出,即使是正中午,還是會頭皮發麻的
我祇是不解,這還算觀光地嗎?
如果是,為何不稍作整理? 還是祇有膽子大的人才敢來?
如果不是鬼屋,就該加以整頓….如果是,就應該關閉,以免危險
劉家的子孫還在,不少還頗有成就,難道不能整理一下,讓人可以沒有壓力的欣賞
這 洋樓的建築之美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