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投溫泉博物館>前身為<北投溫泉公共浴場>,原建於大正二年(1913),占地約700坪,
是兩層樓仿英式磚造建築,為當時最大的公共溫泉浴場。一樓為磚造浴池,二樓為木造休息區,並設有
餐廳、娛樂室等。
1945年,國府接收之後,曾一度成為民眾服務社及游泳池,之後不再使用任其荒廢。

1995年,北投國小的一群師生發現這棟建築具有保留意義與相當的歷史價值,與當地居民組成推動小組,
積極地向台北市政府申請,保留這個公共溫泉浴場為重要古蹟。

1998年北投溫泉博物館由台北市政府著手修復成史蹟類保存博物館,並在1031日對外開放。

北投、陽明山一帶主要的三種溫泉分別是白磺、鐵磺和青磺,其中青磺只有北投地熱谷才有;
白磺主要來自惇敘高工附近的硫磺谷,六窟溫泉附近則有鐵磺,在北投泡湯可以有許多樣貌的選擇。

青磺是強酸性溫泉,PH值在1~2之間,帶有刺鼻的鹹味,成透明微綠;
白磺也是酸性泉,PH值在3~4之間,有硫磺味,因懸浮物而呈混濁的乳白色;
鐵磺是中性泉,無味透明,含有鐵質,又稱做赤礦。

 


大正二年(1913)六月,台北州廳運用了公共衛生的經費五萬六千餘元,仿照日本靜岡縣伊豆山
溫泉的方式,興建了<北投溫泉公共浴場>

始建時的規模為兩層樓,入口處在二樓,有涼亭、換鞋玄關,進入經樓梯下到一樓後有男女更衣室
及個別的沐浴大池,重要的賓客在南側還設有獨立的浴室和休息間。

浴場內最主要的是以服務男賓為主的大池,顯示當年泡湯的男女比例較為懸殊,圓拱列柱圍起
的浴池與兩側牆上的鑲嵌彩色玻璃,提供了極為明亮華麗的沐浴氣氛。


該館現已列為三級古蹟。館內規劃有一樓二樓展區,以北投溫泉發展史為主題,從溫泉的原理
、北投石、火山(一樓展場)到後期北投溫泉鄉發展史、凱達格蘭族歷史「北投社原住民」、
北投產業和台灣好萊塢等規劃(二樓展場)

戶外由於草坪優美,景觀典雅,常可見到即將結婚的新人在此拍攝婚紗照。



鄰近還有許多景點:包括 新北投兒童樂園,梅庭,地熱谷,北投公民會館, 北投文物館等
以及近在小溪對面,造行奇特深具綠建築特色的 <台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

關於北投的戀戀和風味道,另篇再慢慢體會….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