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鹿港龍山寺附近的金門巷92號,有座古色古香的木造廟宇建築,人稱「金門館,又叫「浯江館
是本省少數官建的王爺廟之一 (專供清代駐台水師朝拜之用
),既是廟宇也同時兼作同鄉會館之場所 ……
金門館全台現僅存安平、鹿港、艋舺等三處,為昔時來台的金門人士集會之所。


金門館主祀的是<蘇府王爺>,蘇府王爺原祀於浯江嶼,因此金門館又稱「浯江館」。

蘇府王爺原是唐朝將軍,其名為<蘇之盛>,是唐開浯恩主牧馬候<陳淵>的參謀,輔佐陳氏,開發海上孤島。
陳、蘇在島上慘澹經營,生聚教訓,倡文治而備武功,時海盜常出沒騷擾,蘇將軍武功卓絕,屢敗盜患,
海賊懾其威武,稱為蘇大王,而不敢再犯。
其後勤政愛民、興修水利,獎勵農桑,消除瘟疫,使浯洲一帶成為海上桃源。

 

後來因功封王調昇內地,浯人感念其德,建廟以垂永念,署名「浯德宮」,並以其糜下諸千歲配祀。

乾隆五十一年,林爽文起事,清廷派嘉勇公福康安來臺平亂,由當時的金門調度水師兩營助陣,
水師官兵由浯德宮恭請蘇府大王爺神像,護軍渡海,登陸鹿港後,軍事順利,為感王爺神靈庇佑,
於翌年在此捐餉建廟以祀。



鹿港金門館初建於乾隆五十二年(1787),迄今香火近200年之久….
初建之時,廟宇狹窄,不敷眾用,來鹿定居的浯人<許樂三>氏,臨終懷念金門鄉士,乃遺命其子將
其所居屋宒,薄賣改建,時為嘉慶十年(1805); 其後並有水師及鹿港船商等捐助,規模始告確立。

道光十四年及咸豐五年分別有所修建, 近年倡議重修, 恢復其舊貌….

館中重要文物為「重建浯江館碑記」一方,刻進土鄭用鍚等勒石字樣;
(按: 鄭用鍚祖籍金門,在新竹建有北郭園,當時全台出身金門人士中,以鄭氏地位最高。)

館中重要匾聯計有:

嘉慶乙丑年春月吉旦  浯江館  浯人許樂三敬立

道光歲次甲午年梅月穀旦  過化存神

敕授翼柳尉臺協水師左營鹿港游擊  劉光彩敬立

重建浯江館碑記 ()

敕授翼柳尉臺協水師左營鹿港游擊  劉光彩敬撰

董事  進士鄭用錫仝勒石 道光歲次甲午年梅月


從金門館前的文明路往南至力行街, 寬廣的廟埕前方則是 <地藏王廟>

鹿港的地藏王廟初創於清康熙二年(1663),本為以草蘆搭建的小廟,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改建
為磚造廟宇,直到清嘉慶二十年(1815) 利用天后宮重建餘資改建地藏王廟。

地藏王廟中主祀地藏王菩薩,從祀神祇則為註生娘娘、十殿閻羅與境主尊神。 

地藏王廟為一座外觀簡樸而不失莊嚴的廟宇,以中軸中心左右對稱的建築格式,主體構造為抬樑式
與穿斗式的形式,三川殿採用燕尾翹起式屋簷,正殿屋頂則為一條龍式,是歷史悠久的古蹟廟宇。

經過評定後為國家三級古蹟。



三川殿為四燕尾翹脊屋頂,拜殿採歇山式屋頂,正殿則採一條龍式屋頂 , 利用前後點金柱的移動,
使硬山式屋頂的桁條變奇數,捲棚式的桁條成偶數,產生了四點金柱間相反的架構,富有變化…

地藏王廟平時只開右門以供民眾進出,初一、十五或地藏王菩薩、註生娘娘、境主尊神的誕辰
才會打開中門。一年之中,只有中元普渡這一天,才會把廟門大開,並舉行隆重的祭典儀式.

廟中存有嘉慶年間的地藏王神像,光緒四年(1878)的「天竺尊嚴」匾,
以及右側壁上嘉慶二十三年所立之「重興敬義園捐提碑記」,最為珍貴。

嘉慶甲戌季冬(1814)  光緒戊寅重修(1878) 天竺尊嚴    闔港公立

歲次甲申年孟冬吉旦  地配藏庵    吳東源書


重興教義園捐題碑記
(略)  (1818)

   嘉慶貳拾叁年歲次戊寅菊月    閤港公立 (1818)

   欽加軍功四品銜林文號    泉郊金長順    廈郊金振順

   布郊金振萬    糖郊金永興   敢郊金長興

監生施士簡  黃道宗  鄭文勝    貢生鄭延策

   特授戶部山西司主政加三級 王祈

       舉人鄭捧日    武生王英奇  監生陳祈等仝立

敬義園是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由地方富紳<林振嵩>合泉廈二郊所創立的社會慈善機構,成員
多為擁有財富的船戶商賈,為造福民眾修建廟宇與造橋鋪路等公益事業。

現今敬義園紀念碑的所在地(今鹿港鎮立圖書館),昔日為船隻停泊的浮嶼,

鹿港敬義園紀念碑 

    昭和十一年    日立  許逸漁撰  義濟會勒石

紀念碑立於昭和十一年(1936) 記載著敬義園眾多的行善事蹟,供後人緬懷先輩的功德義舉。


圖書館前律草如茵,見證這一段義舉…..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