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縣二林地區的開發,始於清康熙末年….先民陸續渡海來臺定居拓墾
這些移民又以漳泉兩地居多,便沿續在家鄉的信仰習俗,興建媽祖廟奉祀天上聖母
位於二林老街上的<仁和宮>,是該一地區歷史最優久的媽祖廟….至於興建的年代,已不可考

彰化縣二林鎮位於溪湖,埤頭,大城及芳苑等鄉鎮之間

<二林>地名由來,是自番語譯者,此地往昔為巴布薩平埔族(Babuza) 二林社(Gielim)所在地
康熙末年間,已有漢人入墾。康熙六十年設堡,名為二林堡。雍正年間分劃出一堡,即深耕堡
乾隆年間,復自深耕堡又分出二林下堡,改原來二林堡為上堡。
至光緒十三年(1887),屬台灣府彰化縣二林上堡、二林下堡、深耕堡。
日治時期,明治廿八年(1895) 隸台灣縣彰化出張所管下二林上堡、二林下堡、深耕堡
明治三十年,屬台中縣二林辦務署二林下堡、深耕堡,部分屬鹿港辦務署二林上堡
明治卅四年,改為彰化廳番挖支廳二林下堡、深耕堡,部分屬鹿港辦務署二林上堡
明治四十二年(1909),再改隸台中廳二林支廳二林下堡、二林上堡及深耕保。
日治後期改屬台中州北斗郡二林街。


光復後,民國34年,改隸台中縣北斗區二林鎮,旋於39年底改隸彰化縣二林鎮


至於媽祖廟<仁和宮>的建廟沿革

清<李廷壁>主修成書道光十六年的<彰化縣志>中記載︰<天后聖母廟….一在二林街 >

根據<林衡道>在<鯤島探源>中記載,認為創建於康熙六十年(1721),一般則認為應在乾隆初

目前仁和宮內保存的嘉慶二十年(1815)<重修仁和宮碑記>中記載:
<二林有聖母宮由來己矣…年月既久,廟貌剝落,歲丁卯,耆老仕紳共謀改作…仍其舊之方而擴之
益以為楹三進….>可見,改建之前格局較小,但最遲在此次改建,已然形成今日之規模

日治時期,大正十三年(1924)曾經修建, 捐題碑記中奉納者可是遍及整個二林街庄

殿中珍貴的匾聯及碑記計有:

仁同坤元資生含宏光大  和本乾道變化保合利貞

嘉慶乙亥桂月吉旦    嶺東弟子 洪兵垣叩

光緒戊寅嘉平之月    后來其蘇 弟子 洪昌邦叩謝

歲次乙丑年八月吉置  兆民永賴  重建董事 仝敬立

仁風盈島內航海梯山均沾德澤
  
和氣遍環區庇民護國佈慈儀  黃朝琴題


仁惠施民奉神祇護生意旨
 
和衷求法效菩薩救苦心腸    于右任
仁可頌□壽堯眾祥興福建 和為貴母儀永久德治儒林   于右任


二林街重修碑記
(
)

    仁和宮 總理 太學生 洪培源  董事 (下略)  置緣金開列于左

    嘉慶二十年歲次乙亥瓜月穀旦


二林仁和宮重修碑記
(
)

    董事  庄長 洪家珍 洪爾尚  林炳爐  洪恩頭  李壇野

參贊員  吳萬益  洪學堯  曾呈福 

大正拾四年歲次乙丑七月穀旦  公立

仁和宮現況建築的規模是三開間三進深,是前埕進入是歇山式屋面的山門,
再者為正殿與後殿,皆屬單脊硬山式建築。

民國50年,地方民眾倡議修建,民國74年經行政院內政部公告為三級古蹟

民國89年建請文建會撥款整修,於民國91年峻工

就其規模而言雖是小廟,卻保存著古意, 方其可貴之處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