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屯<燉倫堂> 位於芬草路三三五號,創建於道光四年(1824)為閩南傳統式四合院建築。
洪姓在草屯是首屈一指的大族,建立很多家廟祠堂,現存的祠堂有燉煌堂、洪氏祠堂、燉倫堂﹑燉成堂。
這一些祠堂建築在草屯地區開拓及歷史發展中, 扮演重要的見證與資產,訴說早期移民社會之文化意涵。 

 

 

其中位於草屯頂茄荖地區、最早興建的<燉倫堂>,為閩南傳統式四合院建築,
1993年經內政部評定為國家第三級古蹟….九二一地震後已重新修建完成…..

百世衣冠長濟美  千年山水永朝宗

燉倫堂是一座漳州風格的建築,其特色是避去一般繁縟剪貼、刻意裝飾的方式,而保持古樸典雅的
風格,此外,燉倫堂形制完整,為小型宗祠的典型樣式;而在建築技術上,基礎架構為木架構,木材
部分原漆黑色,牆面為白色,木構的出簷斗栱皆為典型漳州之作法,都是在傳統建築上典型的構造;

此外,大廳的兩尊門神繪製也都相當精細,在建築美學上具有重要的價值。


進士  奉中書門下事 參知事 蔡諭  福建路章州知府  章□□ 

 
祥符九年丙辰科進士第四名  洪仁璲 建立


燉倫堂內奉祀的是洪氏渡台24世祖<敦樸>派下的六房祖<秉正>和七房公<志忠>,坐東朝西,
倚靠九九峰,面向故居地大陸漳州,是三開間二進兩廊的宗祠,大木結構乃依循漳州的風格,
門窗多漆為黑色,沒有鮮豔的裝飾和彩繪作工,呈現出一種古樸潔淨與莊嚴肅穆的風格。


燉倫堂係目前洪姓三座祠堂中,唯一尚未改建的祖祠,
1895年六房裔孫<洪聯魁> (敷榮堂洪得中,敷華堂洪火煉之父)曾募資整修,但仍保持原建樣貌。

洪氏六房七房派下人才輩出,在地方開發史上具舉足輕重的地位。

燉倫堂前埕雖然寬闊,但門樓緊鄰現代樓房,出入空間狹隘。
而樸實無華的前廳,灰瓦覆蓋的燕尾翹脊屋頂,微弧的脊線,僅在尾端明顯起翹,顯得內斂保守。

前廳明間作成凹壽,完成整修的白灰土埆墻面與黑色柱漆,已出現多處斑駁。
燉倫堂沒有精雕細鑿,去繁化簡,正面潔淨的白牆與三櫺的圓形窗,乍看會以為是傳統的民居。

道光四年(1824)洪必祥之子,二十八世<洪攀龍> 被推為族長,由於生性急公尚義,為崇宗耀祖,
宏揚祖德,乃於頂茄荖創建草屯地區第一座洪姓宗祠,
建祠時取<燉燉彝倫> 之意而作燉倫堂,
俗稱「頂茄荖洪祖厝」。

建築有漳州風格,懸山頂、木屋架為漳州常見形式,頗具特色。

 



洪氏敦樸公(第二十四世)支派第二十七世裔,原居於福建省漳州府漳浦縣車田下營,乾隆初渡台。
七房育德公,開基於萬寶新庄;嘉慶十五年(1810), 六房秉正公,墾植於頂茄荖。

洪氏是草屯四大姓之一,遷入較早,清時與阿罩霧(今霧峰)林姓分庭抗禮,號稱中部二大勢力。

位於新庄國小(創建於大正四年,前身為新庄公學校)附近巷內的<洪氏家廟>,又稱為 < 燉煌堂>

主要為七房<育德公>派下的所建之宗祠…..

民國六十四年改建之近代建築, 祠堂設於二樓, 有古匾數方,可追索其歷史.

道光二十四年吉旦   燉煌堂    裔孫仝立


同治戊辰年仲秋月上浣吉旦   鄱陽遺澤

   欽加運同銜誥封中憲大夫

現任臺灣府鹿港同知加一級   新豐派  熙恬 拜撰


仁以存心百里黎民歌善政
  璲垂節步一囊秋水固清貧


派下知名後裔有前司法院副院長,總統府資政<洪壽南>(1912- 1997),司法院大法官<洪遜欣>
( 洪火鍊之子) 以及前南投縣縣長 <洪樵榕>等等…..

洪氏為草屯大姓,後裔功成名就或擔任政府公職,醫界者者不計其數,

正見證其宗族一直以來的實力….

洪氏另一宗祠則是位於<下茄荖>的<崇星堂>,另一篇再介紹了….

0

2 留言

  1. m0289310894 2013 年 2 月 5 日 於 下午 3:30

    我也姓洪耶!!@@哈哈

  2. m0289310894 2013 年 2 月 5 日 於 下午 3:30

    我也姓洪耶!!@@哈哈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