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紅樓>位於台北市萬華區的成都路上,緊鄰西門町徒步區。共兩層高的這棟紅磚洋樓為明治四十一年
(1908)所興建的洋式建築,當時也稱為<新起街市場>…..而該建築獨特的地方,就是其外觀為正立面樣式。
也因此,該建物於日治時期通常被稱為<八角堂>。
1895年,台灣進入日治時期,大量日籍移民進入台北市。
考慮其城內建築分布與艋舺、大稻埕已成形的街市地緣,台灣總督府規劃台北城西門附近空地為日人居住處所。
而為因應包含末廣町、新起町、大和町、乃木町、築地町、壽町、濱町、泉町(今 台北市中華路一二段兩側
及西門町徒步區一帶)等地的日人生活機能需要,西門旁的<新起街> (今漢中街) 於次年出現以簡單木造房舍
為主的市場建築,此市場主要目的就是供應當地新移民的生活日常必需品。
明治四十年(1907)於市區改正過程中拆除台北城牆,進一步委由知名建築師<近藤十郎>設計興建正式的西門市場
以提供更完善的市場來替代本有的木造舊市場。
1908年正式建造完成包括八角形紅樓與十字形的建築, 當時稱之為<新起街市場>
(近藤十郎同時為台大醫院舊館及建國中學紅樓設計者, 西門市場風格接近 )
稱為「新起街市場」的西門市場正式落成於1908年12月,為台灣第一座官方市場。
該市場入口為正八角形的兩層樓洋樓建築,另一邊則為十字形紅磚磚造一樓樓房。
日治時代的中後期,市場週邊陸續增建多處私人店舖與攤販。
1911年市場附近也設供日人祭拜的稻荷神社以及小公園。
1945年台灣光復以後,西門市場轉由新政府官方經營
除了後方十字型建築與週遭店舖繼續擔任傳統市場外,民國三十八年,退避台灣的上海知名商人
<陳惠文>連同數人向政府承租八角堂,並改名為<滬園劇場>,以表演京劇為主。不過並不受歡迎。
1951年,陳惠文將滬園劇場改名為<紅樓書場>,表演內容也從京劇變成了說書相聲。
而取其<紅樓>之名,則是因為該建築的紅磚洋樓建築。
1956年,增設越劇表演,同時將紅樓書場正式更名為<紅樓劇場>。
1963年,因應電影於台灣當地日漸普及,紅樓再度改名為<紅樓戲院>(紅樓電影院),播放
江山美人等黃梅調與其他國語電影影片,該電影院也為西門町早期電影街的起始點之一。
1970年代初期,大型的西門町電影院數量急遽增多,空間座位與聲光設備無法與新電影院相比的
紅樓戲院日漸沒落。至1997年正式歇業。
1997年,內政部將其西門紅樓列入三級古蹟,同時,台北市政府並收回紅樓戲院的承租權。
1999年台北市政府開始大幅首度內部整修,將其定位於「電影博物館」
2002年3月,台北市政府以「官辦民營」方式,將西門紅樓委由「紙風車文教基金會」經營。
同年,7月26日,該基金會在投入大筆資金整修後,重新以「紅樓劇場」為名啟用。
重新開張的紅樓劇場,一樓經營咖啡廳及精品店,免費供市民參觀。
而最主要營業項目,則是於建築物二樓定期上演相聲、戲曲、舞台劇、舞蹈、音樂會等藝文活動。
2003年紅樓後端西門市場整建完整後,西門紅樓與十字建築旁的ㄇ字型公共空間,
也經常於星期例假日舉行藝人的簽唱會或專輯發表會。
2007年11月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委由台北市文化基金會營運管理,藉由舉辦文創活動重新塑造:
包含有八角樓內的二樓劇場、中央展區、百寶格、町西茶喫、西門紅樓精品區和十字樓直段
的16工房、藝文展覽平台和十字樓橫段的河岸留言西門紅樓展演館以及北廣場的創意市集、
月光電影院、南廣場的露天咖啡區等多元性區塊,聯手帶動西門紅樓整體對民眾服務的能量,
打造出新穎的創意空間,開拓參觀的族群、擴大台北藝文新舊交疊的疆界與版塊,
成功的轉型成為台北市西區新生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中心。
賦予老建築新生命,
於2008年榮獲第七屆<臺北市都市景觀大獎>歷史空間活化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