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孔廟,簡稱<臺北孔子廟>,位於台灣台北市大龍街,是大正十四年(1925)重建,昭和十四年(1939)
全部完工的廟宇。主祀孔子的台北孔廟,不但是台北最重要的孔廟,也是昭和六年(1931)以來,台灣
每年舉行祭孔的場所。重建之舉亦為當時期之民間及文化界種大之盛事…..

<臺北市孔廟>的創建,肇始於清光緒年間,臺灣北部設置臺北府,當府城於光緒五年(1879)動工後,
隨即在城內南門內建造文武廟,兩座廟皆座北朝南,文廟在左,武廟在右,這即是臺北府的孔廟。

臺北府孔廟初建時,由當時臺北知府<陳星聚>督工,在光緒七年(1881)完成了大成殿、儀門與
崇聖祠。第二年,再由臺北士紳提議募捐,再建造禮門、義路、櫺星門、泮池與萬仞宮牆,到光緒
十年(1884)才完成竣工,形成頗具規模的孔廟….
這座孔廟在<劉銘傳>擔任臺灣巡撫時,每年均如期舉行盛大祭典,為臺北讀書人之盛事。
到了光緒十七年(1891)<邵友濂>繼任巡撫,派員赴福建添購祭祀用器,且敦聘禮官樂師前來教習。

光緒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戰爭,臺灣割讓給日本,次年日軍進佔臺灣,開始了日治時期。
日治初年,抗日義軍蜂起,日軍進駐孔廟,建築物逐漸遭到荒廢,而祭孔典禮也停止。
至光緒三十三年(1907)日人拆除孔廟,並利用其址建造第一高等女學校(今北一女)。
六年(1917)元月,臺北的詩人團體<瀛社>及<大正協會>會員組織<崇聖會>,
推舉<木村匡>為會長,由臺北士紳<顏雲年>,<李景盛>為副會長。
每年農曆八月二十七日孔誕,擇於大稻埕公學校、艋舺龍山寺、大龍峒保安宮等處舉行祭典。
雖然主事者力倡重建孔廟,但經濟條件不足,未能償願。

大正十四年(1925)元月,臺北士紳<黃贊鈞>、<陳培根>、<辜顯榮>等人磋商,邀請官紳商賈
二百多人集會,議決建廟規模及募款辦法。
終於,臺北孔廟又重起復建。
由大龍峒士紳<陳培根>捐獻田地二千多坪,<辜顯榮>購地捐獻一千多坪,另外又以捐款購買田地
一千多坪,合為約五千坪作為孔廟的建築基地。
土地與經費解決之後,其次聘請早先受邀來臺北修建艋舺龍山寺及新竹城隍廟的泉州名匠<王益順>
擔任臺北孔廟的建築總工程師,擔任設計與建造的工作。

昭和二年(1927)興工。到昭和四年(1929)大成殿落成。次年,崇聖祠、儀門及東西兩廡亦告成。
昭和五年(1930)八月二十七日孔子誕辰舉行中斷三十多年的祭孔典禮。
此時因捐款頓挫,財政拮据,興建工事暫告中止。到了昭和十年(1935),臺北士紳<黃贊鈞>及
<辜顯榮>等人又倡議復工,再行勸募續建。
先築櫺星門,再建禮門、義路、黌門、泮宮、泮池及萬仞宮牆。
至昭和十四年(1939)全部告竣,形成今天所見的宏整規模….

今孔廟左側庭院中,尚留有重建時之碑記,記載著參與者之芳名
孔廟建築精華集中於大成殿


大成殿面寬五開間,進深六開間,共用42根巨柱。採用重簷歇山式屋頂,有兩層,四周設走馬廊,
可沿屋簷迴廊繞行一周。形制宏偉而且結構嚴謹,為臺灣近代少見的巨大建築。

走馬廊石柱皆採用泉州白石,殿前中央則立一對蟠龍柱,雕工精緻,被譽為傑作。
這些石雕皆是聘自泉州惠安一帶的匠師所作,風格蒼勁古拙,與一般寺廟的繁瑣纖細不同。


大成殿的屋脊中央有一座七級寶塔,兩端燕尾翹起之處立有兩支筒狀物,規帶上有泥塑梟鳥。

大成殿氣氛莊嚴肅穆,殿內上方裝置八角藻井,共有二十四支斗栱向中央集中,斗栱上升四層之後,
再減為十六支斗栱收至頂心,有如輻射狀,至為壯麗。
在藻井四角落有四隻蝙蝠雕飾。
另外在兩旁有斜櫺的天花板,既可遮擋屋頂的桁木與樑架,亦可使
天花板通風,裝飾與實用兼顧,令人對中國古建築的巧思心生欽佩之意。

孔廟於去年重新整修後再度開放
大成殿更加華麗肅穆,值得前往以濡慕之心前往瞻仰….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