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撫臺街洋樓>,為台北市市定古蹟。為台北府城內所存之商店古蹟,因該地多為官方建築,
少有民間店舖,因此格外珍貴。明治三十三年(1900) 定案的市區計畫,將撫臺街列入街廓計畫,
此一洋樓應為撫臺街拓建後不久所興建,約於1911年完工,位於北門城內,屬舊撫臺街大和町….

所謂的<撫臺街>,乃因於台灣割讓給日本之前,劉銘傳擔任台灣巡撫期間,曾在現今延平南路
與武昌街口,設設巡撫衙門,故延平南路舊稱為撫臺街,位在這條街道上的這棟洋樓就被冠上此名

此一洋樓所在地為大和町四丁目八番地,建物部份據查原為合資會社<高石組>所使用,
1930年代後轉為酒類商<佐土原吉雄>先生的店舖,土地標示為<大倉組>株式會社
〈從事土木建築營造業〉所有。



戰後,撫臺街洋樓,轉為警備總部的諮詢案情室,不久,改成警備總部軍法室人員的宿舍,
解嚴後,警備總部解散,撫台街洋樓成為單純安置國防部退休軍眷的寓所,
但這十幾年來,定居於此的人家,一一搬走,這裡成了雜草叢生的廢棄地。
1997年底正式定為市定古蹟,但2002年,它卻因一把無名火幾乎燒盡,只剩一樓的石頭建築….

2004年,台北市文化局積極要求國防部編列預算修復,讓古蹟早日受到保護,國防部允諾復建,
但卻遲遲未有下文,直到2009年初,文化局邀請藝文工作者、撫台街洋樓附近的地方人士,
一同研究它「古蹟再利用」的方式,最後由台北故事館認養,於2009419日重新開放。

洋樓整體裝飾簡潔而不複雜,雖質樸細部卻不失細緻,深受歐陸古典風格之影響,呈現簡潔與美。
建築物一樓以樸質厚重石材疊砌築造。形成造型典雅之騎樓時造拱廊,二樓及屋架均為木造,
覆以馬薩式(Mansard Roof)或稱複折式屋
頂,面鋪石棉瓦片,斜度很陡,並有突出的老虎窗組構
而成,屬仿文藝復興式樣建築。

這種風格形式於日治初期常見於官署、公共建設之中

騎樓拱廊為四柱三間,拱圈是梯形唭哩岸石塊組合成,騎樓天花板有木材拼組成的圖案。
一樓室內天花板原為印花鐵皮天花,但因多年前曾遭祝融現已找不到該種薄鐵皮材質,所以改用
檜木,屋內角落目前以鋼構補強。

洋樓屋頂屋面覆蓋銅片,屋面第一坡面較陡,第二坡面較緩接近平頂,第三坡度才是平頂。
正面屋頂開有三個老虎窗,中間者最大,老虎窗具有通風功能,內部二樓屋頂複折式桁架造型美觀。

重新開放後,不定期有藝文展演活動
目前正進行<台北的  老上海記憶> 特展中 (4/17–7/18)

如此充滿歐風的店鋪建築,在臺灣的日治建築中不僅風味獨特, 也是絕無僅有的

臨近的街角也有數棟日治時期建築….

而臺北府城僅存的北門遺構, 正在街頭的不遠處

舊建築的再利用,此又是一成功的案例….

 

0

2 留言

  1. liautiamding 2010 年 7 月 16 日 於 上午 1:26

    這裡在戰後其實是人民導報社址, 市政府不敢提到被殺的社長宋斐如

    拍攝小組最後來到台北市延平南路26號,人民導報報社所在之處。鏡頭緩
    緩掃過報社斑駁的柱子,一旁的宋洪濤卻久久未能再發一語。只有阮美姝
    淡淡的幾句話,為他早已聲嘶力竭的控訴發聲:「這棟被查封近50年的房
    子,至今仍控制在警備總司令部鐵蹄下不願交還。不知是不是要等到活證
    人全部離開人間是嗎?我想,宋洪濤要拿他父親這間房子,很沒希望。」

    詳見:http://www.wretch.cc/blog/liautiamding/24488905

  2. liautiamding 2010 年 7 月 16 日 於 上午 1:26

    這裡在戰後其實是人民導報社址, 市政府不敢提到被殺的社長宋斐如

    拍攝小組最後來到台北市延平南路26號,人民導報報社所在之處。鏡頭緩
    緩掃過報社斑駁的柱子,一旁的宋洪濤卻久久未能再發一語。只有阮美姝
    淡淡的幾句話,為他早已聲嘶力竭的控訴發聲:「這棟被查封近50年的房
    子,至今仍控制在警備總司令部鐵蹄下不願交還。不知是不是要等到活證
    人全部離開人間是嗎?我想,宋洪濤要拿他父親這間房子,很沒希望。」

    詳見:http://www.wretch.cc/blog/liautiamding/24488905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