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雲巖>座落於清水鎮鰲峰山下的大街路206號,主祀觀世音菩薩,在地人習慣稱為「觀音亭」。
創建於清康熙元年(1662)。民國四十七年發起成立管理委員籌備會,民國61年為配合台中港興建,
管理委員會決定重建事宜,各方善信紛紛解囊響應,民國69年重建完成,大致今日之規模…..

此次之工程共歷八年有餘,其樣式由平房式殿閣,擴建為五層樓台之殿閣,內部之配置大幅調整:
一樓圓通寶殿供奉主神觀世音菩薩,兩旁有文殊師利菩薩及普賢菩賢菩薩,並配祠十八羅漢洞。
二樓前殿為淩霄寶殿供奉玉皇大帝,兩旁分祀神農大帝、天上聖母、開台聖王、註生娘娘。
三樓大雄寶殿供奉三寶佛祖,北側設太歲殿供奉六十甲子太歲大將軍,殿後附設有後花園。


紫雲巖」建廟之緣由為:

相傳清康熙元年壬寅(1662),有一瓦匠,其姓名不詳,自唐山福建泉州來台,因故欲由神岡
赴某地辦事,途經牛罵頭山麓紫雲巖之現址,憩息於大樹下以進食,適因內急,為免污穢隨身
攜帶之佛祖香火,遂將香火懸於樹梢,迨動身離去時竟遺忘該物。

事後之某夜,樹上忽然祥光四射,附近居民大為驚奇。
翌晨民眾前往探視,除樹梢觀音佛祖香火外,別無他物。至夜晚又見祥光通天,觀者莫不稱奇。
居民不約而同地爭先膜拜,乃至有求必應,瞬息間傳遍遐邇。
其後參拜者日增,善心人士乃發起建廟之議,一時樂捐雲集,並推蕭成公主其事。

雍正年間,此廟宇曾遭洪水侵襲,沖塌兩廂,由盧氏大德發起重修。

乾隆七年(1742)時有檀越蒲文良公,自福建來台經商;當其歸閩之航海途中,忽遇暴風雨,
立跪禱告許願,不刻風平浪靜,因而安抵福建。深感神恩浩大,發起重修紫雲巖廟宇,購置廟產。

乾隆十六年(1751),聘福建漳州府龍溪南山崇福寺高僧福海倫禪師,以臨濟宗派分香任本廟主持。
從此世代相傳,迄今已一十三代。後人為紀念其功,廟立蒲文良公長生神位,囡時奉祀。


乾隆五十九年(1794),遭山洪之患,廟宇竟又傾塌。
至道光元年(1821)由廟之總理王子文,會商副總理蔡世璉 及吳彩雲、林大國先生等,發起重修,
道光三年六月興工,至翌年四月告竣。

咸豐三年(1853)秋,又遭水害,兩廡傾覆。迨至六年秋,由地方紳董集資修復。

光緒元年(1857)本廟再被洪水沖壞,當時由蔡占鰲(字敏川)先生任總理,發起重修,
於光緒五年興工,翌年七月與廟後築造之石頭堡同時竣工。

明治三十八年(1906)六月大雨,山洪暴至,廟後堤防被水沖倒,廟亦受損。

大正元年,晝夜暴雨不停,致舊築各石頭堡,崩潰殆盡,沿街居民被其漂沒者無數,廟亦遭劫。

鄉賢而時任台中廳參事<蔡蓮舫>、區長<蔡敏南>、士紳<楊澄若>等人再發起重建,為求一勞永逸,
倡議同時修築廟後堤防,以是請於督憲,承蒙撥款補助。
四方善士,風聞響應,捐資獻財,喜躍捐工。

乃於大正五年(1916)興工,費時六年,堤防同時峻工,名為<觀音堤>…從此免於山洪侵擾….


昭和十年,春三月,中部發生大地震,清水震災尤烈,家屋倒塌殆盡,廟宇前殿及兩廂均已頹圮,

台灣光復翌年春,地方士紳蔡老吉、王旺、蔡珍等出資,將廟宇前後殿及兩廂地面整修,
遂於民國三十五年冬興工重修,增建左右兩廂,廟宇毀損部分,至此始復其舊觀。

民國六十一年,管理委員會改組,嗣因國家安泰,徇地方人士建議,以配合台中港之興建,發展
觀光事業,宏揚佛祖聖德,籌組重建委員會,進行重建事宜。民國六十九年落成….

殿中肅穆,天花板高挑,匾額高掛,煙燻及燈光昏暗下,無法清楚解析

慈庇兵戎  天臨海境  大慈大悲  廣錫禎祥  紫同雲天  慈航普渡

祇園重光   物阜民康   紫竹慈雲   慈雲永護  三蘊光明….

紫氣東來海上猶傳天樂近
 
雲霞西湧人間長見法輪新

  乙卯年孟春       楊肇嘉敬撰   黃天素敬書

大慈悲能有福田長使眾生蒙樂利  諸善信願登覺岸祇憑一念超修行

    丙辰秋  白聖敬題


後花園內假山流泉,花木扶疏,立有古碑記兩方,見證牛罵頭的陳年往事….

牛罵頭觀音廟後堤防舊碑記 ()

   明治三十九年六月     牛罵頭區街長  蔡敏南立

 特調臺灣北路理番分府 五次紀錄五次紀大功  沈□□

   業蒙請於等事 據恩社佃民 林元璸 盧永清 曾式鴻 洪紹澤 林勳臣 楊賢

   陳鑽 張乃成 等呈稱切事經公 必有一定之章程法 (下略)

    乾隆肆拾年柒月 日給

三川殿前兩側立有石柱一對,凸顯出建廟年代之遙遠.

紫竹迎僊經傳貝葉  雲林證果座擁蓮花

  甲寅桂月 蔡江澤  蔡嘉禾重修

  即選知府里人 蔡懷斌敬撰   陞用知府前平潭同知  劉長奎敬書

廟旁右側的百年餅舖< 百珍香> ,代表拌手禮是奶油酥餅, 早期名氣甚至超過大甲的<裕珍馨>

大街路上另有老廟兩處,一左一右
位臨近北寧路的<蓬麓宮>,祀奉董公真人,小巧素樸,古色古香,保留完整之木造廟宇建築

光緒辛卯年季冬穀旦   養性天     太原王諸弟子 仝立

中華民國丙申年仲冬穀旦  開閩第一    裔孫等仝敬立 林亦佑書

 

玉麈一麾清世界  涅槃獨坐悟元機

  光緒辛卯年冬中浣   信女 王雲麟盥手拜題

位於慈雲巖左側的<調元宮>, 又稱為<三山國王廟>, 建廟已有三百餘年….

清水三山國王廟    巍煥東瀛
位於慈雲巖左側的<調元宮>, 又稱為<三山國王廟>, 建廟已有三百餘年….

相傳是雍正年間豐原南坑張姓客家籍人士所興建,佔地七百多坪,神像雕刻十分傳神,法相莊嚴,
嗣後因客籍鄉親逐漸前往豐原、石岡、東勢一帶入墾,原本鼎盛香火逐漸沒落下來,
昭和十年(1935)的墩仔腳大地震,將原有的建築震毀,現存乃是民國48年重新修建,規模和格局
已較原有的小些,已難以看出當年寺廟的宏偉與莊嚴。

正所謂: 鰲峰山顛,紫雲出岫;鰲峰山麓,靈泉出徹。
清水之地,山明水秀,地脈鍾靈,人文蔚起。

位於慈雲巖左側的<調元宮>, 又稱為<三山國王廟>, 建廟已有三百餘年….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