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寮鄉昔日為洪雅族南社及貓兒干社的活動範圍,
漢人最早的開發重心是海豐港,康熙年間該港已
成為沿岸貿易門戶之一。
海豐港在台灣府誌中稱為海防港,雍正八年( 1730)陳、張、石三姓墾首
向南社社番請墾麥寮;雍正九年(1732)開為島內貿易之所 ,昔日港灣水深,
商船每避風碇泊,早形成店肆;
乾隆末年至嘉慶初年又有泉州人向南社社番請墾橋頭、沙崙後、
施厝寮、雷厝、許厝等地。至乾隆中期新虎尾溪開河口時,被溪沖壞,
街肆荒廢,商勢全移於西北麥寮。
當時麥寮因新虎尾溪之故,形成一麥津渡船頭,
與大陸貿易之貨物皆由此船頭進出。
因當時麥寮盛產大麥與小麥,農民為運輸方便,在船頭旁搭一寮仔,
專門堆放成包的麥子,當時人稱此為「麥仔簝」。
明治四十二年(1909)十月 ,日政府再次更動台灣地方官制及行政區域,
將全台分為十二廳。本鄉除興化厝庄屬嘉義廳西螺支廳崙背區外,其餘都屬
嘉義廳西螺支廳麥簝區,區役場設於海豐堡麥簝庄,管轄海豐堡內之麥簝庄、
沙崙後庄、橋頭庄、雷厝庄、施厝簝庄、許厝簝庄。
大正九年(1920),日本人改革地方制度 ,更動行政區域為五州二廳,
除廢「廳」為州,廢「 支廳」為郡、市,廢「區、堡、里、溪、鄉」而
改設街庄外,地名亦多所更改,街、庄、
社改為「大字」 ,亦即今之「段」,
時屬台南州虎尾郡崙背庄麥寮。
光復,台南州改名台南縣,並改郡為區,廢街庄為鄉鎮。
本鄉屬台南縣虎尾區崙背鄉麥寮,並分南村和北村。
當時麥寮距鄉治中心達十公里以上,經地方仕紳爭取置鄉,
於民國三十五年八月二十五日與崙背分治,正式成立麥寮鄉。
民國三十九年九月新設雲林縣,
原屬於台南縣之斗六、虎尾、北港三區乃改隸雲林縣,
從此本鄉改隸雲林縣至今。
瓦磘村原名沙崙後莊,日治時期屬嘉義廳時(1909)改為沙崙後庄,
至1920年改屬台南州時又改為沙崙後,光復之後始稱瓦磘村至今。
此地原為無人居住早埔地,因此早期地名為「草埔」。
村內許先生建造瓦窯生產磚瓦,因此村名更改為「瓦磘」。
瓦磘村除瓦磘本庄外還包括霄仁厝這一聚落。
霄仁厝舊名雙厝,乃因當時此地只有兩間房厝在這兒,
故以此稱之。日治時期地名為「肖仁厝」,據聞早期本地居民
風氣不佳,盜賊較多,被鄰近聚落居民稱為「小人厝」。
又有一說是早期先民落腳之處,皆風沙飛揚,霧茫茫一片似
雲霧繚繞,猶如在雲霄,又為有仁德之處所,
故取名為「霄仁」。
霄仁厝福興宮 為該社區的信仰中心,
清康熙年間,陳姓祖先將本宮奉祀二神祇遷徙來台,落腳於現今之處
昔日此處僅有七戶人家土匪強盜經常出沒,造成地方恐慌及生命受威脅。
某日土匪正商議預備火燒此村庄,打算搶劫毀掉整個村庄,
正當土匪們準備下手,從遠方望去,為何大批軍隊人馬駐紮於此處,
導致於土匪無法得成。
是因蕭公法主於筱山丘插上黑令旗。
才能讓村民躲過此災難,而不致於滅村庄。
洪水為患,住民無糧維持生計,四方離散,居無定所,
歷此浩劫;冥冥之中或神祇顯靈,離散住民先後復返原地,
感神祇咸儀,故集恩建廟以供奉………
或許早期奉祀蕭公法主的草厝,
才是該地區早期名為「蕭壟厝庄」的
初始由來吧 ?
村中有一古厝,木雕精美,
門額為西河衍派,是林姓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