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至乾隆中葉,為笨港地區發展最速時期,笨港街肆隨著人口大量增加而不斷擴展,
至乾隆二十九年(1764)已增至四里、四十六保、十八莊。余文儀所撰之<重修臺灣府志 > 記載:
『笨港街,距縣三十里。港分南北,中隔一溪,曰南街,曰北街,舟車輻輳,百貨駢闐。』
笨港之發達,不僅在墾務之進展,中南部貨物吞吐口之商港功能,更為其主要原因之一。
<諸羅縣志> 記載:「笨港:商船輳集,載五穀貨物」。
據康熙六十一年巡台御史<黃叔璥>所撰<台海使槎錄>,<赤崁筆談>等所載:
當時近海港口,哨船可入者,只鹿耳門及南路之打狗港,北路之蚊港、笨港、淡水港、小雞籠、
八尺門等處。如笨港比鄰之猴樹港、海豐港、二林港、三林港、鹿子港……則僅可通杉板船而已。
又謂當時台米販運內地,北路米由笨港販運,南路米由打狗港販運,而笨港有小港可通鹿耳門。
由此可知笨港地理形勢之佳……
笨港得迅速發展,肇因於當地郊行林立,其中最大者,為經營笨港、泉州間貿易之泉州郊;
經營笨港、廈門間貿易之廈門郊、經營笨港、龍溪間貿易之龍江郊,此外尚有糖郊、米郊、
籔郊、布郊及甚多之船行、油車,列肆之盛,不難想像。
故<諸羅縣志> 笨港項下記載:「臺屬近海市鎮,此為最大」。
當時所繪臺灣輿圖來看,笨港南街分前街、後街,繁盛更早於北街, 加上北街,其繁榮景況,
除臺灣府城外,沿海城市無出其右者,故清廷於北街駐千總一員並派兵駐守。
南街則為縣丞署、縣倉、陸師汛所在。
嘉慶二年(1797),台灣遭遇前所颶颱,各地災情慘重,笨溪泛濫,積水三日始退。
水退後溪流南移數十公尺,介於笨港南街之前、後街之間,南街之後街遂併入北街,
北街原已建有街肆,今再併入南街之後街,其繁榮乃超越此後之南港。
笨港南部份街肆已遭沖毀,原從事糖、米生產者逐漸遷往東方約五公里之麻園寮暫居,
至嘉慶九年新建街肆,稱「新南港街」此即後來之「新港街」。
清代時之北港街主要道路由朝天宮向四方放射,而以仔街、宮口街為最主要街衢。
宮口街兩側商店林立,可說是北港街商務最繁榮的鬧區。
日治時期,街內尚分為八街,即蜊仔街、中秋街、橫街及打鐵街四大街之外,加入暗街、
褒仔新街、新興街、賜福街等新興街道。
其中宮口街經拓寬而成中山路,橫街、打鐵街拓寬成民主路外,其餘仍保留著原狀,
繼續隱身於小巷通道中,新舊屋宇參雜毗連, 不時能有驚豔的發覺…..
中山路上的<振興戲院>是老街上的代表建築,
道路兩旁日治時期街屋的立面山牆多遭遮掩, 至為可惜
繞過朝天宮往北,寬敞的大同路街道,兩側也有部份日治街屋存留,
大致是市區改正後主要的商業街道, 保有昭和時期的建築風格….
觀察山牆上之泥塑家徽,不少是蔡姓所有.
當時北港街分蔡(峰山)、蔡(青陽)、許、楊、陳五大姓,
其中,峰山蔡姓所占地域最廣,從北港溪河岸以北直至中秋街、朝天宮、橫街、打鐵街為其分布地。
亦即占據當時北港街域大約三分之二,包括朝天宮兩翼以南全域。
因所居之地瀕北港溪岸,故掌握埠頭搬運業及出入口商務;
蔡姓所屬之「捷發行」,至日治初期,蔡煌輝之時代,因北港已完全失去內港機能,
乃改營汽車貨運行,仍屬運輸業者;在北港仍居於重要地位….
<義民廟>隱身於旌義街巷內…..現為三級古蹟
主要尊祀於林爽文事變中,遇害的義勇烈士…..
位於民主路及文化路交叉路口圓環內,矗立著<顏思齊登陸記念碑>
則是光復之後所建立…
北港之商港功能早已喪失,人口外流更形劇烈。
幸北港有一歷史悠久之朝天宮,為國家二級古蹟,加上義民廟,每年吸引數百萬計的觀光客。
早已轉化成一中要的宗教觀光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