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靖>本來是街市的名稱,大約在現在的永東、永西村。後來演變為以街市為鄉鎮名,來代表此一地區。
原本<永靖街>的範圍只限於永靖街及後面的二條後街〈永安街、永和街〉,與西門腳、東門路等。
後來擴充範圍包括永南、永北、瑚璉的一部分。是全鄉的政治以及經濟活動的中心。

永靖地區約經過一百年的發展,附近地區人口漸漸密集。
嘉慶十八年
(1813),才由這附近廣東省潮州府墾民建立一個街市,並請當時知縣<楊桂森> 命名,
因為他看到當時這地區,常常發生大規模的爭鬥。所以,就
命名『永靖』期勉本地區與附近居民能
和平共處,永久安靖。



在清時,本地區在行政區域上是屬於<武西堡>。
治初期,永靖地區大部份劃屬<關帝廳區>;永靖西區劃屬<羅厝區>或<海豐崙區>。
大正九年重新劃分區域為『永靖庄,設置<永靖庄役場>(現今郵局對面,已拆除)。
民國34年光復以後,行政隸屬於台中縣,民國39年行政區域調整劃分隸屬彰化縣管轄。

以後遂沿用稱呼而稱之為『永靖鄉

嘉慶十八年(1813)永靖地區已經充分開發。這時附近客家村落基於商業貿易,及聯絡需要。
眾人商議「在關帝廳莊前,置田十六甲,建為街市」。當時知縣楊桂森命名為「永靖」取其
「期勉閩粵和平相處永久平靖」之意,此乃永靖街名之由來…..

只可惜永靖街於毀於其後之道光六年1826)閩粵械鬥之亂。
後雖重建,街道位置相差不多,但人事卻已全非。



其後永靖地區的客籍墾民為了自保,在當時即組織有民壯團練,用來防範盜賊及分類械鬥的發生。
並環植刺竹,以為要堡….至今尚存有西門,東門等舊時地名,可以加以佐證

永靖街的發展以永安宮為中心, 逐漸擴展到鄰近區域,
目前保存下來的街屋也多集中於永安宮所在的周邊….多數為抿石子外牆,應該是昭和初期所建

至於<永安宮>, 又稱<王爺宮>, 是一間主要奉祀三山國王的廟宇, 創建時間應與建街時間相符,
也就是說: 大致創建於嘉慶十八年 (1813), 算來也是歷史悠久

永安宮位於永東村,面對東門路口,是清領時七十二庄粵籍客家的信仰中心。
以往王爺生日,演外臺戲幾個星期,從農曆二月二十五日起,紛由陳、邱、劉、詹、林、張各姓
輪辦,叫做「字姓戲」或「單姓戲」非常有名。

廟宇中重要的匾聯計有:  

大正十四年甲子孟冬月吉置  恩威海涵

員林郡永靖庄永靖弟子 邱家茂敬立

大正丙寅秋月  鼎峙稱雄   癸巳科舉人 福建都司  黃耀南敬
 
(按: 黃耀南,埔心庄人,武舉)

大正拾三年甲子仲冬重修  永安宮

   鹿港 王席聘敬書 發起人  藍蘊堂  江有淵  王福星 等仝立

 

永靖庄永安庄碑記 ()

   大正十三年歲次甲子孟冬重修  諸善信寄附捐金芳名

由匾所記載時間來看,現有廟貌應主要修建於大正末期, 由此可知, 街屋應該亦多於此時修建

只可惜,廟前搭設棚架,無法綜覽整的廟宇的正身…..

位於永靖鄉永西村永坡路的「永靖公學校宿舍」,為一日式木造建築。興建距今將屆滿八十個年頭….

 

這兩棟宿舍曾經面臨兩次拆除命運,第一次是199211月由縣政府拍賣,另一次則是計畫道路開闢時,
因屋前之兩棵老鳳凰木阻擋,使得本棟歷史建築得以保留。

為保存台灣殖民地時代公學校宿舍之歷史性景觀、和風建築樣式及地區性之日治時期宿舍,
縣府遂指示登錄為歷史建築,並朝修護及BOT經營方式辦理營運….

只可惜,地處偏僻,未能發揮應有之效能,原先經營之文藝咖啡,業已歇業


走訪永靖街道,需要有一顆輕鬆的心情….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