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多年前的< 後龍>,一片荒蕪,任由原住民享受自然之樂。宋元時,後龍仍被封閉為原始蕃地之中,
直到明鄭時期,才派遣理蕃通事到新港社、後龍社等招撫土蕃,其後才陸續有漢民來蕃社私換蕃產,
< 後龍>從此才逐漸邁向開發之路。

後龍原為平埔原住民道卡斯族的聚居地,本名<雅斯社>,又名<阿蘭社>。
清朝時的地名「後瓏」,即是由阿蘭二字轉譯而成。瓏是田堤、田界的意思,所以又稱「芳瓏

清朝康熙末年以後,漢人相繼到後龍墾殖:那時的移民,大多從<公司寮港>登陸,
<後壟社>就在公司寮港港口附近…..


公司寮港(即今之龍港)在清雍正八年(1730)因為貨運來往的需要,成為濱海各地貨物集散中心,
但兩百餘年港口位置有些更動,康熙末年,最早時設於<溪洲>,稱為<汕頭港>,
後因秋冬季性強風的風蝕與堆積,港口漸淺,遷至後龍石城南邊的溪口北岸,
之後再遷移至現址。


<公司寮港> 變成了移民拓墾者上岸的門戶,在當時並成為重要的通商貿易港口,尤其是福建、
廣東居民來台的必經之地,當時苗栗縣內的客家人,都是由後壟的公司寮港登入開墾。

日治時期也曾經指定<公司寮港>為特別輸出入港,當時港口邊停滿大帆船,貨物通常是
福建或江蘇運來棉紗和日用品,輸出茶和樟腦等貨物,可想當時港口人潮眾多,商行林立景象。

<同興老街>距離龍港不遠,大概只需3~5分鐘的車程就可抵達,依偎在119縣道上的同光國小旁。

可說是是後龍地區最早開始發展的地方,也是以往漢人和平埔族人進行買賣的集貨中心,
街道雖然不長,但幾乎每家每戶門上都嵌有商號。

後來隨著龍港淤積,漁商船不再聚集,老街也一同隨之沒落。

緩步在短短的老街上, 可以想見昔至商賈盛行之景況…..

同興老街位於省道61號龍港車站前,同光國小旁

老街旁的福德祠內留有光緒年間的香爐,可惜樣貌已經翻新

沿省道往高速工路後龍交流道方向行進,在與一號省道交接處道旁
有一級古蹟<鄭崇和墓>位於蔓草之間….

<鄭崇和墓> 建於清道光七年,為鄭崇和次子(開台進士)<鄭用錫>所築,結構完整,
墓前石雕精細,栩栩如生….


鄭崇和,字其德,號詒菴,生於乾隆二十一年。

乾隆三十九年,鄭崇和十九歲,即隨父率族人來台拓荒闢地,起初卜居苗縣後龍,
發跡後才遷到新竹。 其次子「開台進士」< 鄭用錫>即出生於後龍溪洲里。

崇和公以耕讀起家,兼事墾務,長子鄭理亭善於經營,鄭家因而成為新竹實業翹楚。


嘉慶十年(1805),海盜蔡牽進犯淡水,崇和奉檄招募鄉勇防守;當時新竹一帶,閩粵移民雜處
,時有械鬥事件發生,經崇和公召兩方父老,力陳利害,並曉以大義,始得平息;
又竹塹山區,山胞輒出殺人,他便召集壯丁,依山勢地形設隘,以保護行人;
嘉慶二十年,竹塹人士倡議建文廟,崇和公慨捐巨款,命子用錫督工,新竹文風之盛肇始於此。

鄭氏逝於道光七年(1827),享壽七十二歲,葬於於後龍竹圍仔山。
道光九年,鄉人請祀鄉賢祠,十二年詔可。
其榮銜有清廷誥封中憲大夫、晉封通奉大夫及崇祀鄉賢。

今日所見的塋墓,是同治六年(1867)重修的,其德配陳太夫人,亦同穴合葬。

該墓為清代官墓, 墓前立有文武翁仲石象,立於左右,另有成對石馬、石羊、石豬,或立或伏或蹲。

左右還有兩支石柱華表,分別刻有:「恩受榮封更享松榆俎豆 慶餘積善己著蘭桂科名」。

墓園進口處,豎有一方神道碑,刻著:
皇清 覃恩誥贈奉政大夫禮部員外郎 晉贈通奉大夫奉 旨入祀鄉賢祠詒菴鄭先生暨德配
覃恩誥封太宜人 晉贈夫人恭懿陳夫人神道

本省現存古墓有神道碑者不多。(臺中大里市尚有林文欽墓道碑)

此一墓園,形制渾厚莊嚴,雍容堂皇,是一座具有文獻價值的清代古墓…..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