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肚」的地名,起源於當年居住在台地的平埔族「Tatuturoo」社,清代時音譯為「大肚社」。
荷治時期巴布拉族大肚社(Dorida)含蓋大肚南社、大肚中社、大肚北社。 其範圍主要在今大肚鄉境,
北邊並及龍井鄉南部,東到烏日鄉西部,甚至可能及於台中市南境。



康熙三十六年(1697)郁永河在其所著之<裨海紀遊>中記載:
過阿束社,至大肚社,一路大小積石,車行其上,終日蹭蹬殊困,加以林莽荒穢,宿草沒肩。」

光緒十一年(1885)台灣建省,設<大肚下堡>,範圍接近今日之大肚鄉及部分龍井鄉、烏日鄉。



王田、社腳方面約於乾隆初年開始有漢族移民, 於大肚溪邊從事開墾次第墾成,至雍正末,大肚的
開墾告一段落,先民安居樂業,基於敬天地禮神明之傳承美德,乃有興建天上聖母廟之議。

遂於乾隆元年在鄉親的捐贈下興建廟宇,是為 <萬興宮>,位於從大肚偏北之頂街之內….

爾後歷經五十餘年歲月,信徒與日俱增,有感於建時廟宇狹窄及其漸顯殘破之象,而有擴建之議,
並於乾隆五十二年進行擴建工程。

同治十一年間及明治三十六年曾經重修;大正四年及十一年也有小修葺,至1944年大戰末期,損毀不少,
光復後, 民國三十七年才又募款修繕,之後屢次進行修繕及部分的重建工程。
從乾隆元年興建至今已有二百五十餘年歷史, 是大肚境內最古老的廟宇…. 


相傳約在清朝嘉慶、道光年間,有福建黃孽山<萬福禪師> 駐錫萬興宮,得鄉人敬重,
一日,老三媽神像竟然無端地,無聲無息憑空消失,經多時遍尋不著,萬福禪師於農曆323日媽祖聖誕
前夕焦慮萬分,媽祖聖誕將湧進大量遠近善男信女,一旦不見老三媽神像,必然會受到責難;
剛好有附近信徒經商途經噶瑪蘭,無意間瞥見神似萬興宮久久不見之神像,經一再確認後,
證實為大肚頂街萬興宮老三媽,於是,經虔誠洽商擲筊後,如有神助地,健步疾行如飛連夜兼程趕回大肚,

大肚飛媽」之名不脛而走,至今猶為鄉人所津津樂道!

而地方人士為感念媽祖神蹟、護佑子民的神恩,決定在三月二十三日媽祖聖誕後一周,
發起大肚下堡二十庄的遶境及祈安活動。

萬興宮坐東朝西,廟採華北硬山式,正脊雙鳳翩翩,側脊雙龍、靈活生動,宛如遊龍。
側門採山牆式直通廂憮,護殿雙師,頎長清秀。正殿與拜殿間,有丹墀,過水廊柱環列。

 


頂街萬興宮從彰化縣城天后宮分香而來,主神奉祀「烏面媽祖

新近前往路過, 發現正值修整之中…..其內有匾如下:

大正八年桐月季春立   答謝聖恩  

台中廳 捒東下堡三十張犁庄   賴芳連叩

民國四十一年歲次壬辰孟冬   恩覃四海 台中縣長 林鶴年敬立

沿頂街南下,左側尚有古厝數棟, 其間亦有可觀者….

相對於頂街, 現今的平和街及為昔日之<下街>, 其間的< 永和宮> 也是頗具歷史的老廟

位於下街永和村的「永和宮」又稱「大肚宮」,俗稱「下街媽祖」,與萬興宮頂街媽祖相對,
永和宮為雙進三開間格局,以護廊連接三川殿與正殿,正殿前皆有拜殿在外觀上與萬興宮十分相似。

創建年代晚於萬與宮,約在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 左右,創建之初已有相當的規模。
道光七年重修後改稱「永和宮」,同治八年趙順芳等捐贈資金再度整修,爾後歷經多次修建,
民國50年的重修及民國74年的重修,改鋼筋混凝土構造,便是現在的面貌。

廟貌已斬新,惟有從古匾中方能見其悠久年代….

 

嘉慶以乙亥孟冬  海邦所瞻   大肚鄉耆公立

嘉慶二十年歲次乙亥嘉平月 穀旦  克配彼天 

乾清門侍衛鎮守福建臺澎掛印總官兵 阿勒精阿巴圖魯  武隆阿 敬題

乾隆辛亥年  弟子 周望德 敬立 (香爐)

宮內祀奉的媽祖,與鹿港的天后宮同樣分香來自湄州的媽祖金身。
大正七年(1918),大肚地區稻作普遭鐵甲龜蟲肆虐,為禍甚烈,地方父老乃請媽祖出巡繞境
,蟲害立止,農民歡慶,舉辦多次「烏龜仔醮」以謝神恩,自此後,永和宮威名更盛。

據聞: 廟前廣埕昔日即為渡頭云爾,滄海已喪田,早已無從追索…


.

大肚分頂街及下街, 同一庄內同時擁有兩間古老的媽祖廟,

是如何的特殊際遇與尊榮 ?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