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發展,讓人類從自然與文明對立的景況,逐漸轉而追求自然與文明的和諧共生…..
2010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的基本設計概念就是源於上述前提,將人類的基本元素與追求幸福感
的本能延伸出無限想像,以創造未來無盡的可能性。



整個博覽會依據三大設計理念而發展,包括:  一:表現園藝、科技與環保之技術精華

二:達成減碳排放及3R(Reduce, Reuse, Recycle)之環保目標    三:結合文化與藝術之綠色生活


經由參觀與體驗2010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的展示內容,可以改善人們的價值觀,改變人類與
自然環境之間的互動關係,在生活中實踐綠色生態理念,最終希望能達成愛護地球、保育人類美好
家園的終極目標。


主辦單位台北市政府期盼透過2010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的舉辦,經由這一場園藝與文明的盛會洗禮,
臺北將有機會提昇公用設施與基礎建設,凝聚市民的環境意識,也將帶動臺灣及週邊國家的花卉產業、
觀光旅遊業、餐飲業、生技業的升級新契機,振興國內與國際的經濟活動。

開幕以來,參觀人數以超過700萬人次, 儼然是一場全民參與的生活盛宴…..

穿過美術館前的地下通道, 來道花博的< 圓山公園> 展區

「真相館」規劃環境影像導覽動線,讓民眾在排隊入館參觀之餘,也能體驗主題影片所表達的精神。

真相館以「面對臺灣真相」為主軸,站在「面對真相、揭露問題」的角度出發,經由大尺寸、IMAX螢幕
的呈現,透過3D技術模擬放映風災、地震、土石流等自然災害,透過身歷其境的模擬,揭露臺灣生態面臨
之危機,進而從「認識問題、尋求解決方案」立場拍攝製作3D立體影片。

除了喚醒民眾的「環保意識」外,也讓參觀者重視環保的課題。
影片內容屬老少咸宜,期盼藉由導覽,讓民眾體會科技、藝術、環保等元素融合,以寓教於樂的方式,
讓參觀者深切體會環境改變對生活所帶來的危害,並能積極地面對並解決問題,共創和諧共生的大自然。

使用的是原本兒童育樂中心的<明日世界— 太空劇場> 展館

牌樓前路旁花壇內驚見石燈籠一對,似是日治時期遺物,是否為原臺灣神社參道所有, 尚待查證?

依據導覽方向來到「文化館

「文化館」曾是大象林旺棲身之所、充滿兒時記憶的遊樂園一隅,歷史在此刻畫時間的軌跡。
由兒童育樂育中心「昨日世界」原有之閩南、粵東建築加以修建,成了「梨園藝宴」的大宅門。

結合劇場裝置藝術,以戲曲、音樂、舞蹈、陣頭、雜技功夫等交織瑰麗多元的表演盛宴。

此處聚集著等待展演的人群, 擁擠不堪, 急忙脫身前往至地景花海…..

花海由各色花卉交織, 淡淡水仙的清香瀰漫於空氣中

由原兒童育樂中心辦公室改建而成的「名人館」,以享譽國際的歌手<鄧麗君>為主題人物。
鄧麗君的歌聲不僅在臺海兩岸三地、日本、東南亞等地區極具影響力,更是少數揚名國際的華人。

「名人館」以藝術及互動科技手法,呈現鄧麗君傳奇的一生。



原本的中山足球場規劃為「爭豔館」

整個圓山公園區內最具話題的展館當屬流行館—環生方舟

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14個展館中,唯一由企業贊助興建的花博流行館─遠東集團「環生方舟」,
超過原本預計回收一百萬支廢寶特瓶,而是以多達150萬支回收的廢棄寶特瓶所蓋成的綠建築。

這座全世界第一座以回收寶特瓶蓋成的建築物,不僅是花博唯一企業贊助興建
並負責營運及策展的展館,也是唯一在展期結束後,可以拆除再重組利用,真正環保的展館…

(展期結束後是否持續營運 ? 可以規劃為咖啡館或美術館分館, 會是個不錯的提案  )

兩年前遠東集團透過旗下各個通路,向全台民眾總共回收多達150萬個廢棄寶特瓶,經過清洗、
打碎、融化等步驟製成獨特的寶特瓶建材,並採用許多環保與建築新技術,以達到抗風壓、隔熱
保溫效果,果然打造出「環生方舟」這個寫下七項世界第一紀錄的環保奇蹟。


環生方舟總設計師<黃謙智>指出,在建造的過程當中,最困難的是,這座完全以寶特瓶蓋成的建築,
不僅是全世界最輕量的房子,同時絕對要是最堅固的建築物,因此,在研發設計過程中,不斷修正
、不斷強化,才能通過耐強震、抗強風的嚴格測試,不僅為台灣建築界帶來了新的思維,其造價
只要一般玻璃帷幕建築的四分之一,隔熱效果卻是玻璃惟幕建築的四倍。

(可惜排隊進場的人太多, 還是無法進入參觀, 無法見識其設計的精髓所在, 頗以為憾….

由於展館都無法進入參觀, 孩子們已然發出抗議,

不得已, 委由老婆帶著前往兒童樂園, 略抒解其不滿的情緒…..

而我, 還得順道前往臨近的<臨濟護國禪寺>, 進一步記錄日治寺院的種種

花博,

真是一趟走馬看花的漫遊行程…..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