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深坑老街>,只是一條長200多公尺,寬不及二米的泥土路,兩旁都是草厝。後來整條街付之一炬,
重建時大都蓋成瓦屋,牆壁是用土角磚做成的,即一般通稱的「土角厝」。
直到1915年,日本人實施
「街道改正」計劃,才拓寬街道,兩邊街屋也改建成有「亭仔腳」的立面街屋

料想老街後段整建應已完成,遂於清明節當日掃墓完成之後, 闔家前往….

母親是深坑當地出身,母舅一族多分散居住於老街後段一帶
外公尚在世時,經常隨父母親於深坑街下車,然後走山路上登至至<三腳木>…..母親的老家所在

其後隨著外公年邁過世,年輕一代多移居至深坑街上, 此後便再少上山作客了

家族之墓位於離老家(福德坑)不遠處的草地尾, (東南工專旁) 中午之前已完成完掃墓祭祖的儀式
一般多會安排餐會, 有鑒於老街後段整建已完成, 加上為了老母重回故里, 建議往老街用餐…..

老街前段一如往常人聲雜遝….. 後段也以斬新的面貌, 粉墨登場

深坑鄉以舊之「深坑莊」得名。相傳乾隆廿年間(1755)閩南大旱,泉州人<許宗琴>舉族渡海來此地墾拓
,初名「簪纓」……接著發生番亂, 此地以地形易守而倖免,改名「深坑」四面環山,形似坑底,故名。

日據時期稱「深坑庄」。臺灣光復後改為「深坑鄉」

深坑街在清代屬深坑仔庄,於乾隆年間開闢,其聚落位景美溪北岸,以渡口為中心,向東、西兩側發展,
其位於北宜路必經地,至嘉慶年間,已蔚成街市。
同治年間,臺茶外銷暢旺,其茶之佳者,以文山、石碇為主,深坑街位於景美溪流域水陸交通要衝,
成為文山地區茶葉集散中心,市況日趨繁榮,街上約有十幾家茶行。

後段老街路口, 整建為更為具象的造景, 可以吸引逛老街的人潮願意往前方去探索,
而連成一串的亭仔腳, 以及露出的石拱, 這才回復出清代街屋的原始風貌…..

不似前段,儘管更為熱鬧, 卻因招牌及雨棚遮住了素樸的一面, 難覓老街的懷舊印象

趁機繞至後巷, 想一賭<興順居>整修後的風貌
仍是大門緊閉, 只得從圍牆的孔洞中, 一探古厝之璞真…..

深坑古厝中有多數為黃氏所有,位居深坑老街電信局旁的<興順居>,乃是麻竹寮黃氏開基祖<黃連山>
之孫四人合建,建於大正二年(1913),為標準的三合院民居建築。

透過兩道紅磚砌築而成的鏤空圍牆,隱約之中又可瞥見宅院內景況…..


興順居的建築形式,牆身是以砂岩石材為基,上半部築以紅磚斗子牆,正身為正廳作退凹的五開間
火庫起三合院。正身廳門與石窗均是以整塊石材雕鑿而成,門楣書有興順居堂號以及對聯,
兩側裙堵並有精美的石雕,值得一賞。

宅第背後無高樓環伺,望向正身屋脊可見華美的燕尾屋脊直指天際。
一般燕尾多僅作於正身屋脊,但興順居左右護龍朝向門口方向第一層屋脊均作燕尾,
是為深坑唯一護龍仍作燕尾的古厝。

大嫂的姻親中有人在老街中開設茶行 (在德興居正對面)

順道去拜訪並試過當季春茶….

用餐則選擇於後段的<嘉義閣>, 這也是間歷經了五十年歲月的老店

下會來到深坑, 可一路從頭至尾漫步整個老街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