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建築樣式的改變, 掛軸於明代中晚期迅速發展, 大幅的立軸草書成為晚明一大特色…..
明朝前期的張弼(1425- 1487)的條幅作品不過150公分左右,到了十六世紀後半的<徐渭> 已時常作巨幅大軸
之後<張瑞圖><王鐸> 及<傅山> 等人寫巨幅已趨於平常, 部份作品高度動輒超過350公分以上
明代晚期草書風格的形成主要有幾個原因:
明代中后期是中國思想文化史上開放自由的時代……由於王陽明, 李贄及湯顯祖等對於心學及性靈的倡導
強調抒發性情, 追求真誠表現的思潮,使得<求異尚奇>.<革故鼎新>的風氣逐漸形成,
加上晚明的政治動亂, 亡國的悲痛情愫, 交織著蹂躙, 經常於義憤中透著許無奈
在豐富多變的時代審美風尚影響之下, 對於藝術的追求,自然也呈現百花齊放的景況
日益注重的抒情表現, 加上明代建築的環境特點, 讓巨幅掛軸有了無與倫比的優勢
這種以整體之美,壯闊之美來衝擊視野的作法, 被晚明的書法家發揮得淋漓盡致…..
(之前曾參觀展覽, 見王鐸巨幅真蹟作品, 始感受其震憾之大, 一般印刷品無法如是感覺)
(現今大陸似乎也以此呼應展場文化的時代要求)
明末清初書家求變尚異, 不外乎將圓曲用到了家, 便是將方直發揮到極致
傅山(1607- 1684) 的草書激揚磅礡, 連綿不絕,
除了對於圓與曲獨到且極致的運用外, 在布局上也採取密及滿的安排, 顯得老辣又奔放
徐渭(1521- 1593) 則在章法上採用更多繁密的寫法,由於其聯結的帶筆較少, 故較不為流暢
對於點線的處理格外大膽, 經常滿紙墨點, 整縛雲煙…. 存世大部份作品多有縱橫恣肆之態…..
張瑞圖(1570- 1640 ) 棄圓就方, 不忌側鋒, 刻意顯露鋒芒圭角
用筆剛猛異常,結字大小錯落,一任自然, 緊壓字距並加闊行距, 形成奇幻多變的黑白對比
其獨特的寫法造就奇特而複雜的意象
王鐸(1593- 1652) 以墨的枯潤對比為主, 講究單字,局部以及整體的協調,
將高度純熟的技巧和創作激情作完美的結合,追求一種天風海濤的氣宇及襟抱
倪元璐(1594- 1644) 採取阻澀且枯燥的用筆, 部份長線條因澀而有斷續, 意蘊橫生
黃道周( 1585- 1646) 用墨厚重,線如鐵鑄, 沉著凝練, 方狠勁折, 流暢緊湊卻又蘊含張力
其結體奇肆卻不致輕滑, 主要得力於學魏晉得其正脈之故, 較少作巨幅
清代梁巘曾說:< 晉尚韻, 唐尚法, 宋尚意, 元明尚態….>
所謂尚態, 晚明的巨軸行草書, 最能代表其精神內涵, 也是最能代表明代書法的形制
其實, 若進一步了解上述各書家的生活背景
可知多數都處於極度抑鬱焦慮難以抒解化開的困頓之下, 內心充滿了矛盾與痛苦
祇能藉由書法,撫慰心靈,宣洩胸中的不平與義憤之情
正如韓愈<送高閒上人序>中提及張旭: <喜怒,窘窮,憂悲….不平,有動於心,必于草書焉發之…..
可喜可愕,一寓于書…故旭之書,變動猶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終其身而名后世.>
晚明書家不也可以如是觀?
近人摹習,從中體會出運筆,用墨,結字,布白的個中三味則可, 若刻意擬似則不必….
記得,韓愈還說了下一句: <不得其心而逐其迹 , 未見其能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