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咸豐五年(1855),范姜家族在新屋鄉大興土木,合建了一座宏偉的祠堂,轟動鄉里,鄉民們常相招呼
「來去看新厝」,久而久之,「新屋」便成了當地地名,沿用至今成為鄉名。 在中正路菜市場旁110巷內
有五棟傳統民宅並列於巷道右側。其古樸、優美的造型格外引人注目,此即著名的「范姜古厝」。


「范姜」為全台罕見的複姓,目前海內外有姓范姜的人士,皆是起源於此間。
乾隆元年(1736) 范姜家族先後由廣東惠洲渡海來台。原本定居於東勢庄(今新屋鄉東明村) 並從事開墾,
後因迭遭平埔族出草,故棄東勢之屋,於現址一帶興築新厝。



范姜姓氏的來源據資料顯示 :
清初廣東惠州有位寡婦雷氏,因夫婿<范集景>早逝,無力撫育孤子<范文質>,只好再嫁<姜同英>。
<范文質> 長大之後,深感繼父撫養之恩,成家後,擬將自己的五個兒子冠以姜姓,但不知如何決定?
最後乾脆五子全部冠上<范姜> 複姓,在百家姓外自創一姓。

乾隆初年(1736),范姜家兄弟五人陸續來此,秉持客家本色打拼,胼手胝足開墾家園。

當時,范姜兄弟的墾地範圍,東至營盤腳(現址為楊梅鎮)、西至石牌嶺、南至社子溪、
北至大堀坑(現址為觀音鄉),大多在新屋鄉一帶。


咸豐五年(1855),范姜一族選擇良地建築祖堂,從廣東省老家請來祖靈奉祀。
由於祖堂規模宏大,鄉人指其為「新厝」,因此「新屋」便成為當地的地名,流傳至今。



范姜祖堂建於咸豐五年(1854),當時只有前堂,附近民眾指為「新屋」,此亦為今日地名之由來。

明治三十九年(1906)族人到廣東省陸豐縣請回祖先牌位來臺奉祀,
並於明治四十四(1911)增築後堂,翌年完成後將祖先牌位供奉於後堂。

范姜祖堂是一棟具有客家樸實特色的建築,整體建築呈口字形,祖先牌位供奉於後堂的中央,
其內擺設莊嚴肅穆,前堂與後堂中間的內天井,是族人祭祖的空間,兩側開放式的橫屋供奉
觀世音菩薩與伯公,是宗祠中少見的案例。

祖堂中尚存有200年前從中國大陸攜來的香爐及陶缸,是十分珍貴的古物。

祭祀公廳(祖堂) 前埕是大停車場,門口是幾株翠綠的柏樹,廊柱大多為黑色的,前廳左右各寫著「忠孝」
「廉節」,白底黑字,簡單明白的庭訓,正廳的棟對各有三聯,比較少見。

門楣寫著「陶釣家聲」,明白的告知陶朱公(范蠡) 和姜太公的故事,把范姜兩姓的源流盡嵌入其中。

祠堂周圍僅存有四棟范姜家族之古厝及其他建築物。

單棟建築保存了客家建築簡單樸實之完整形式以及其對於空間的使用狀況。
就建築形式的表達而言,與漢人的堂屋形式諸多不同,可見諸於土磚及瓦所建造之結構、屋脊起翹
之方式與作法等,在在傳達了客家建築所具有之形式價值。

第一棟內裎裡還有一口水井,
一般的水井大多在後院,這個水井在前庭據說是有與鄰里同享的意思。

第二棟門楣寫著「陶渭傳芳」,白灰色的外牆及卵石砌成的牆基,也是客家建築的簡單元素
當然也有竹節窗、木斗拱等,標準的建築元素呈現,還看到一心包五石的五星石砌法….




第三棟比較精采,光影在牆壁上徘徊,照著萬字不斷,照著泛橘紅豔的紅磚。

門楣寫著「陶渭流芳」是用黃色陶片拼貼而成,正身有大圖案的萬字不斷,聯對是「陶龍經榮
百世興,渭涇微傳謀遠大」,內側的更有意境「陶甕得時名傳萬古,渭濱垂釣價重千秋」,
山牆壁上洪磚加亂石砌,古樸協調,兩旁廂房的柱子磚腳散置石玩,頗有雅趣。




第四棟隔著鐵門只能遠觀,未能一登堂奧,遠遠的看到門楣寫著「陶渭高風」,外圍用綠釉
花瓶作成圍牆裝飾,旁邊兩株很大的扁柏還是松樹,讓古厝加上一抹綠意。





在第一棟古厝更前面之點有間< 范姜觀音寺> , 為民國96年重建竣工的佛寺,
為范姜家族後代為感念先祖及回饋鄉里所捐建,現址原也為范姜古厝之一,
單殿式的寺廟建築,秉持傳統佛教簡約風格,開放信徒們以鮮花素果供奉著觀音菩薩。



由五座三合院組成的范姜古厝群,現址為桃園縣新屋鄉新生村中正路110巷,順著巷道一一
排列於右側,門牌分別為12369號。

其中9號就是被列為縣定古蹟的<范姜祖堂>,1號則是改建而的成<范姜觀音寺>,
其餘古厝則仍屬於私人宅第,屋內皆有人居住,故未開放參觀。

行走在巷道之內,如此數量集中之單一姓氏古厝群落, 維持如此完整之舊觀,

在台灣誠屬難得可貴,應妥善保存才是….

<范姜祖塔> 則位於古厝群後方不遠處之中華路(鄉115) 道旁,

關於這樣一個特殊姓氏的宗族
何其有幸,剛好有相識好友….

(范姜姓宗族,目前據傳族裔已超過上萬人)

 

0

發表留言