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坑在清代屬<深坑仔莊>,於乾隆年間開闢,其聚落位景美溪北岸,以渡口為中心,向東、西兩側發展,
位於淡蘭通路必經之地,至嘉慶年間,已蔚成街市。同治年間,臺灣茶葉外銷暢旺,其茶之佳者,以文山、
石碇為主,<深坑街>位於水陸交通要衝,成為文山地區茶葉集散中心,市況日趨繁榮,街上約有十幾家茶行

此地位於臺北盆地南緣地區,清代屬<拳山堡>,山脈綿延,靠近番界。和拳山堡的其他地區(景美、
木柵、新店、坪林、石碇)一樣,在清代都屬平埔族<秀朗社>所轄,他們是所謂的熟番。
漢人來到深坑開墾時,必須先得到其土目及番業戶的同意,並給予相當的代價,才能取得墾耕之權。

最早來深坑開墾的是<許宗琴>。其次開墾的中心為<萬順寮>。此一地名之起源,相傳於乾隆三十年,
因有泉州人<張萬順> 開闢此一地帶土地而得名。萬順寮地區初因丁糧不敷,是以招佃同隘丁分墾。
在<高陽>接掌後,由於萬順寮隘的設立,使得萬順寮地區墾務得以順利進行,也造成溪南五庄的建庄。

深坑地區的墾拓主力,包括有吳、高、陳、張、潘、黃及番業戶韓敬元等。之後阿柔、麻竹寮、烏月
、旺耽、楓仔林等地,也都是以這七股為主力,從乾隆末年至道光初年,逐建完成了深坑的初墾。

  深坑地區以黃、高、陳、林、張五姓人口最多,幾乎全來自泉州安溪縣。
深坑黃氏開基始祖是<黃世賢>。乾隆年間率四子(來臺後再生一子)自安溪渡海來臺,由滬尾上岸後,
落腳於三芝土地公埔,購地十餘甲,墾植稻、茶三十餘年。黃世賢去世,五兄弟便遷來深坑發展,
並將黃世賢遷葬在阿柔村。他們是深坑黃氏入墾的開始。

五兄弟初居深坑草地頭,並建造了第一座宅第。後來黃氏族人因經營稻、藍靛與茶而漸富,
第三代<黃連山>乃率六子(頂六房)至麻竹寮開墾,仿原鄉形式建一座三合院定居,即<連山祖厝>。
之後人丁漸旺,子孫二十多人,擁田數十甲,成為深坑首富。



黃連山的派下有六房,後因人口眾多,於光緒十五年(1889)夏,於古厝前新建三合院<福安居>。
後來六房協議分家,抽鬮的結果,大房、四房分得<連山祖厝>,二房、三房分得<福安居>,五房、
六房獲資金;不久五房建新屋<潤德居>,六房建<黃厝>於坑溝西畔。

大正元年(1911) 左右,二房<黃守禮>的四個兒子:慶諒、則水、則頭、則虎合建<永安居>於萬順寮,
四房<黃選禮>則另建<興順居>於深坑街頭。

綜計黃家的子孫,先後在深坑共建了七座古厝,成為深坑最重要、最具特色的建築群。
分別為: 開基祖厝(北深路二段120號),黃連山祖厝(文山路二段25號),福安居(文山路二段31號)
永安居(北深路三段8),興順居(北深路二段133號),潤德居(阿柔洋33號),黃厝(阿柔洋35號)

其中以<永安居> 造型最為精美,也最為知名,目前為三級古蹟…假日開放參觀.

<興順居> 位於老街東端鄉公所旁,可惜為對外開放

<福安居> 位於聯外道路旁,或稱為<黃氏古厝>, 為標準傳統三合院建築,

其旁有舊路,往山腳下走,有一破舊民宅,似為<連山祖厝> (未核對資料, 故不確定)

沿此小路往阿柔洋方向行進,街到兩旁種植成排的木棉樹,堪稱為<木棉道>


嘉慶道光年間,另有其他黃氏族人進來開墾。光緒年間,以<黃宗河>、<黃祖濤>兄弟最為有名。
<黃宗河>在光緒十年(1884)跟隨提督孫開華討平噶瑪蘭、文山等地生番,功至副將;
<黃祖濤>則於中法戰爭時協防基隆,功加同知銜遇缺補用。

黃連山派下的子弟,於光復後多人膺任深坑鄉鄉長及省議員等公職,堪稱深坑望族。

另於深坑略北昇高村旺耽地區有一傳統民居<德鄰居>(旺耽路39巷12號),
此乃抗日英雄<陳秋菊>故居,這間古厝建於大正年間,為閩南三合院建築,但左右護龍及正身前
都以圍牆及山門封住,宛若四合院的型式。牆基和前埕為方形條石,風格簡樸典雅。


陳秋菊於全盛時期擁有二千名部眾,憑恃地形山險與日軍對抗多年,總督府民政長官<後藤新平>
上任後,改採懷柔策略,積極展開招降。陳秋菊亦感到局勢日蹙,大局難挽,於是決定歸順


來到深坑地區,除了逛老街,品嘗個種豆腐料理之餘, 若能尋訪這些古厝,
會發現深坑其實還蠻有文史典故的…..

(敝母姓高,為深坑村三腳木人士,另有母舅數人目前仍居於深坑周邊附近 )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