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忠寮的<李氏宗族>,是淡水地區最大的姓氏聚落,祖籍為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堂號「燕樓」
乾隆十六年(1751)開台祖李鼎成渡海來台,在關渡落腳,以行醫、捕魚、種水芋為業。
乾隆21年舉家遷居滬尾,乾隆五十四年(1789)長子李臣春開始購買北投子山林地十餘甲逐步拓墾
<山腳>水源地,次第變為良田,日久成為家族奠基之祖厝所在。(即李氏宗廟)
嗣後<李臣春>生下長子太平、次子長生、三子江中、四子山石,成為日後李家發展的四大房,
陸續向三芝一帶發展。
迄今李氏宗族古厝分布範圍涵蓋北投子、水尾子、竹圍子、大竹圍及桂花樹等處。
咸豐九年,三房長子<李懋修>建第一座華廈。
同治五年(1866)二房長子<李諒>於大竹圍建第二座華廈。
同治十年(1871)四房<李山石>(懋民)於大埤頭建第三座華廈。
光緒二年(1876)大房次子<李懋恩>於竹圍子演戲埔腳建第四座華廈(即二柱公厝)。
光緒三年(1877)大房長子<李懋澄>(秋波)於水尾子下寮建第五座華廈(即大柱公厝)。
光緒十七年(1891)三房三子<李懋足>在桂花樹建第八座華廈(即三柱公厝)。
光緒十九年(1893)大房四子<李懋蟾> 建第九座華廈(即四柱公厝),又稱「歲魁旗杆厝」。
(按: 李懋蟾 字月華,曾科歲貢生第一名,因此屋前立旗桿)
至於第六座、第七座華廈已完全倒榻或重建,無法重現昔日丰采。
位於大埤頭石牆仔內的<李山石古宅> (四房) 建於1871年,當時為防禦土匪修築了石牆
位於北新路三段<楓愛林山莊> 對面巷內, 目前已整理為休閒餐廳….
古厝左前方還有其先人的古墓(光緒三年充重修 皇清顯考號懋民李公之坟墓)
古宅前下行過銓通橋,右轉往竹圍子 方向行進,不久可達<李家公厝>
此即前述屋前立有旗杆的<歲魁旗杆厝>
屋頂已有些損毀, 目前尚有人居住,門口擺上謝絕參觀的告示牌, 拒人於千里
從門樓望去,中庭雜物堆置,似未特別維護…..可惜無法進入一觀<歲魁>之匾
俗稱「旗杆厝」的李家四柱公厝,建於清光緒19年(1893),由李氏大房四子<李懋蟾>肇建。
宅前左右曾設置旗杆兩座,是古厝中唯一設有旗杆的宅第,但早年受風災損毀而拆除。
二進雙護龍四合院格局,多燕尾屋脊,依山坡地勢前低後高建築,但受地形限制外埕並不寬敞。
第一進為五開間門廳,門面採凹壽設計,燕尾昂揚氣勢非凡,建材以石材與斗仔磚砌、杉木
為主,門廳牆基與櫃檯腳的石雕,雕工精緻,故事題材十分豐富。
沿小路來到演戲埔腳,右轉過桂花樹橋,往桂花樹方向
轉彎處右側有一石砌洋樓,此是<李永沱>宅第,早期當地人稱為<大樓>
此屋過後右側有巷,轉入,有古厝一棟,應為<二柱公厝>
為李家大房次子<李懋恩>於清光緒2年(1876)所建。
原為二進六護龍四合院格局,應是昔日淡水忠寮李厝中最為精美細緻的宅第。
可惜目前左側內外護龍以坍塌崩毀,屋頂改以石綿瓦鋪設,改徒留門廳外牆石窗成為探尋遺跡的線索。
門廳門面做凹壽設計,門楣上崁有「燕樓衍派」木雕匾額,左右棟架仍十分完整,外牆水車堵上
之泥塑、右護龍之馬背山牆額綴、依稀可見的牆堵彩繪,均可察覺出昔日的優雅與繁華。
續往上行,往後寮方向的桂花樹,此處尚有李氏古厝數棟,分居於小路兩側,又各具其風貌…..
路右側上方為李家三房三子<李懋足>建於清光緒17年(1891)的<三柱公厝>。
現為單落五開間多護龍三合院,採雙燕尾屋脊,入口仍採凹壽設計,水車堵則為磚砌氣窗,
但從磚砌工法與現代建材明顯可見,此乃1990年重修後之新貌,已略失古意。
路左側下方則分別有兩棟古厝,
一棟建於明治三十年(1897),已融入日式風格裝飾材料,為傳統三合院格局。
另一棟則興建在清光緒18年(1892),左側護龍前設院門,結構以石砌為主,樣式樸實無華。
李家後代子孫各各十分爭氣。
自清代開台祖李鼎成跨海來台後,總共有13位在朝當官,文魁、武魁、歲魁皆有。
民國以來迄今,亦有多名子孫聞名於淡水政商界,當過鎮長、縣議員、校長、農會總幹事等。
不愧是當地氏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