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早期是埔族凱達格蘭族棲息之地。清乾隆中葉設隘口防禦,派隘丁設險駐屯。期間廣東
梅縣人<梁義昌>由淡水入墾竹北二堡頭重坑(今海溪里),似為客家人墾拓本區之始。
乾隆五十年(1785)復有朱溫二姓合組「諸協和」墾戶,以鄭大謨、黃燕禮為佃首,經營墾務。
在移入楊梅的漢族中,多數是廣東嘉應州屬的四縣移民,少部分則是福建漳州與泉州移民,
待漳、泉州移民他遷之後,楊梅便成為純粹的客家聚落。
清乾隆五十年(1785)後,開墾楊梅的佃農因見滿山楊梅樹與滿樹紅紫色果實,正是客家民諺
「四月八,楊梅紅,酸酸甜甜好上口。」時節,因此「楊梅壢」地名沿用至今。
日治時期1901年置桃園廳,廳下楊梅壢,支廳轄楊梅壢、新屋、大陂三區,與中壢並駕齊驅。
1920年楊梅壢支廳三區改為楊梅、新屋二庄,下轄21「大字」。
楊梅最早成立市街地方在<伯公山>周圍,所以這一帶叫老街,區域內有楊梅
最古最大的廟宇「錫福宮」,主祀客家庄保護神三官大帝。
錫福宮位於楊梅紅梅里伯公山周圍的老街區內,更是楊梅最具歷史的廟宇。
主祀三官大帝,合祀當地福德正神,是附近九個里里民的信仰中心。
楊梅地區早期初墾時,客家居民即由原鄉迎三官大帝,輪流供奉於家中。時日長久,居民感恩
三官大帝福蔭,乃集資籌建廟宇供奉,嘉慶十二年(1807)年正式建廟稱三界廟。
日治初期日人將三界廟充作軍營,地方人士有鑒於此,便決定易地改建,
大正元年(1912)以伯公山山麓,福德正神祠為廟址,合祀福德正神,改稱「錫福宮」。
日治後期,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政府為加強推行皇民化運動,廢除各地廟宇,
二年後,更因一把無名火將錫福宮燒成廢墟。
台灣光復後,地方仕紳鍾和桂提出重建錫福宮的計畫,終於在民國四十七年(1958)重建完成。
然而時間流逝,廟宇幾經摧折,然而 重建的卻是工程一波三折,
民國83年遷移至鐵皮屋內,舊廟已於民國88年底拆除,卻因無法取得共識,
至今已逾十年,目前仍處於重建中….
將來也許雕梁畫棟, 只是舊廟已逝,不可能再回復昔日舊貌….
伯公山周邊的老街(大華路一帶)發展也因火車站之遷移而逐漸轉往大成路及站前一帶
火車站前的造景藝術….
現在楊梅火車站前的「老街」,其實是80年前的「新街」。
當時因原有縱貫鐵路經過楊梅的路段過於坡陡,易發生危險,而在昭和四年(1929)
將車站北移1公里至現在的位置。新車站附近逐漸形成新街商業區。
1929年10月1日,平鎮=山崎間改良線工程完成,楊梅驛位置遷至現址,
原舊址的木造站房則拆遷至集集,重新組建為集集車站的新站房。
新街的房子大多建造於在1930年前後,多為兩層樓的街屋。
結構多為磚構造,立面則仍沿襲大正時期流行的巴洛克裝飾,目前僅存的這些巴洛克建築
以大成路中段較為完整。仍然可以讓人藉此遙想當年楊梅新街的繁榮街景。
楊梅車站從舊址(今衛生所)北遷至現址,在站前形成新的商業區,本地人謂之「新街」,
至今仍是楊梅最繁華的地區,以大成路與「老街」相連繫。
「老街」包括了大華街、光華街、武營街一帶,街道較為狹小,屬於較傳統的商業市集。
「新街」地區的店屋則較具有文化價值,亦是楊梅市街存有歷史建築密度最高的地區,
分佈在大成路與楊新路上,大約是1930年前後興建完成,多為二層樓土角或磚構造,
立面裝飾雖不如大溪的繁複華麗,但其洗石子的作工較大溪更勝一籌。
另外楊新路上的店屋則多以二層清水磚構造為主。
火車站前有有些街屋保留了下來….
「老街」地區保存較多的歷史建築,其特色多為一層平房與二層留有大露台的街屋為主。
但整體而言,並無太多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