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縣 <後壁鄉> 在明鄭時期為承天府天興縣,康熙二十三年(1684) 設臺灣府, 下設臺灣,鳳山,諸羅三縣
雍正年間,改屬鹽水港廳,後屬嘉義廳, 合稱為<後壁庄>, 北以八掌溪與嘉義為界, 南以急水溪與新營相望,
位於鹽水港通往諸羅的要道, <菁寮庄>的<西勢街>便逐漸形成聚落, 當地文史工作者稱之為<西勢老街>
當地於清時屬下茄東北堡, 居民大都種植名為<青仔>的染料作物, 因此稱之為<青仔寮>, 即 <菁寮庄>
日治時期<菁寮庄>共分為七堡, 光復後則分別改為菁寮,墨林,後廓,崁頂, 菁豐及新嘉等村
由後壁火車站沿台一線往北, 經過跨越在台鐵的高架橋後,左轉<南82鄉道>往菁寮方向
首先經過<菁豐村>(前菁寮), 不久便到達<菁寮國小>
<菁寮國小>創建於明治年(1911), 校園內仍留有1951年建的<大禮堂>及1956年建的<舊辦公廳室>
雖是建於光復初期, 但仍維持有日治建築的設計風格
道路續行,便進入墨林村, 取當地士紳<阮謙>依當地文人墨客雲集林立之盛, 命名為<墨林>
由當地醫生<梁耀明> 子 嗣所成立的<墨林農村文物館> 內展有診療器材,舊時用具,及藍染等傳統文物
由此開始, 便有老舊街屋林立
至西勢街口,右轉便進入<西勢老街>,
1912年<關仔嶺輕便車道> 設立, 由此往南經過<後壁驛>後延申到<店仔口>(白河), 約八公里長
主要運送農產品,以及民生物資, 經營約三十年,因附近交通改善後因而廢除….
當時的<西勢街>因而聚集許多商店, 全盛時期, 包括有銀樓,中藥舖,診所,布行, 傢俱,餅店,理髮店等
一應俱全, 故又稱為<嫁妝老街>, 菁寮地區還曾於1952年建有<建國戲院>呢
老街中最著名建築物的便是<金德興藥舖>及<協興旅社>了
<老德興藥舖>推估建於乾隆年間,原建於鹿草頂潭, 1910年拆移遷建之現址
原為鹿草地方望族林家之祖厝,因家道中落,售予後壁<許遷>, 遂拆移至菁寮此地, 後許家再轉售予阮家
當時以市值三甲良田的金額購得, 現亦稱為<阮家古厝>
精緻的窗櫺, 樑柱及其斗拱, 牆面雕飾及彩繪明朗,依稀可見當年的風姿
保存完善的古老藥櫃….古樸之感瀰漫於整個空間…..( 開放遊客入內參觀 )
在其對街, 有一連棟的清代街屋, 又稱為<販仔間>,日治時期至光復後十餘年間,由黃家經營<協興旅社>
此一段老街,長度約有一百公尺,後段民居破損較為嚴重, 已陸續進行整建當中
在老街以南約五十公尺處, 農會辦事處對面巷內有一棟<黃家古厝>
古厝俗稱西洋樓, 為融合傳統與現代風格的建築, 為菁寮手任庄長<黃水順>與兄於昭和三年(1928)興建
格局屬二落五間起,左右對稱,正面有雙柱及洗十子的山牆造形, 上塑有<紫雲><荔園衍派> 字樣,以及
< shin jyun Kow> (黃振順)堂號之英譯及皇紀二千五百八十八年(JD 2588) 字樣
兩側間均為八角凸出式廳堂, 背面則形式較為簡約
因隔著寬闊的前後院, 無法親近 (屋主若能開放庭院供遊客參觀,更能讓人親近….)
黃宅後面巷內, 即為<菁寮村>所在, 巷內有古宅及三合院多棟
亦有破敗古宅於荒草間, 甚為可惜….
一個你所不熟識的老街, 以及純樸的小村落
等待你的到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