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鳳池> (1819-1867) 字文翰,祖籍福建龍溪鄉,今鹿谷人;生於嘉慶二十四年,卒於同治六年。
幼貧好學,三十六歲鄉試中舉;並攜返武夷山軟枝茶苗,分送鄉人繁植,用以改良茶種。
復於戴潮春反清事件中,率眾禦敵,保衛鄉梓有功;平日亦多參與地方善行義舉,美譽流傳。
林鳳池出生於沙連保粗坑莊(今鹿谷鄉初鄉村)人,嘉慶二十四年(1819)生,為社寮莊宿儒
<張煥文>(咸豐4年恩貢生)入室弟子。咸豐五年(1855年)赴福建應考鄉試,高中舉人,並蒙
福建巡撫<呂全孫>為其立「文魁」匾額,是沙連保唯一舉人,名噪一時。
(匾原掛於竹山林氏宗祠< 崇本堂> 內, 已遭竊 )
咸豐八年(1858)「例授內閣中書加侍讀」銜,算是他一生中絕無僅有的官職位。
林鳳池高中舉人,榮返鄉里,祖父林傑獲追封為文林郎,父親林學石(溫恭)勒封為徵仕郎,
並豎旗杆臺(至今尚存) 於自家宅前祭祖。並樹立墓道碑於其祖父及父親墓入口….
「皇清賜贈文林公諱傑暨淑配旌表節孝陳氏太儒人之墓道」
「皇清覃恩敕封徵仕郎內閣中書晉封奉直大夫加一級林溫恭公神道」
以表達榮宗耀祖之殊榮。
(現此兩者也已列入古蹟, 惟未廣為人知)
傳聞林鳳池中舉後,福建宗親聞訊道賀,榮歸之前,宗親取福建省武夷山軟枝烏龍種茶苗饋贈。
返鄉後,分贈給赴考時幫助籌措費用的鄉親,廣植於初鄉、小半天、清水溝、堀底等地。
越數年,已傳植數百株,以風味特異,改良當地茶種,助益良深,百餘年來,遂蔚成今日數百
公頃之廣大茶園。也造就了鹿谷凍頂烏龍茶的盛名….
同治元年(1862)戴潮春事件,林鳳池以一儒雅之士奮袂而起,練勇三百名以保衛鄉梓聲勢浩大。
聯合成立「保全局」,轉戰各地。由於屢建戰功,遂獲賞戴藍翎,即補同知,分發廣東遇缺即補。
同治六年(1867)林鳳池的勛名事功,如日中天,卻從天津傳來其身故的消息。
遲至同治九年(1870)始歸葬故里….
舉人墓(實為衣冠塚) 位於南投縣鹿谷鄉初鄉茶園之中,民國74年被內政部列為三級古蹟。
經由鄉131道路,於初鄉國小前,進左側中村巷約200公尺處可達。
墓園四周盡為田園,農民種植檳榔樹及茶樹,景色清幽宜人,墓道由中村巷起長約一百公尺,
寬一公尺,為石塊鋪成,墓園四周有矮石圍成,前有石獅一對,石象一對,墓碑形制簡樸,深具古風。墓碑書有:
「誥授奉政大夫例授即補廣東分府賞戴藍翎御進士加內閣中書侍讀謚文勤林公之佳城」
由墓園前往市街地區,想探尋舉人故宅….
路旁有一宅落,不知是否為舉人故居,遂拍照存證,
但至初鄉市街的中正路詢問當地老人,才知舉人宅藏身於巷內
(若未經詢問恐怕不易尋獲,因為沒有任何標示)
林鳳池舉人宅,原為木造的傳統三合院民居,現今已整修已不見古樸風貌…
宅內置林鳳池舉人牌位及一些當時的文物,兩側廂房前則分置旗竿座。
象徵科舉功名的最高榮耀….
<聖蹟亭>矗立於位車水熙攘的主要車道旁….
<廣興老街> 的樸實風情….
對於位於窮鄉僻壤的鹿谷山野(新寮)而言,以往多作為前往溪頭等地的中繼站,
其實作為開闢後山的重要歷史地位上, 可資開發之觀光資源不少,
擁有清代古墓,舉人宅,聖蹟亭, 古道碑碣,鳳凰山寺以及(廣興)老街等資產,
應該好好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